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亭在龙湖西北隅的柳湖中。这地方原有一处高丘,北宋文学家、政论家苏辙在陈州作教谕时,经常在柳湖边散步,十分喜爱这里的自然风光,便在丘上筑室读书,当时称苏亭、子由亭。就是被苏轼戏说的“小如舟”的“宛丘学舍”。这里,岸柳袅娜,如雾似烟,间杂数株桃杏,灿若朝霞。这里湖水清澈,碧如绿练,烟霭开敛,波光粼粼,沙禽水鸟,戏嬉沉浮,芳草茵茵,荷香消魂。苏轼、苏辙常邀棋朋诗友在这里对弈、吟咏。苏轼知颖州时拒开黄堆,使陈州幸免水患,有恩于陈人。苏辙在陈三年,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有功于陈州学子。所以,淮阳人民长期敬仰“二苏”,历代在读书台旧址建亭纪念。据县志记载,明成化六年(1470年)陈州知州戴昕重修了苏亭,把亭基修成了船形,象征“宦海扁舟”,四周遍植荷花,暗喻“出污泥而不染”。所以苏亭又称“苏亭莲,为淮阳八景之一。清康熙八、九年(1669~1670年)重修苏亭,树匾“颍滨亭”。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与父、兄同属“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19岁时与苏轼同登进士。这时仁宗皇帝已在位30多年。苏辙担心他年老昏倦,就在应试的考卷中直言不讳地评论朝政得失,话说得直率而尖刻。说皇帝“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优笑无度”、“今海内穷困,生民苦愁,而宫中好赐,不为限极,所欲则给,不问有无。司会不敢争,大臣不敢谏。实在是自己挖坑埋自己”。考卷交上之后,苏辙就预见到,他是非被斥黜不可。果不其然,政官认为他在诽谤朝廷,主张将他抹掉。幸好赵桢皇帝说“以征求直言的名义把人家叫来,就因为人家敢于直言而把人家抛弃,如果这么做,天下人会怎么议论我呢?”苏辙这才被录为进士,委以商州推官。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1)

苏辙同哥哥一样,由于朋党之争被卷入政治斗争漩涡,仕途艰险,屡遭贬谪,几起几落,曾任推官、左司谏、尚书右丞等职。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由于苏辙的政见与他不合,得罪了王安石,就被贬为洛阳推官。苏辙是怎么来到陈州的呢?这事还得从张方平入守四川说起。

至和元年(1054年)9月,张方平以户部侍郎守四川,与苏询结为至交,二人寄情山水,高谈阔论,对许多时政不谋而合,互相引为知己。这时苏轼19岁,苏辙16岁,正在家发愤读书。父亲与张方平有了这层关系,苏轼兄弟才有机会出入张府,结识了张方平。熙宁三年(1070年),张方平以观文殿学士出知陈州,才把苏辙引荐到陈州,辟为教谕。

这时,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开封推官,苏轼又三次上书神宗指陈王安石创行新法于国于民都有害无益。主张“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因此,又被弹劾。苏轼自知京师难容,就主动请调外任,因而被任命为杭州通判。赴任前,苏轼来陈州看望弟弟,在陈州小住七十多天,后又两次来陈与弟弟会面。兄弟二人或泛舟万亩龙湖,或游览古迹名胜,或畅谈古今兴衰,为淮阳留下了许多绝唱名篇。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2)

苏辙是北宋知名的饱学之士,当时是陈州府学的行政长官,然而他在《初到陈州》(二首)里却谦虚地说:我苏某人生来笨拙,不是当官的那块料。想回老家种地吧,也没回成。这次来陈州是图懒偷闲的,要说“传道、解惑”嘛,那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常去伏羲庙里烧烧香,躲在学舍读读书罢了。我是从“学而优则仕”道上走过的人,让我再教大家这一套嘛,恐怕要误人子弟了。我的生性就是以闲居安静为乐,来陈之前还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如我心愿,饱食终日,碌碌无为,整天以书为伴,借柳湖消愁,也就心满意足了。唐代的韩愈被贬潮州还不忘作文写诗,我却疏懒成性,无所作为,真是惭愧呀!

