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冰洁把母爱的崇高推向至高境界)(1)

母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冰洁把母爱的崇高推向至高境界)(2)

母爱的崇高

——浅析冰洁组诗《母爱似河》的艺术价值

文/曾祥彪

世界上唯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我读过不少赞美母爱的优美诗句,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亦读过“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等等。读这样的诗句,我感觉母爱就像一条涓涓细流,滋润着人间沃野;母爱像一条长长的路,是漂泊天涯的思念;母爱就像温暖的阳光,让人感受到和想到的都是炙热的;母爱像一首田园诗,充满柔情和关爱……

最近,读到著名词作家、诗人冰洁创作的组诗《母爱似河》,顿觉和上述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母爱崇高的主轴,从多角度、多层面、多称谓揭示了同一人物的无私、无畏、真爱和博大的胸襟,把母爱的崇高推向了至高境界,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与之同日而语。

冰洁笔下的《母爱似河》《母亲》《娘》《妈妈的唠叨》《妈就是家》和《母亲的背影》,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不同的称谓的“娘”和“妈妈”的形象,尽管变化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母爱这盏崇高的灯塔巍然不动,放射出永不熄灭的光芒。

之所以能达到这种艺术效果,是因为母爱的崇高,是因为诗人深切的生活体验,和对母亲的敬重,对母爱的感悟,对“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传承。在诗人冰洁心里:“母亲是身上的被/没有她会感到寒冷/母亲是菜上的盐/没有她生活就没有味道/……/母爱似河/三千年不息/五千年不止/八千年不竭”,诗人用最纯真、最质朴、最生动的语言和通俗易懂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比喻,体现了儿子对母亲情深似海的眷恋,把母亲比作一床温暖的被,冬暖夏凉,不可或缺;把母亲比作菜肴上的盐,没放盐的菜,吃起来就没有味道,生活中缺乏“盐”味,就会乏味;在诗人的眼中,母爱就像一条河,穿越时光的隧道,绕过平原山川,永远水势浩荡,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历经千年万年,永不干涸,生生不息,滋润着一辈又一辈。

母爱是永恒的主题,有许多诗人、作家都涉猎过,或诗词歌赋,或优美散文,无一不打上伟大母亲的烙印。如海涅的《献给母亲》、泰戈尔的《母亲》、歌德的《致我的母亲》等诗歌,从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诠释了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全身心付出的真爱,那种爱感天动地;再如老舍写的《我的母亲》、冰心写的《纸船》和《南归》,还有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等等,字字珠玑,句句动人,刻画了母爱崇高的形象。而冰洁创作的《母亲》一诗,将母亲比作“一条清澈的河”,称赞母亲“是一只勤劳的蜜蜂/不知疲惫 从不抱怨/有了您 琼浆飘香/绚丽的花朵更加芬芳//您是一座坚韧的山/山里长满野果/入口苦涩 却回味甘甜/每一根藤条/都和我们的血肉相连//您是一朵盛开的窗花/挂在年的枝头上/打扮了年景/浓烈了年味//您是我心中的一首歌/一生难忘的歌/这首歌 大气 激昂 磅礴/让我回味无限的幸福与欢乐”。这首诗,涉及现实生活中平凡而真实的母亲形象以及母子亲情,诗人从人性的角度、亲情的角度,将母亲幻化成一只蜜蜂,不知疲倦地在花丛中采蜜,没有厌倦,不知劳累,不怕风吹雨打,给儿女们的生活增添了甘甜、舒适……同时,还将母亲比作“心中的一首歌”,它是那么清亮、高亢激昂,把无穷无尽的快乐、幸福带给孩子们,凸显出了母爱的坚贞和博大、浓郁,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唠叨”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释义为“啰啰嗦嗦,话说过不停”,或指写文章啰嗦,不简洁,多指人说话重复或围绕一个道理说差不多的话。而诗人冰洁则以《妈妈的唠叨》为题写了一首诗,将妈妈的唠叨引申为不停的教诲,他对妈妈的唠叨不但没有反感,反而认为妈妈的唠叨是嘱托、是希望、是一首催人奋进的歌。大凡成年人,对妈妈的唠叨都有着同样的体会。小屁孩时,妈妈总是在耳边唠叨:莫吵闹,饭前要洗手,吃饭不能“天一半、地一半”,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要听妈妈的话;少年时,妈妈拉着你的手:学习要认真,上课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迟到早退,不要贪玩,要自觉做作业,要做个好孩子;青年时,妈妈会语重心长地说:读高中了,学习要发奋,要守规矩,要懂礼貌,不要和同学打闹,要尊敬老师,要学会感恩,要有理想有目标,要学会规划未来……这些唠叨记忆犹新。

