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与丈夫的恋爱小事(美女的丈夫难当)(1)

第七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一种相思

李清照很幸运,不仅仅幸运在她出生于一个思想开明的书香之家,还幸运在她遇到了一个道德、文章都堪称上品的老师。为什么说她比别的女人幸运呢?拿她跟同时代的女性作一下对比,就知道李清照的才华确实是来之不易。

南宋的时候有位孙夫人,据说小时候颇有点李清照那样的才气。当时李清照已经是宋代家喻户晓的女才子了,她见这小女孩很聪明,便想收她做学生。要按常理推测,能成为李清照的学生,是多少女孩子做梦都想的事儿啊!可没想到,这女孩儿很严肃地回答了她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这分明是狠狠地给了李清照一耳光嘛!我好心好意想收你做学生,换了别人巴不得呢,你不但不表示感谢,还来这么一句:读书不是女人家的事!看上去,好像只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理由:女子无才便是德嘛,这道理谁都懂。问题是,你谦虚一下,说自己资质太差,学不好,委婉谢绝人家的好意也就罢了,却偏偏用这种话去堵当代第一才女的嘴,那不是换了种方式去骂她不务正业吗?换了谁都受不了这种讽刺啊!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南宋的大诗人、大文豪陆游,在为这位孙夫人写墓志铭的时候,是把这个故事中的孙夫人当成正面人物来赞扬的,认为她很懂得做一个好女人的道理:女人家要安守妇道,诗啊词啊,那是男人们的事,你们女人家瞎掺和什么?可见,在当时,这是很普遍的看法。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封建时期。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有一段教训林黛玉的话:“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

“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听了这样的拒绝,不知道她会做何感想。但是不难猜到,满腹经纶的宋代第一才女,恐怕也是宋代最寂寞、最无人能懂的女人吧。

当然,李清照又是个非常幸运的女人,在女性地位那样卑贱的时代,她却有幸生在了一个开明的家庭里,遇到了一个开明的老师,而且更幸运的是,她后来还遇到了一位开明的好丈夫——赵明诚。

可以想象,把美貌才女娶进家门之后,赵明诚喜不自禁。做梦都想的一位女明星、美女作家、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女神,一不小心居然成了自己怀里的娇妻,换了哪个男人,还不都乐傻了,以为还在做白日梦呢。

但宋代男人娶妻娶的都是“三从四德”之人,娶个才女受得了吗?更何况,这个才女还不是一般的赏点花、吟点诗就能打发的主,人家能喝会赌,赵明诚他一个书呆子能招架得住?才女妻子进了门,赵明诚的书呆子生活会发生什么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呢?

赵明诚娶了李清照,别看面子上是大大地风光了一把——当代赫赫有名的绝色才女,做梦都想的人可不止他赵明诚一个。别人想见一面比登天还难,偏偏这朵鲜花让他掐到了手,这赵明诚走出去,背后还不都是嫉妒的眼光!

可赵明诚也有难言之苦啊!这第一难,是当美女的丈夫难!第二难,是当才女的丈夫难!人家都说,娶个美女为妻要少活几年。又怕美女妻子没伺候好,人家一不高兴,就给你一个后脑勺,实施“冷暴力”;又怕美女妻子太招摇,一不留神就让别人挖了墙脚去。这一长期紧张,还不精神忧郁,要折几年寿去?

不过,傻人也有傻福,要搁在今天,赵明诚还真有可能得个时髦的“精神抑郁症”,患得患失。可在宋代,他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宋代可不是21世纪,女人再怎么美,再怎么有才,也只能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她既不能打扮得婀娜多姿地去写字楼当白领,又不能涂脂抹粉、袒胸露背地去酒吧“愈夜愈美丽”,更不能到灯光耀眼的舞台上去扭腰晃臀招惹海量眼球。她那点豪饮豪赌的本事,也只限于“闺房雅戏”,只限于名门世家中的几个亲朋好友。因此赵明诚压根儿就不用担心被美女妻子炒了鱿鱼去,在那个社会中,李清照就算是个能上天入地、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他赵明诚一个大男人,那就是如来佛——随你孙悟空怎么蹦跶吧,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

当然,李清照不是孙悟空,赵明诚也不是如来佛,李清照可从来没...