苏轼从弟弟写的《初到陈州》中,窥见了他内心的空虚与调怅,于是即刻写了《和弟子由初到陈州》(二首)以安慰弟弟: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

吾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

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

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3)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从陈州回到杭州任上。回忆起在陈州与弟相处的情形和兄弟二人皆因不满朝政而被贬谪的处境,不禁心潮跌宕,于是写《戏弟子由》寄给苏辙。这首诗名为戏说,实为安慰、称道,是满腔愤慨的抒发: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傍人羞。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眼前勃谿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盐齑甘似蜜。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旗旄。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棰。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4)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们的宛丘先生(指子由)啊,身高马大像个小山丘,宛丘先生的学舍呢,小得像只小船。平时低着头诵读经史书籍倒还没事,若是稍不注意打个哈欠,头就碰到屋顶上。风雨忽来,吹动了床帐,雨水浇在脸上,宛丘先生不怕丢人,先生的家人还感到羞愧呢!宁可让饱死的侏儒嘲笑饥饿的东方朔,岂肯为避雨而求秦优相助!眼前屋子低小,家人吵闹不安是微不足道的事,还是让精神无拘无束地遨游于天地之间吧。难道真是书读万卷不读律,就不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吗?朝廷派到各地视察农事的官员你来我往,熙熙攘攘,到处生事,闹得人人自危。而养老的学官吃点酱菜就香甜得很。如此清苦谁看到了?又有谁同情你呢?眼前这些事权且不要去看它,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呢!头虽长低而气节不可短!我这个余杭别驾无功受禄,画堂高大,仪仗列列,重楼跨空,屋多人少,富丽宽敞。与宛丘学舍相比,也该满足了。就如同对贫民用刑是平生羞愧的事,但却习以为常,不以为耻了。昔日孔子曾避开阳货不屑和他见面,今日对待那些看不起惹不起的贵官,只能是心里明白他们的罪过,而口头上还得诺诺唯唯。身居高位志趣低下,于国于民有何好处。气节消缩所剩无几了,写写文章那是雕虫小技,这方面,你与我过去是齐名的。如今咱们都衰老无用了(这年苏轼36岁,苏辙33岁),让世人作出公论,分个轻重吧!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5)

苏辙在陈州收到哥哥寄来的这首诗,又用兄诗韵写了一首《次韵子瞻见寄》:

我将西归老故丘,长江欲济无行舟。宦游已如马受轭,衰病拟学龟藏头。三年学舍百不与,糜费粟料常惭羞。矫时自信力不足,从政敢谓学已优。闭门却扫谁与语,昼夜时作钓天游。自从西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众人奔走我独闲,何异端居割蜂蜜。怀安已久心自知,弹劾未至理先屈。余杭军府百事劳,经年未见持干旄。贾生作傅无村事,屈平忧世多离骚。烦刑弊法非公耻,驽马奔车忌鞭篓。藐藐何自听谆谆,谔谔未必贤唯唯。求田问舍古所非,荒畦弊宅今余几。出从王事当有程,去须膰肉嫌无名。扫除百忧惟有酒,未退聊取身心轻。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6)

苏轼在陈州与弟子由互相唱和,写了许多诗。这些诗,虽流露出官场失意的悲沉,但也描绘出淮阳景物的美好。从中看得出淮阳的宛丘、太昊陵、开元寺、胡公铁墓、柳湖等古迹名胜,听得出淮阳的风潇、雨沥、蛙鸣、蝉噪和啄木鸟“当当”的啄木声。抒发了诗人对陈州风光的由衷喜爱。如苏轼《和子由》中写道:

