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传统手工元宵的制作过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手工元宵的制作过程(我家独特的手工制作元宵的过程)

传统手工元宵的制作过程

元宵节,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

这些年来,吃过南方的各种汤圆和北方的元宵。我觉得,无论是在制作工艺方面,馅料成分和质感搭配方面,以及成品的口感方面,南方的汤圆根本无法与北方的元宵相类比。而我家手工制作的元宵在各方面更胜一筹。

我家在北方,小时候,每逢元宵节,家里男女老少便一齐上阵,手工制作元宵。全家人热火朝天地聚在一起,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整个制作过程充满创造力和期待,尤其是滚元宵的过程,甚至还自带娱乐性。最后,大家围一坐在一起分享一天的劳动成果,感觉格外的幸福和快乐。

南方包汤圆的过程我也体验过,感觉跟包没有褶包子差不多,甚至比包包子还要简单得多。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独特的制作元宵的过程(一共六个步骤)。

第一步,纯手工制作糯米粉。

通常,母亲会提前一晚泡上满满一大盆糯米(北方也叫江米)

第二天,父亲会把水中的糯米捞起几粒,然后用手指轻轻碾压,检查米是否已经泡透。等到能很轻易地把米粒碾碎成粉状,就是泡好了。

糯米泡好后,要先沥干水分,全家人便一起开始制作糯米粉。

这时候,家里能找到的柱状物体都会派上用场,一人一件。有的用擀面杖,有的用酒瓶子。工具不够用的时候,父亲甚至可以用刀背碾成米粉。

大家在各自的面板上或桌子上,反复碾压泡好的糯米,尽可能使其变成细米粉,还互相切磋擀米技术,看谁能又省力擀得又细腻。一家人中肯定是我父亲的技术最好,当我们擀得不够细腻的时候,父亲会再进行二次加工。

擀米粉可是个技术活儿,要在滚动中碾压,用上腰力,否则使蛮力一会儿就能累趴下,擀一会儿就能累出汗,而且手腕最容易累。

手工擀出来的粉虽然不会像机器制的粉那么细腻,但效果比机器制的粉要好多了,吃起来口感都不一样。手工制的粉吃起来爽口,带着韧劲儿和嚼劲儿;可是,机器制的粉,吃起来软塌塌、黏糊糊的,口感非常不舒服。

这也许就是手工制作汤圆的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吧。

离开家这些年,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吃的元宵啦。

第二步:准备馅料原材料。

元宵节当天,早上起床后,全家人便坐在一起剥瓜子仁儿。那时候可没有现成的瓜子仁卖,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剥。

等到剥得差不多的时候,母亲则先去负责准备各种器具,父亲则负责制作馅料。

先炒熟花生仁和芝麻。

瓜子仁则通常是在前一天已经把瓜子炒熟了,第二天剥出来就可以用。

然后将花生和瓜子仁拍碎,保持果仁成碎块状。这一点和南方的汤圆儿馅料的制作相差太远了。汤圆的馅料,是把这些果仁类统统做成粉状,吃起来完全没有口感,甚至你都吃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

因此我更喜欢北方元宵的馅料,你能清清楚楚看到馅儿里面有哪些材料,而且嚼起来也特别香。

除了以上几样,父亲还会准备一些青丝,红丝,与果仁混在一起剁碎。各种成分的比例搭配,完全是自由选择,看个人口味不同酌量添加。

第三步:熬制糖浆。

铁锅内先倒入适量植物油加热。那时候,北方通常都是大豆油。

然后倒入白糖,小火,并开始不停地搅拌,以免白糖受热不均匀。白糖开始受热融化,继续搅拌,糖浆慢慢变成黄色。

待糖浆变成浅褐色的时候,用勺子舀起一部分糖浆。观察糖浆向下流淌时,几乎可以连成一条线,这种状态,糖浆就算熬好了。

第四步:制作元宵馅颗粒。

熬好糖浆后,要迅速将已经做好的馅料倒入锅内进行翻炒,使糖浆和馅料均匀搅拌在一起。否则熬久了糖浆会有焦味儿。

这时,母亲已经铺好了大块的面板,并在面板上撒上一层细糯米粉。

父亲趁热将锅内已经炒好的馅料倒在大面板上,然后趁热快速用刀将馅料和少量糯米粉混在一起,按压结实,并趁热快速切成条状,再切成边长约一厘米的小方块。因为,一旦馅料温度降下来,就会变得非常坚硬,用刀也很难切得动。