赵明诚大学毕业也是这样。当然,赵明诚跟一般的大学毕业生还是有很不一样的地方——他有后台,而且,这后台还不是一般的后台。要按今天的话说,那就是:我在国务院有人啊!这“人”,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七大姑八大姨的远房亲戚,而是自个儿的亲爹。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的时候,赵挺之还是吏部侍郎,没多久,就当了宰相。一个堂堂宰相,安排小儿子的工作还能成问题?所以,赵明诚可是大大沾了亲爹的光。本来,按宋代的制度,光读了大学毕业还不能当官,还必须参加科考,考上了才能挂个号,等着哪个职位空缺了,再按级别给补进去。如果要按正常途径走,赵明诚还不一定能考得上。因为赵明诚虽然读了大学,可他的兴趣、精力大部分放在金石考古上头去了,宋朝科考是以文章为主,史料上只说赵明诚是个金石考古专家,可没说过他文章做得多么好。

托了父亲的福,赵明诚一毕业便顺顺当当地戴上了乌纱帽。这一当官,就可以享受北宋朝廷的丰厚俸禄了。别看宋朝军事上没什么大作为,对文官那可是优待得不得了。宋朝是个很特殊的朝代,它上不同于文武并重的唐朝,下不同于重武轻文的元朝。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因为自己在陈桥发动兵变,被部下“黄袍加身”,假惺惺地说自己本来不想当皇帝,是被部下逼得不得不当皇帝的。所以,他一旦坐了天下,也生怕部将们仿效他的办法夺取皇位,就迫不及待地导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戏,让手握重兵的开国元勋们一个个自动退休,回家养老去了。

“杯酒释兵权”表面上只不过是喝了一顿酒、聊了一次天,可它定下来的是宋代三百多年来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重文”有好处:文人地位特别高,待遇又优厚。高薪养学是当代多少文人的梦想啊,宋代就做到了,所以,宋代文人可以安安心心地做学问,写文章,弘扬中华文化。华夏的文明,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后,在赵宋王朝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所以人们都说:做文人,那就得做宋代的文人。宋代文人只要当了官,第一是地位高,犯了罪不会杀头;第二是薪水高,除了自己的妻室儿女,再养一大帮歌儿舞女都不成问题;第三就是学问高,有了钱和地位作坚强后盾,出去做人挺得起胸,回家老婆不吵着让你出去挣钱,可不就能一门心思“之乎者也”了吗?

宋代文官享受到了文人梦寐以求的尊严,幸福指数大大超越了前朝。北宋当了大官的范仲淹,晚年曾经写信给自己老家的乡亲,说:你们别看我现在衣锦还乡、前呼后拥的,派头大得很,其实我当初还不是跟你们一样,也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所以啊,你们都别羡慕我了,赶紧好好读书吧。读好了书,考上了学,你们都会像我一样,好车子会有的,好房子也会有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17]

赵明诚也一样,大学一毕业当了官,好吃的好喝的就都有了。夫妻俩再也不用经常跑当铺当衣服换点心吃了,收购金石古玩的钱也有了,小日子也过得越发滋润了。但是,因为公务的原因和官职的调动,或者为了到处去寻访碑刻文物,赵明诚和李清照也开始有了时不时的小别。这一分别,赵明诚还罢了,他有事业缠身,有一帮同事朋友要交际应酬,还不至于太寂寞;可李清照一个人被扔在家里,她虽然大有追求自由的女权意识,可再怎么女权,也越不过那个时代的大风气,总不能天天抛头露面、呼朋唤友、酗酒豪赌吧?她可是李清照,名门之后,再怎么出格,也还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丈夫一走,孤枕难眠,又不可能像潘金莲一样站在大街上给人乱抛媚眼,怎么办呢?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写情书。

宋代青年男女不能自由恋爱,结婚之前不敢写情书,更没有手机发短信传情,要是换了别的“无才便是德”的良家妇女,这相思之苦自个儿咽下去也就算了,最多等丈夫回来撒撒娇。可李清照偏不,她是才女,才女的做派就是跟一般人不同。丈夫走了,想要我独自一个人忍受寂寞?没门儿!写封情书给丈夫,一方面是要让他放心,“我的心里只有你”,你走多远,我李清照都不会变心;一方面也是给他提个醒儿:“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采了你会伤我的心。她最有名的情书正是下面这首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词里面说得清清楚楚:“红藕香残”,是说荷花已经凋谢了;“玉簟秋”,靠着竹席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季节变了,肌肤接触到竹席已经觉得冷了,这说明已经是萧瑟的秋天。不过,最难忍受的还不是季节的萧瑟,最难忍受的是两地分居啊!

李清照的心思十分巧妙。这首词的第一句看上去好像只是在写景色,交代季节的变化,可是细细一回味,就会发现李清照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女人。在给赵明诚的情书里,她第一句就在暗示他:你看,自从和你分别后,我想你想得魂不守舍,连秋天到了都没注意到,床上还垫着竹席,忘了换季呢!

试想赵明诚一打开信,看到这第一句,还不感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这聪明的妻子,一箭双雕啊!一个“秋”字就给赵明诚提了两个醒儿:先是提醒他,春去秋来,别忘了离开家里有多长日子了,别乐不思蜀;然后又提醒他,家里的娇妻想你都想得这样失魂落魄了,天冷了连被褥都不记得换,你摸摸自己的心问问:“我”还是不是你最疼爱的女人?

