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写的是赵国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分别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得一天下宝物——和氏璧,秦王欲以十五城池换宝物,赵王明知有诈,可又惧怕秦王,遂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在朝堂上,蔺相如据理力争,斗智斗勇,使和氏璧完好无损回到赵国。

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是什么(一出将相和)(1)

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是什么(一出将相和)(2)

这个故事表现了作为一个外交家,蔺相如勇敢无畏,机敏智慧,不辱使命。留给后人很多启发。

渑池之会

秦王不甘心自己失败,周赧王36年,约赵王在渑池相会。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这个故事进一步展现了蔺相如作为一个伟大的外交家为维护国家尊严,临危不惧,有礼有节的气节。

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是什么(一出将相和)(3)

负荆请罪

渑池之会后,赵王安全回到赵国,加封蔺相如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不满蔺相如地位超过自己,认为自己作为赵国大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却凭着能言善辩而位居他之上,廉颇感到羞耻。欲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称病不上朝,避开与廉颇正面相遇。

蔺相如的门客下属对蔺相如行为感到不解。蔺相如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做比喻,他是为国家为重,廉颇知道此番言论后幡然醒悟,遂负荆到蔺府请求蔺相如的原谅,后来两人成生死之交。

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是什么(一出将相和)(4)

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是什么(一出将相和)(5)

三个小故事之间有着紧密的

“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三个小故事构成了一出“将相和”的完整曲折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蔺相如超人的智慧,精彩的外交,还领略了他宽容的胸怀,处处以国事为重的爱国情怀。其中,我们也看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是不是收获满满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