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2日,欧盟食品安全局(简称EFSA)发布最新评估报告,对谷氨酸和谷氨酸盐的安全性进行了重新评估,将其安全摄入量调整为每公斤体重30毫克。

照此推算,一位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味精(谷氨酸钠)不应超过1.8克。对于婴幼儿来说,摄入量应该更低。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1)

可能听到谷氨酸钠这个词,有些人会觉得陌生,但如果一提“味精”,估计大伙儿就秒懂了。关于味精的国家标准(GB 2720-2015)规定,味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要≥99%,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味精就等同于谷氨酸钠,是谷氨酸与钠相结合的产物。

大多有娃的家庭,做饭一向少油少盐,味精、鸡精更是能不放就不放,但对于那些藏身于健康食品、日常调味品中的味精或者谷氨酸钠,却很少留意过。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味精,也就是谷氨酸钠的那些事。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2)

看,美国山核桃,健康、有营养吧!它里面就有味精的身影。

作者介绍▐ 杨玉慧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科普中国、食品与健康等多家媒体撰稿人,北京电视台特约专家。

文章开头说了,“谷氨酸及其盐类具有较低的急性毒性”,我们得先知道谷氨酸、谷氨酸盐(谷氨酸钠、谷氨酸钾、谷氨酸钙、谷氨酸镁)到底是个啥,才能知道怎么躲着它们吧!

首先说谷氨酸,人体内有二十多种氨基酸,谷氨酸是其中一种。除了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它还有多种生理功能,比如参与神经递质的信息传递。研究发现,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高、作用最广泛的氨基酸。在医学上,氨基酸有治疗肝性昏迷、改善儿童大脑发育等作用。

而谷氨酸钠,是谷氨酸盐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谷氨酸与钠的结合,因会使食物味道鲜美,而成为味精的主要成分。

其他几种谷氨酸盐,如谷氨酸钙、谷氨酸钾、谷氨酸镁等物质,都不是我国指定的食品添加剂,故在此不做讨论。所以,EFSA提出的对于谷氨酸盐的限量,我们可以认为就是对味精的限量。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3)

关于味精的那些传说,你信哪个?

对于味精的食用量与安全性的争议,业界从未断过。

先说官方对于食用量的规定——

1973年,国际粮农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规定:味精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53毫克/每公斤体重,继而被全世界效仿。

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19次会议规定: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依然又被全世界效仿。

在我国现行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谷氨酸钠“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也就是说,并未对谷氨酸钠的使用有定量限制。

在民间,味精综合症、味精导致哮喘、味精致癌等说法纷纭,但这些最多只是基于个案,并不具备普遍性,甚至有的发病与食用味精之间并未发现有因果关系,所以,这些说法并不被科学所认可。

欧盟安全局的新限值,该如何正确看待?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在当时的科研条件下进行的,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而随着人类在各领域的研究以及科研条件的改善,科学会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发展。

因此近期,欧盟不仅开始“批判味精”,而且还给出了一个新的,且相当严格的日摄量建议。

那么此次EFSA提出新的观点,并不是说以前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通过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手段,再重新审视以前的科学研究,发现当时研究的不完善之处,将其进一步挖掘和完善,得出更加科学的结论。

其次,谷氨酸钠是谷氨酸与钠的结合产物,在人体内会发生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至今我们仍然无法揭开谷氨酸钠在人体内作用的真相(不然就不会有各种争议了)。

所以本文中,我们只得将谷氨酸钠简单分解成谷氨酸和钠,从侧面来进行分析。

第三,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摄入后会增加人体内的钠含量,每3克谷氨酸钠中的含钠量,就等于1克食盐的含钠量,为此,谷氨酸钠也被称为一种“隐形盐”。

我国18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高钠饮食是造成高患病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对我国居民饮食建议中,“限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就是限制钠的摄入。从这个角度来讲,味精还是少吃为好。

尤其是对于孩子,禁不住美味的诱惑,很容易吃进过多的钠,这不仅会养成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为成年后的健康埋下隐患,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因为过多的钠是通过尿液排出的,所以,2岁以内的婴幼儿辅食连盐都不建议加,更何况味精!

或许你家菜里从不放,孩子却没少吃味精

虽然目前业界对于味精只是存在争议,但对于孩子来说,谨慎起见还是尽量减少摄入量或者尽量不吃。虽然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孩子吃的菜里尽量不放味精、鸡精,更谨慎的家长甚至连酱油都不放,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你不在菜里放味精,不代表孩子就真的吃不到味精——如果有心去超市里转一圈,你会发现味精可是这些常见食品的“座上宾”,其中还不乏像坚果这样,一直被我们奉为上佳的“健康食品”。

三打“藏起来的味精”

一打“腌制物”:腊肉、酱菜等腌制食品中会大量放盐,以阻止微生物侵入,防止食物变质。但盐带来的咸味口感比较单一,所以还会加入味精(谷氨酸钠)来提升口感。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4)

这款腌菜中,谷氨酸钠在食品添加剂中排在第一位,添加量明显较高。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5)

被称为“中国奶酪”的腐乳中,也经常可见味精的身影。

二打“小零嘴”:饼干、蜜饯、方便面等大部分加工类食品,都会加入味精来提鲜。对于这类食品,看包装上的“配料表”以及“食物成分表”即可鉴别,前者标出该食品是否添加了谷氨酸钠,后者标出该食品的含钠量是多少。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6)

这款面筋小零食里,谷氨酸钠也排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位。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7)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8)

为了改善口感,膨化食品中常常也会加入谷氨酸钠。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9)

牛肉粒、牛肉干、肉脯其中也有味精,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哦。

三打“调味品”:谷氨酸钠本身就是调味品,酱油、醋、蚝油等多种调味品都含有谷氨酸钠,所以,如果自己做菜加入了这些调味品,就要注意少放一些盐和味精。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10)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11)

料酒、酱油中的味精是非常常见的,这样才能让菜的味道更鲜。

教你一招

读懂营养成分表,一眼识破高盐食品

通过配料表,我们可以知道食品中添加的钠,不仅来自谷氨酸钠,还有食盐(氯化钠)、苯甲酸钠、柠檬酸钠、双乙酸钠等添加剂中的钠,但每种添加剂各有多少却无从得知(有的还属于厂家保密配方),没法得出钠的总含量。但是,如果能结合“营养成分表”,则可以计算出某款食品中的一共含有多少钠,以及这些钠吃进肚里是否超标。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12)

以一款拌饭调料为例,配料表含有谷氨酸钠、食用盐等等含钠物质;营养成分表里标明:每100克该调料,含钠3250毫克,这是什么意思呢?

食品里的苯丙氨酸的危害(孩子饮食已经不加味精)(13)

食盐中的钠含量约为40%。以此换算,8.125克盐的钠含量才能达到3250毫克。

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食用盐摄入量为5克(中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建议中国人每天食用盐不超过6克)。所以如果拌饭中放100克这类调料的话,含盐量就占每天应该吃的1.63倍,吃完这顿饭,不吃别的,一天的量就已经超标了。可以判断,这就是一款当之无愧的“高盐调料”。

好了,今天关于味精和盐的科普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欢迎提问,也欢迎分享你的知识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