切好的元宵馅儿颗粒变凉后会变得硬硬的,可以直接堆积起来,不会粘到一起。

这和南方汤圆的馅料质地很不同。汤圆的馅料是冷的,而且是泥状的。

我在一个南方人家中看见制作人是用手一个个把泥状馅料团成球,感觉特别不卫生。

而我爸制作馅料的过程就是靠两把刀,全程不用手,为什么呢?因为馅料太热了,烫手。

这个制作过程也是很壮观的,看着父亲娴熟的动作,我真是佩服和羡慕他。

第五步:滚元宵。

滚元宵是我最喜欢的制作过程。简直就跟做游戏一样,节奏紧张而快乐,各自发挥,累并快乐着。

这个过程全家人分两批轮流参与。

先准备好一大盆清水放在中间,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把大漏勺站在水盆旁边。

其他人则站在周围,每人端着半盆糯米粉,等待中间那个拿漏勺的人把元宵馅儿颗粒浸水后投入盆中。

每次先在漏勺中放入十粒元宵馅颗粒,然后在清水中迅速过水,沥干水分。再将馅料倒入其中一人的盆中。

接到馅料的人便立刻顺着一个方向摇起来。沾过水的馅料颗粒便一层一层地滚上了米粉。

等打湿的馅料滚不上米粉的时候,拿漏勺的人将元宵馅颗粒捡出来,再次快速浸入水中,捞出,沥干水分,再次倒入粉盆中,端着米粉盆的人再次用力摇晃粉盆。

随着沥水,滚元宵,再沥水,再滚元宵,反复这样操作,滚上来的糯米粉越来越厚,元宵慢慢变大。滚到比乒乓球稍小一点的时候就可以了。

沥水也是个技术活儿,每次元宵浸水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若时间长了,米粉都溶到水里去了;若时间短了,因水分不足,后面滚上来的米粉就不够均匀,导致元宵会变形。

最神奇的是一粒方形的馅料颗粒,最后竟然能滚成一颗浑圆的元宵。

滚元宵的时候,看起来就像跳舞一样。而且,每个人摇起来的动作不一样。大家动作迅速而投入,配合密切,节奏相当紧张,有人因动作和表情太滑稽,会惹得旁观的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第一批滚元宵的人累的时候,就马上换第二批人。等换下来的人稍事休息,再过来接手继续。

全家人齐心协力,很快就能把满满的一大盆元宵全部滚好。

第六步:烹制元宵。

元宵通常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油炸,一种是水煮。而我觉得,我家这种手工制作的元宵最好吃的做法是油炸。

在铁锅里倒上足够多的油,油量要保证没过锅中所有投放进去的元宵。烧热后将元宵逐个放到锅中。

由于元宵本身还带有少量的水,因此,在烹制过程中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因水分受热沸腾或气化时,会发生溅油的过程,要避免油飞溅外溢,伤及皮肤。

由于元宵的馅料里有米粉的成分,因此油炸过程需要时间久一点,小火慢炸。不但外层包裹的米粉要熟透,里面的馅料也要变熟变软。

炸好的元宵外酥里嫩,再加上馅料里的花生,瓜子,芝麻,青红丝等混合糖浆,一口咬下去,糯米粉微微的颗粒感所增强的韧性和嚼劲,在口中混合香甜的馅料,香酥软糯,真是令人回味无穷。每次,我家在元宵节后拿出元宵招待亲朋好友的时候,客人们都是赞不绝口。

父亲真是个聪明人。其实他第一次做元宵的时候,也是听别人说该如何如何制作,然后他回家就带着我们一起去尝试了。一方面为了省钱,另一方面也带领我们全家人一起劳动,一起体验劳动的快乐,体验辛苦付出之后得到的幸福成果,体验从艰苦生活中自我发掘生活的乐趣的过程。

正因为我们从小耳闻目睹,并亲身体验过辛苦付出能够获得回报的过程,因此,我家个个传承了勤劳治家的优良传统,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热爱,能从平凡的生活琐事中感受各种乐趣;从小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哪怕只是喝一口凉水,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和幸福。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制作过程确实辛苦,但是也真真切切地给我们带来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生活气氛和幸福感。那也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快乐的感觉。

如果以后我转行开餐饮店,一定会把我家这种独特的手工制作的元宵推广给广大客户。

现在,我把这个独特的纯手工制作过程分享给大家,喜欢的人可以照着去做,细细体味每一个过程,一定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说不定,将来会成为小吃界的杠把子。等你们凭着这个小吃特色发家致富了,别忘了告诉我。

感谢您的阅读和分享。原创作品,请勿搬运或抄袭。

注:封面图片来自头条免费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