于是,诗人冰洁便深有感触地对妈妈的唠叨有了全新的概念和总结:“无论我多大 无论我走多远/您的唠叨 便如皱纹般地如期而至/您的唠叨 像秋天的树叶/不知不觉就落下来/您的唠叨/也是那一缕最温暖的阳光/只有失去时/才知道它的珍贵”,诗人从妈妈的唠叨中懂得了“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道理,懂得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哲理,懂得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真谛,懂得了舍与得的辩论关系,懂得了“披荆斩棘,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生理念。妈妈的唠叨永不落幕,妈妈的唠叨像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路。整篇诗写得朴素自然、亲切感人,一句普通的唠叨,一个细微的动作,母爱充溢而出,撩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醒天下人对母亲唠叨的深挚的怀念。

家的意义是什么?家意味着什么?

家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团圆,家是慰藉心灵的港湾,家是一个可供遮蔽风雨的地方。家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和所向往的地方,家是一种爱的归宿。

诗人冰洁称“妈就是家”:“小时候妈 妈是一只摇篮/在童谣中把儿摇大/您总是用各种方式逗我开心//艰苦的岁月里妈就是家/省吃俭用 把儿养大/那时候 您的爱/是冬天里的白开水/虽无色无味 但温暖人心”,妈妈就是家的感觉,妈妈就是慈悲的神话,妈妈就是一本用爱编写的书,它可以让你阅读一生、温暖一生、感动一生;一个和睦快乐的家,总是充满着祥和快乐。

朱自清写过《背影》,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上爬上攀下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诗人冰洁或许受朱自清《背影》的影响,创作出了《母亲的背影》一诗,他动情地描述了小时候紧紧拉住母亲的衣角,跟着母亲渐渐成长的故事,讲述了母亲轻盈地走在田间那条小路上,不怕磕磕绊绊,辛勤劳作,背着藤篓,背着几十斤红薯,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十几里山路,为的是不让家人挨饿的情景。他深知,母亲为了孩子们过得好些,常年在田间劳作,很晚才归来,还亲自上灶台,做好粗茶淡饭,让孩子们吃好了,自己才最后端碗,在长长的筷子上长满了母爱的故事。诗人始终不忘“母亲一辈子舍不得吃穿用”,每当入夜,母亲还在煤油灯下洗浆补烂、穿针引线,忘不了母亲爬上房屋为漏水的房顶补漏,更忘不了母亲挑着粪桶,去给瓜果蔬菜施肥:“风 吹得瘦母亲的背影/却吹不走/她为母则刚的坚强”。

这一幅幅母爱的动人画卷,构成了母爱的建筑、母爱的永恒、母爱的崇高。

读完《母爱似河》这组诗,我的灵魂受到了洗涤,我的思想得到了熏陶,我对母爱的敬重又有了新的高度!

