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黄福芳
张芝,东汉时的大书法家,擅长草书,被称为“草圣”,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并称为书法四贤。事实上,张芝的书法成就还在王羲之等人之上,王羲之中年时师承张芝,十分推崇张芝。
张芝出生于显赫的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曾经担任过汉阳太守,父亲更是声名显赫,屡立功勋,曾官至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等。而张芝的母亲也是富家闺秀,淑慧贤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张芝,并没有染上富家子弟的纨绔习气,反而因为父亲的严格督导,自小就对自身要求严苛,年纪轻轻就有了“张有道”之称。
▲ 冠军帖部分
此后,张芝一直潜心于书法,并能够做到不被外界诱惑。当时的太尉非常欣赏张芝的为人,认为他将来不是文宗,也会是将才。曾经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但都被张芝以要专研书法为由拒绝了。后来皇上听说了张芝的名声,也下诏让他做官,他也拒绝了,理由还是专研书法、无法分心。出身于官宦之家,却能做到不汲汲经营做官之道,不贪图高官厚禄、洁身自爱,这在当时那种“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氛围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令人钦佩。
张芝专研书法、无法分心并不仅只是一个不做官的理由,对张芝而言,书法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这句流传千古的佳话就是从张芝练习书法而来。张芝的父亲看到张芝兄弟俩都颇爱书法,为方便他们习文练字,便在府邸里修建了一个大水池,池旁安置着石桌、石凳,让张芝兄弟临池学书。张芝有了练书法的好去处,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都呆在水池边,不到十天他就要写坏一支新笔,一个月就要用掉好几块墨。家里刚织好准备做衣服的白布也被他顺手用来练字了,写完后在池水中漂洗晾干再练,一直要到实在分不清经纬时,才肯让下人拿去染色做衣。有时练字练得兴起,他甚至会把身上穿的衣服也脱下来练字。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家的池水变成了墨黑色,无论怎么换水都无法恢复清澈,被称为张芝墨池,后人称书法为“临池”,也即来源于此。
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我国书法发展的进程,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后人评价张芝的草书“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从而成为“草书之首”。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也曾认为自己的书法比不上张芝,并在中年以后师法张芝,学习他的“一笔书”。狂草大师怀素也自称草书得于“二张”(张芝、张旭)。唐代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也多次提到自己一生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由此可见,“草圣”桂冠张芝当之无愧。
良好的家庭教育、名师、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书法的无限热爱、苦苦求索,张芝终于攀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座高峰,成为了“草圣”张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