前几天我一个好友说到她女儿:3岁多开始学习中国舞,已经坚持到如今6年级了,但最近女儿说很累。作为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她很快就给孩子灌输各种正确道理:比如我们并不要求你以后从事舞蹈工作,但是轻易放弃就太可惜。做事不应该轻易地半途而废等等.......

从我的直觉里,这些看似正确的话其实对孩子没啥帮助,因为完全没有触及孩子的内心,家长可能连孩子为什么不想去都没弄清楚,更或许,孩子只是口头的一个表达,并不是真的就不想再去训练了。

由这个问题说到才艺培训,很能引起我的感慨。

首先3岁多开始中国舞,肯定是家长的决定,带着孩子试了课, 孩子觉得好玩没有拒绝,于是家长就做了学习舞蹈的决定。至于孩子最内心的想法,其实并没有被关注到,当然孩子很小的时候也无法做较为重大的逻辑判断,这里不是说家长的决定就错了,而是说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对于舞蹈这个业余爱好的认知、喜好究竟怎样,其实家长也并不是特别清楚的。

其次,学习到了6年级,正是面临小升初,功课压力比较繁重的一年。周末还有文化课的补习,外加半天的舞蹈课,孩子觉得累,是人之常情。家长做具体的事情来缓解孩子的疲惫,可能比讲一些正确的大道理更管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从朋友口中得知,一般的舞蹈培训大多是2小时,不过他们选的这家,老师很严格,总的培训时间是3小时(中途有休息),也就是说虽然是业余学习,但是培训老师基本是按照舞蹈专业的学习标准在进行教学的。老师很有专业操守,对基本功要求很严,所以她女儿也已经过了中国舞社会考级的10级。所有的一切,让放弃变得更加让家长难以接受。

才艺培训班哪家好(我该拿什么爱你 )(1)

学习舞蹈经年,基本功扎实,学得像模像样,也考过了业余最高级,这是坚持的好处。不过也带来一个显著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体制内孩子学习才艺都会遇到的,那就是:越往后走,学业任务和压力越来越大,能够留给才艺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的才艺培训,舞蹈、美术、钢琴,等等,都是按照专业要求在教学,也就是说,越往后走,需要花的时间越多,如果不是确定走艺术生路线,这个才艺学习的时间精力投入比是非常需要考量的。就是说,我坚持下去,我的目标是什么,需要想清楚,如果就是单纯的热爱,那无可厚非,千金难买喜欢。如果既不走专业路线,也不是特别热爱,在和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怎么办,其实是需要提早规划考虑的。

所以现实中才是很多孩子学习钢琴,学到小学3、4年级,校内学业负担增加,而钢琴学习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谱子更难、需要的练习的时间更多等等......面对这些现实,绝大部分孩子钢琴学习也就戛然停止了。美术,很多孩子学习到小学毕业阶段,进入初中后也就基本停止了。但是反而,中学阶段恰恰是孩子三观确立,兴趣导向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候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而艺体方面的活动也能很好疏导成长压力,丰富生活,但是反而到了这个阶段,真正从事艺体活动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当然体制的一些短板这里不再赘述。只是说任何高大上的理想都需要和现实接壤。

才艺培训班哪家好(我该拿什么爱你 )(2)

初中是应试教育的初级阶段,高中是应试教育的高级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有着严酷的出口选拔淘汰机制的,而这个机制也很残酷,一旦进入这个机制,绝大部分孩子都得为分数而辛苦打拼。此刻之前的才艺学习,就变得骑虎难下:

1、放弃固然可惜,但是继续下去却很艰难,毕竟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选择当下最重要的去做。能把当下最重要的做好已经不容易了。

2、很多当初由父母决定的才艺学习,其实并没有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学了经年,获得某些考级的指标,但是可能仍然流于表面。那么这样的所谓才艺,也经不起生活现实的拷问,在严酷的学业升学大趋势下,自然被淘汰了。

3、学业、才艺俱佳不是做不到,而是一定要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内驱在起作用,越往后走,仅仅是家长一厢情愿的外力逼迫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反而还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

才艺培训班哪家好(我该拿什么爱你 )(3)

那么中国式才艺学习如何继续呢?其实这个话题很难有标准答案,我个人觉得,家长在让孩子投入到才艺学习之初,就需要自己先做一定的了解学习,自己家庭的情况,孩子的情况,可持续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而不仅仅是凭借培训机构的促销。

其次,作为兴趣特长的培养,首先还是要看孩子的喜好,当然孩子小的时候,可能对喜好呈现出的是一个多样化的表现,他真的兴趣特长,是需要后续观察引导的,那么家长可以试着尝试一些,然后慢慢删减。

如果当爱好的和学业发生冲突怎么办?听听孩子的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让孩子加入进来,一起作分析判断,学会选择,毕竟选择就意味着承担。人生本来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舍弃,自己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当然,很多重大决定,放弃还是坚持,本来就是考验父母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提升,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