归纳起来,组诗《母爱似河》有三点艺术价值:一是用不同的称谓勾勒出了母亲的崇高的形象,使读者从妈妈、母亲、娘身上找到了中国女性温暖、慈祥、勤劳、朴素、执着、善良的特点,揭示了娘最本质的传统的无私无畏的精神;二是抓住了母亲爱子如命的感人细节,默默无闻,勤俭持家、望子成龙、相夫教子、不遗余力的高尚品格;三是用诗性的语言、明快的韵律、哲理的思辨、动人的情节,艺术地再现了母亲伟岸豁达的胸襟以及无怨无悔的精神气质。

总之,读完冰洁的诗,感慨万千,我觉得:天,没有母爱的广阔;地,没有母爱的包容;太阳没有母爱的温暖;云朵,没有母爱的洁白;花朵,没有母爱的绚丽、母亲的那种献身精神;母亲的那种宽广无边的心田大海,母亲为儿女的那种真爱,永远铭记于心。世界上唯一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世上真爱或许有千种万种,唯有母爱最崇高、最伟大,也最无价。

(原载2022年7月8日《澳门晚报》A8版整版)

附:冰洁组诗《母爱似河》

母爱似河

世上有一种爱

直接而热烈 无私而伟大

叫做母爱

母爱 不挑儿女的长相

母爱 不分春夏秋冬

母爱 是一缕春风

澄净我们心灵的沃土

吹生着世界万物

盈盈的步履间

带来了勃勃生机

母爱

是一些琐琐碎碎的唠叨

和临行前的千叮万嘱

母爱是数着的日子

切切的盼望

无论天涯咫尺

母爱无处不在

母爱的光芒

闪耀宇宙内外

母亲的爱

亦平淡得像棵白菜

它的魅力

在于情深似海

母亲

是世间美好事物的化身

永远是神圣的

她的疼爱

是最温暖的言语

在我心里

母亲是身上的被

没有她会感到寒冷

母亲是菜上的盐

没有她生活就没有味道

在我眼里

母爱似河

三千年不息

五千年不止

八千年不竭

(原载2021年6月24日《澳门晚报》A8版)

◎母亲

您是一条清澈的河

滋润我幼小的心窝

洗净我脸上的忧郁

四季的景色

在您眼前掠过

您是一只勤劳的蜜蜂

不知疲惫 从不抱怨

有了您 琼浆飘香

绚丽的花朵更加芬芳

您是一座坚韧的山

山里长满野果

入口苦涩 却回味甘甜

每一根藤条

都和我们血肉相连

您是一朵盛开的窗花

挂在年的枝头上

打扮了年景

浓烈了年味

您是我心中的一首歌

一生难忘的歌

这首歌 大气 激昂 磅礴

让我回味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原载2022年5月18日《澳门晚报》A7版)

◎娘

泊于水边 娘是家

用芬芳撑开日子的一把伞

沧桑的双鬓 漏风漏雨

慈祥的风流过她的手指

娘的酒窝里

盛满父亲的欢笑

娘是一种庄稼

蛰伏在摇曳的风中

在低矮的茅屋旁

繁衍出粗犷的风景

在山中劳作 柴刀割破手指

血滴凝成的块状

就是母亲的日子

耕种时

她手臂优美地划开春雾

父亲割倒的汗水浸黄的沉重

被她漂白得轻轻松松

麦芒

遮不住她晒在阳光里的思想

娘的目光 总厮守在地里

仿佛守护她未成年的子女

潮湿的岁月 围在她的周围

用真正的很土气的共同语谈论

有一种动人的温暖

生长在娘的慈眉善目里

(原载2022年5月8日《澳门晚报》A7版)

◎妈妈的唠叨

从模糊的童年响起

从故乡的墙角响起

就像每天公鸡打鸣

从清晨开始

那样亲切 那样清晰

令人难忘 令人回味

总是一针见血

总能醍醐灌顶

有时很温柔 有时很严厉

不求半点回报

不唱什么高调

字字句句 至理名言

陪伴了我的成长

辉耀了人生大道

母爱如海 海纳百川

那颗爱儿的心 却不掺假

那颗勤俭的心 朴实无华

您不仅给了我生命

也给了我幸福

有了您 生活才有依靠

无论我多大 无论我走多远

您的唠叨 便皱纹般如期而至

您的唠叨 像秋天的树叶

不知不觉就落下来

您的唠叨 也是那一缕最温暖的阳光

只有失去时

才知道它的珍贵

(原载2022年4月24日《澳门晚报·周未版》A1版)