太太昊祠东铁墓西,一尊曾与子同携。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竿半隐堤。饮喜羹藜思两鹄,饮河噀水赖长蜺。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苏轼在《次韵子由柳湖感物》中,把柳湖的四时盛衰、朝夕姿容描绘得真切怡人,如临其境。他告诉子由,以前杜甫在苍山脚下盖茅屋数间,整日与草木为伍,同猿鸟作伴。今天你在宛丘湖中筑室,陪伴你的有柳湖的万株翠柳,柳荫和你朝夕相伴。柳树虽然不会说话,不了解你的心情,但在温暖的春天里,你可以带着妻儿在柳边玩玩。你看吧,夏天的早上,柳树浓密翠绿的枝叶可以遮挡炎炎赤日。晚上疏影摇动一轮清月,别有一番情趣。春风卷着柳絮像白雪一样漫天飞舞,到了秋天,啄木鸟在枯枝上啄吃蛀虫的“当当”声传得很远……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7)

苏辙更是把陈州的水涨水落、花开花谢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写在诗中。有《宛丘二咏》为证。子由在序中说:宛丘城西柳湖,累年无水。开元寺殿下山茶一株,枝叶甚茂,亦数年不开。辙向从子瞻游此,每以二物为恨。秋去雨雪相仍,湖中春水忽生数尺,至二月中山茶复开千余朵,因作二诗奉寄:

旱湖堤上柳空多,倚岸轻舟奈汝何。秋雨连渠添和润,春风吹冻忽生波。虫鱼便尔来无数,凫鸟犹疑未肯过。特诧钱塘应笑我,坳中浮芥两么麽。

古殿山茶丛百围,故园曾见色依依。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希。山中草木虽携种,潦倒尘埃不复归。

以上二诗好像是子由向哥哥报告的两则新闻:一是旱湖有水了,二是山茶开花了。细读,诗中似有弦外之音: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对什么都不要绝望,往往在疑无路时,老天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8)

苏辙在陈州任教谕时,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是陈州的知府,二人关系甚好,通过张方平,苏辙又结识了归隐在淮阳老家的太常少卿李简夫(字宗易)。苏、李相互唱和,互有诗文相赠。苏辙一首《赠李简夫秋园》,词采清丽,工整严谨,堪称苏诗的精品:

秋色岂相负,小园乃有花。

绕栏吟落日,拾径得残葩。

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

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

李简夫仙逝,苏辙痛哭一场。哭毕,写诗两首以表哀思:

老成浑欲尽,吊客一潸然。

遗事人人记,清诗句句传。

挂冠疏傅早,乐世白公贤。

叹息风流在,埋文得细镌。

归隐淮阳市,遨游十六年。

养生能澹泊,爱客故留连。

倾盖知心晚,论诗卧病前。

葆光尘满榻,无复听谈禅。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9)

李简夫喜爱白居易的诗,其诗风也与白诗相似。退隐淮阳之后,“其家潇然,儃粥之不给”。生活虽拮据,但却泰然视之,常以写诗交友为乐。平生写了许多诗,只是手录而未成集。李简夫死后十七年,他的孙子李公辅想把爷爷的诗印成集子,于元右六年(1091年),拿着祖父的诗稿找到苏辙,请他为诗集作序。苏辙欣然命笔,写了《李简夫少卿诗集引》。

李简夫少卿诗集引

熙宁初,予从张公安道以弦诵教陈之士大夫。方是时,朝廷以徭役沟血事,责成郡邑,陈虽号少事,而官吏奔走,以不及为忧。予独以诗书讽议窃禄其间,虽幸得脱于简书,而出无所与游,盖亦无以为乐也!

时太常少卿李君简夫归老于家,出入于乡党者十有五年矣。间而往从之。其居处被服,绝而不陋,丰而不馀。听其言,未尝及世俗。徐诵其所为诗,旷然闲放,往往脱略绳墨,有遗我忘物之思。问其所与游,多庆历名卿,而元献晏公深知之。求其平生之志,则曰:“乐天,吾师也。吾慕其为人,而学其诗,患莫能及耳!”予退而质其里人,曰:“君少好学,详于吏道,盖尝使诸部矣。未老而得疾,不至于废,而弃其官。其家潇然,儃粥之不给,而君子居之泰然。其子君武,始弃官以谋养,浮沉里闾,不避劳辱,未几,而家以足闻。”陈人喜种花,比于洛阳,每岁春夏,游者相属弥月。君携壶命侣,无一日不在其间,口未尝问家事。晚岁,其诗尤高,信乎,其似乐天也。予时方以游宦为累,以谓士虽不遇,如乐天入为从官,以谏争显;出为牧守,以循良称;归老泉石,忧患不及其身,而文词足以名后世,可以老死无憾矣。君仕虽不逮乐天,而始终类焉,夫又将何求?

