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夏历史 原创作品 #夏商周##易经##天下之中#

前言:

《易经》的主题思想,见于利涉大川

《易经》的成卦逻辑,见于兵临城下

《易经》的障眼大法,见于潜龙勿用

《易经》的话语革命,见于元亨利贞

目录:

(一)元

(二)亨

(三)元亨

(四)利

(五)贞

(六)利贞

(七)元亨利贞

前日周公托梦,记录如下:

周公:小子,汝言誓将庸俗进行到底,自以窥吾家书,破吾心思,将六十四卦之经天纬地、囊括宇宙、无所不有之经典解读为六十四件庸俗之事,甚至提及周之鼎实,纣之咸德等骇人之解,岂不误人子弟?此解读纵然于史有据,然有何益于当世?

作者:难忍于众多欺世之言,当世之人,或将有感于斯文。圣人岂不见后人解《易》之三大恶俗?

周公:愿闻其详。

作者:《易经》三俗:

之一,看见二进制如同发现新大陆,将《易经》视为数学玩具;

之二,将圣人忧患视为心灵鸡汤;

之三,将圣人记录视为巫卜之书。

周公:汝之庸俗,彼之三俗,人各有志,吾已知之。然元亨利贞四字,汝将何以解之?

作者:圣人之语,四字皆至大至强之好字,元亨利贞,当作好好好好讲。

周公:千年以来,千篇一律,听之耳厌,吾心不爽,孔丘有言,不复梦吾,机会难得,汝其解之!

作者:好好好好,今日试解元亨利贞,必遂圣人心意,又给世人新意。

周公:吾心甚慰,请无伤大雅。

作者:厚德载物,将适可而止。


(一)元

元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朝代,其名选自《易经》大哉乾元;

元是人民币的单位,或许选自元代,不曾深究。

元字的深意,需要从商人的甲骨,周公的内心去寻找。

元字甲骨文从上从人,元之本意,是人的脑袋。

易经中的爻辞到底说什么(齐原易经说什么之)(1)

脑袋虽然无法解释元亨利贞,但是脑袋作为身体最重要的部位,可引申出很多含义,元字于是拥有一个复杂的意义空间。

元是老大:

《史记 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

元是长子:

《天问》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后稷既然是帝喾元妃所生,为什么帝喾把他扔给飞鸟翼护?

元是元首:

《益稷》: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在周公看来,有谁既是老大,长子,还是元首?有谁一直活在周公的内心,需要时时惦记?《坤》六五:黄裳,元吉。

元亨利贞之元,是周公的哥哥,周武王姬发。


(二)亨

亨字和享字很像,甚至可认为是同源。

亨/享/京/亳字拥有共同的头部结构,在甲骨文里都和建筑或祭祀场所有关;享是商人在祭祀,京是商人的高楼,亳是商人的古都。

享,是商王在一个极其正式的场所,请先王吃饭。

《商颂 列祖》: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大雅 文王之什》:清酒既载、騂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益》:王用享于帝,吉。

《升》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如果非要区分,则亨字接近烹字,是做饭;享字是享用祭祀的美食,是吃饭。《诗经 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三)元亨

元是周武王,吉是吉利,亨是享。

所以《易经》中的频繁出现了元吉和元亨。

希望周武王一切顺利,万事亨通,有吃有喝。

元吉,只出现在爻辞中,两个例外是《损》和《鼎》。

元亨,只出现在卦辞中,没有例外。

出现在卦辞中的<元亨>,比出现在爻辞中的<元吉>,分量要重一些。

元吉

《坤》六五:黄裳,元吉

《讼》九五:讼元吉

《履》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泰》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复》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大畜》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离》六二:黄离,元吉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损》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益》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益》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

《井》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鼎》:元吉,亨。

《涣》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元亨

《乾》:元亨,利贞。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屯》:元亨,利贞

《大有》:元亨

《随》:元亨利贞,无咎。

《蛊》:元亨,利涉大川。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无妄》:元亨,利贞。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只有元吉和元亨,没有元凶,元吝和元悔,《易经》的文本在关键之处,有着不易之确定性,没有变易之随机性。


(四)利

利从禾从勿,用锋利的农具去收获庄稼,非常顺利。

对先民而言,收获麦子有多重要,利字就有多美好。

《易经》中,吉和利是最高频的两个字,吉字出现147次,利字出现118次。

两字看似含义接近,但在《易经》语法中却有重大差异。

吉是一个纯粹的形容词,元吉14次,是周武王的状态;贞吉34次,是周公的期望。

利字主要作为一个副词,不用来表示占卜的状态,而是表现出周人主动的作为,一种刚健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积极昂扬的思维方式

利涉大川,利建侯,利用侵伐,利用行师,利有攸往,利用享祀,利用祭祀。


(五)贞

贞是无所不在的一个词,在《易经》中出现了111次,仅次于吉和利。

贞111:贞吉34,利贞22,贞凶10,贞厉8,永贞7,可贞5,利某之贞4,艰贞4,贞吝4,安贞2,利君子贞2,利女贞2,利居贞2,小贞1,大贞1

有些商人一天到晚都在贞,他们被称为贞人,是商王御用的职业算卦师。

董作宾在大量的甲骨中,基于重复出现的贞人之名,建构了甲骨断代学说。

贞是非常确定的一个动词,就是算卦,商人可以贞一切。

《易经》中,贞的结果有:贞吉/贞凶/贞吝/贞厉,但是没有贞利和贞亨。


(六)利贞

虽然商人无所不贞,虽然贞出现111次,利出现118次,亨出现47次,悔出现34次,但是《易经》里没有贞利、贞亨和贞悔。

因为这三个状态不需要贞。

悔不需要贞,因为悔是事后的主观心理状态,不是预测的客观结果;贞悔,我认为我会后悔,这不是周公的思维方式。

利和亨不需要贞,周公需要确定无疑的利,以及确定无疑的亨,周公不希望把亨和利这两个好字,留给随机性。

贞是商人行为的不可理喻,利是周人精神的积极主动。

商人语法之贞吉,贞亨和贞利,变成了周公用词之元吉,元亨和利贞。

(另注:元吉,只出现在爻辞中,但有两个例外,《损》和《鼎》。

利贞,只出现在卦辞中,但有三个例外,《损》和《鼎》和《明夷》。)

何新《易经入门》中,贞多作征解,利贞是利于周人去征伐。

从贞利到利贞,是两个时代的话语切换。

易经中的爻辞到底说什么(齐原易经说什么之)(2)


(七)元亨利贞

曾经,周公在朝歌城的废墟中捡到一块未及深埋的甲骨,模模糊糊刻着四个字:王享贞吉。

他看到后觉得很烦,于是,周人的天下,元亨利贞。

易经中的爻辞到底说什么(齐原易经说什么之)(3)

先夏历史 原创作品 齐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