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卡的推广,未来学籍造假、高考移民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原标题:全国首批教育卡 试点白云九学校

学生身份有据可查,将有效解决高考移民、学籍造假问题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6日

晨雾 / 转帖

作者:宋昀潇 、方新苗

学籍卡对学生有用吗(随着教育卡的推广)(1)

“中国教育卡”现场揭幕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宋昀潇

  实习生 方新苗

  12月25日,全国首张可信教育数字身份(教育卡)在广州首发。白云区作为全国首个区(县)级应用试点单位,将在全区推广应用教育卡。就在当天,白云区9所学校两万余名师生收到了第一批教育卡。

  教育卡外形酷似居民社保卡,一面有学生证件照、个人信息学籍号芯片等,背面则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卡”。

  专项资金精准到户 未来接驳“粤省事”

  “教育卡不仅能在学校里使用,出了学校购买门票借阅书籍都可以通过教育卡来完成。”京溪小学五年级学生陈欣琳拿到教育卡那刻十分高兴,“就算弄丢了也不怕,它还有电子卡,可以人脸识别。”

  教育卡除了传统芯片实体卡以外,还有网络教育卡,两种卡采用一体化签发与密钥管理体系,实现“云计算、边缘计算、雾计算、移动计算”环境下的一体化数字身份应用共享。

  白云区教育局副局长曾丹表示,目前教育卡发放全部免费,并且学生是否领用完全以自愿为原则,以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为例,目前该校约2000名学生中已经有九成在申办当中。

  记者查看了手机端的网络教育卡,上面除了学生个人信息功能外,还有查看证书奖状等功能。白云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教育卡还可应用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教育招生考试、教育教学、网络学习空间、数字资产治理”等电子校务系统、“终身学习电子档案、教育应用证照/教育电子凭证”等大数据系统。未来还将与广东省粤省事实现互联互通,将“教育卡电子证照”作为“政务一网通办”的入口之一实现教育群体的“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与校园卡不同的是,教育卡更具有银行卡功能。负责教育卡金融标准制定的中国银联金融与民生事业部负责人王红剑告诉记者,教育卡可实现相关教育费用代收、代发等功能,在学生资助项目上,教育卡的可信身份标识功能及金融功能的结合,也能确保款项精准打至学生个人户头。

  身份识别 学籍管理 卡内信息不可篡改

  早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金融和重要领域密码应用与创新发展工作规划(2018-2022)》中,“教育卡”便被列为民生领域教育密码应用的重要工作之一。教育卡由教育行业统一规划与建设、统一签发与管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信教育数字身份”标识信息。

  教育卡是“互联网 ”环境下的“教育网络数字身份证”,具备“身份识别与鉴权、数据加密与保护、电子签名与签章、移动支付与消费”等基本功能。

  以其中的数据功能为例,未来将实现全国互联互通,以及教育应用大数据安全共享与可信交换。至于电子签名功能,则是基于国产密码的电子签名与电子签章服务,工作人员特意向记者强调其与手写签名、实物签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可信教育数字身份(教育卡)”的“可信”即“不可否认、不可篡改、不可抵赖”。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卡工作组博士王刚介绍,教育卡的核心功能便是学生的学籍管理,随着教育卡的推广,未来学籍造假、高考移民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据了解,在此之前,学生的学籍档案等信息主要依靠人工手写、为纸质档案。“以前档案一定要加盖学校公章,变成纸质的打印出来,有相关人的签名。现在教育卡可以盖一个电子签章和签名,比如说学生的成绩单,还有奖状等等,可以全部用数字化进行管理。特别是政府在对点资助、贫困资助等方面,更加精准,也更加方便监管。”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校长陶静告诉记者。


信息来源:2019-12-26 《羊城晚报》

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19-12/26/content_9_22186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