盖予未去陈而君亡,其后十有七年,元裕辛未,予以幸遇与闻国政,禄浮于昔人,而令名不闻,老将至矣,而国恩未报,未敢言去,盖常恐兹心之不从也。君之孙宣德郎公辅,以君诗集来告,愿得予文,以冠其首。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故具道畴昔之意以授之。凡君诗古律若干篇,分为二十卷。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10)

苏轼听说李简夫的诗要成集付印,高兴地接受了李公辅的请求,为诗集写了“跋”,即《书李简夫诗集后》 :

书李简夫诗集后

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李公简夫以文学政事有闻于天圣以来,而谢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宁之初。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熙宁三年,轼始过陈,欲求见公,而公病矣。后二十年,得其手录诗七十篇于其孙公辅。读之,太息曰:“君子哉若人,今亡矣夫!”元佑六年十二月初四日。

元祐元年(1086年)苏辙任左司谏,后改任翰林学士、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回国后,任御史中丞。元祐六年(1092年)任尚书右丞进升为门下侍郎。绍圣三年(1096年)苏辙被贬为化州别驾,迁居雷州。晚年闲居许州,终日默坐,不发一语。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逝世,享年74岁。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11)

历代墨客骚人、官宦名士凡来淮阳者,莫不去苏亭游览观光,并留下了许多诗文佳句。

明代王溱有《柳湖春晓》:

桑落夙怀减,苏亭野兴长。

钓矶堪系缆,席地可流觞。

柳拂溪桥翠,荷开水榭香。

蜘珊归未惬,落日鬓苍苍。

王章依前韵也写了《柳湖春晓》:

博士今何在,年年碧草长。

鲤风迎鼓泄,蝉露湿飞觞。

暑盖分荷翠,尘缨濯藻香。

望穷兼葭外,渺渺暮天苍。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12)

明代濮州进士、兵备道苏光泰写了七律《柳湖春晓》:

子由人去几经秋,台榭犹堪说子由。当日传经宁寂寞,至今对景忆风流。湖边花鸟无今古,亭外云霞自去留。此地重来携二友,漫夸赤壁羡遨游。

清代顺治进士、贵州巡抚曹申吉,游柳湖苏亭,写下了《游苏湖亭》:

春深气静晓春天,隔岸烟波入眼鲜。露卷花明经雨润,水流月影逐风迁。苏湖歌舞兴犹壮,曲经盘桓静不喧。欲对颖滨谈素志,每惭事业愧当年。

清陈州知府冯祖悦兴致勃勃偕诗友同来柳湖苏亭写诗,自己写了一首《苏亭莲舫》:

碧水湾环画舫浮,新诗特为写子由。结楹清似莲花社,依楫香飘杜若洲。景物芬芳传一郡,文章声价重千秋。苏亭今日开生面,遮莫风流续旧游。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13)

清代岁贡金允宜有《苏亭连舫》诗云:

苏湖亭外藕花浮,

千载芳踪说子由。千载芳踪说子由。几处清歌来画舫,一行白鹭下汀洲。碧桐逃暑宜中夏,绿柳摇风似早秋。茂叔风流堪步武,每逢佳日喜来游。

清人李金坊也有《苏亭莲舫》诗曰:

十里荷英满碧塘,苏亭宛构水中央。窗临画槛琴书净,人读花间字句香。消暑时乘青雀舫,题诗还醉碧笛觞。颍滨风韵今何在,露冷空阶月色凉。

不觉春已深不如怜取眼前人,万株翠柳映柳湖(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