接下来两句写得更绝:“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想你想得如此辛苦,总得想个办法排遣排遣吧?按李清照的性格,排忧解闷儿的法子一定不少,比如说,喝他个一醉方休;比如说,赌他个三天两夜……可老这样也没意思。就说赌博吧,李清照可是个“东方不败”的赌神,打遍天下无敌手,谁敢老是跟她赌啊?那还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嘛!再说这喝酒,李清照的词里面倒是经常提到喝酒,可喝酒消愁也只是暂时的事儿,李白有两句诗说得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喝酒肯定不是个长久之计,喝得云里雾里是可以暂时忘掉烦恼,可身体吃不消啊,喝出脂肪肝伤了身体可都是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再说,喝酒还不得有醒的时候?醒了以后,不光是想人想得心疼,再加上喝酒还喝得头疼,心疼加头疼,可不就是李白说的愁上加愁了吗?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和丈夫小别没几天,你写封情书去,动不动说自己又喝了“扶头”的烈酒,醉得个昏天黑地;或者又赌了几个通宵,数钱数得手都软了,还不把丈夫给吓得不敢回家了?那不是南辕北辙了嘛。所以,李清照这回玩点儿高雅的:换上轻便的衣服,挽起裙袂,租条漂亮的小船,划船郊游去。可划船郊游这么普通的事,李清照偏偏别出心裁,安排了个“独”字。“独上兰舟”[18],这分明是在告诉赵明诚:虽然我是耐不住寂寞,想要出去玩,可我是“一个人”去的啊!她一面说自己害相思病如此辛苦,一面还没忘记再给丈夫喂一颗定心丸。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19]这是这封情书里面最美的一句,也是含义最深的一句。古人认为鸿雁可以传书,南来北往的大雁是最敬业爱岗的邮递员。李清照划着小船出去郊游,因为心里惦念着远游的丈夫,竟然提不起一点儿欣赏美景的兴致,只注意到了天边飞过的一行大雁。一看到大雁,又情不自禁想起了鸿雁传书的故事[20],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唉,要是这群大雁带回来丈夫的情书该多好!要是这群大雁带回来的情书是要告诉自己,丈夫不久就要回家和自己团聚了,那该多好!“月满西楼”,如水的月色洒满西楼,既暗示了“西楼”的空闺寂寞,又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夫妻团聚的渴盼。

短短几句词,一语双关,一箭三雕,还要转好几个弯才能让人弄明白李清照到底是什么意思:明明是自己想借郊游来排遣思念丈夫的痛苦,明明是自己写情书向丈夫倾诉相思之苦,可偏偏要让丈夫看了还不得不内疚一下:你看,我都写信给你了,可我等啊等啊,等来那么多次大雁的南来北往,就没等到你给我的一个字啊。月亮又圆了好几回了,可你我还是牛郎织女呢!这情书里,可不就是相思中还带着那么点儿幽怨吗?

“花自飘零水自流”,接下来的这句,那点儿幽怨的意思可就更明显了。“花自飘零”,是呼应第一句的“红藕香残”:荷花谢了,枯萎的花瓣落在水面上,随着水流四处飘散,香消玉殒。李清照一方面是感叹花的飘零,一方面也是再一次暗示赵明诚:你的妻子也像花儿一样,再美的花朵也会有凋零的时候;而时光就像这无情的水流,带走了我的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了,你可要好好把握现在,别辜负了我的青春美貌啊!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到底还是怕赵明诚这个书呆子,看不懂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暗示,在情书快要结尾的时候,忍不住干脆挑明了说:但愿我的相思不是自作多情的单相思,希望你也跟我一样,虽然人在两处,心也要在一起!希望你想念我,是跟我想念你一样的刻骨铭心啊!

既然已经都挑明了,最后三句,李清照也不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前她因为难以忍受相思的折磨,所以才“独上兰舟”,想去郊游散散心。可是,这浓浓的相思之情,是任何娱乐都排遣不了的,赵明诚这个人,也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才下眉头”,李清照是想强颜欢笑,把因为思念而天天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可是思念却又悄悄地转移到了心头。原来,这相思是无孔不入、无处可逃的折磨……

试问哪个男人收到这样情意绵绵、这样大胆的表白会不动心,会不立马收拾行装、打道回府?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我还是先赶回去安慰娇妻要紧吧!

所以说,娶个美女妻子还好对付,娶个才女妻子还真不好对付。她脑子里转几个弯,你也得跟着转几个弯,转来转去还不转晕了?人人都说,女人的心思难猜,何况还是天下绝顶聪明的第一才女的心思呢?赵明诚啊,你就慢慢受“折磨”去吧!

不过,难道赵明诚就是个吃素的,被才女老婆牵着鼻子走?的确,娶个才女当老婆是挺辛苦,这没错。但赵明诚是苦也苦得,乐也乐得。他和李清照的婚姻,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那就是“痛,并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