◎妈就是家

小时候 妈是一只摇篮

在童谣中把儿摇大

您总是用各种方式

逗我开心

艰苦的岁月里

妈就是家 省吃俭用

把儿养大

那时候 您的爱

是冬天里的白开水

虽然无色无味

但温暖人心

多少次灯下做针线活

熬红了双眼

针刺痛了您的手

也如扎在儿的心窝

不管我多大

喊着我乳名的

仍然是妈

谈起您未来的孙女

您的眼睛那么明亮

满是憧憬

接送她上学

是您最美的梦幻

劳苦 奉献 付出

是您一生的主题

已经老了还在为儿

清扫着家

您总是对我说

要照顾好自己

不要苛刻了自己

可您却总是节约再节约

为了让您不牵挂

我牢记您说的话

(原载2022年5月7日《澳门晚报·周未版》A1版)

◎母亲的背影

儿时 我紧紧地

拉着母亲粗糙的衣角

跟着她的脚步 渐渐成长

在太阳下

我总喜欢踩着她的影子走

一路雀跃

母亲 总是喜欢

走田间那条小路

脚下 难免磕磕绊绊

但她一路坦然

母亲 曾用藤篓

背着几十斤的红薯

走上十几里路

为了让我们不至于挨饿

或在庄稼地里劳作

或在灶台四周忙碌

稀汤淡饭

母亲总是最后端碗

母亲的爱

是一双双长长的筷子

给我夹好吃的菜

母亲一辈子

舍不得吃穿用

煤油灯下 一片昏黄

母亲还在为我们缝补衣裳

她不畏惧世俗的目光

用包裹背着黄土

去修补漏雨的房屋

挑着粪桶 在风中前行

母亲 虽没读过书

但所有的美德

却集结于一身

她质朴丰厚的内涵

值得我一生去领悟

她躬下身抑或站立着

总是一座大山的形象

风 吹得瘦母亲的背影

却吹不走

她为母则刚的坚强

(原载2022年6月23日《澳门晚报》A7版)

母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冰洁把母爱的崇高推向至高境界)(3)

冰洁,著名词人,代表作《幸福赞歌》(阎维文 张也演唱)亮相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2年中共中央元宵节联欢晚会等几十台晚会。作词的歌曲被阎维文、张也、毛阿敏、吕继宏、吴碧霞、雷佳、石倚洁、刘和刚、王丽达、张燕、王铮亮、阿鲁阿卓、王二妮、乌兰托娅、央金兰泽、曹颖、汪涵、田亮、索朗扎西、刘大成等歌唱家或明星演唱。

作为“央视春晚捧红的7位湖南籍词作家”之一,其励志故事《词作家冰洁:让梦想开花》,已编入课外阅读教材《初中语文(漫阅读)》(八年级上册);创作的杂文,已荣获“中国产经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15次;著有《找准你的位置》《别以为下一份工作会更好》《没有成功,因为你付出的还不够》等多部专著。

母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冰洁把母爱的崇高推向至高境界)(4)

曾祥彪,著名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书画院湖南分院副院长。报告文学《冲出云层的星》曾获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报告文学《绿色王国的脊梁》曾获共和国脊梁报告文学大赛特等奖;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是什么》、长篇报告文学《梅山精武魂》和《英雄路漫漫》等8部文学专著。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华文学选刊》《文艺报》等报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等200余万字;同时,出版了《曾祥彪草书千字文》《文心墨相——曾祥彪书法作品选》,书法作品及书画曾获第八届、第九届中国重阳书画展金奖和重阳奖(最高奖)。先后在韩国及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等地举办书法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