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和月亮低语》是我看童话故事中不多见的,让你会比较感动,甚至有些想流泪。

就在这不长的篇幅中,讲述了一个很感人的找寻亲人,思念家乡的故事,很值得好好的回味。

我们教育孩子不外乎两类,一个是比较具体的,讲知识、讲道理,讲方法,另一类是比较抽象的,培养他们的情感,完善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样情感类的文章感觉跟孩子交流讲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交流好的话,教育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9岁的童话睡前故事(亲子深度阅读小巴掌童话之当苹果和月亮低语)(1)

在所有的打卡中,悦悦妈妈和悦悦的交流音频让我特别的感动,我觉得可以称得上是这样情感教育的典范了。

把其中的一些对话整理出来,但文字不完全能够很真实反映当时两人之间对话的那种情感交流,强烈建议大家都可以去听一听。

妈妈:“为什么大家都要学唱这首歌?”

悦悦:“因为这是他们家乡的那首歌。”

妈妈:“这样的话,将来无论走到多远,他们都能够……”

悦悦:“找到家乡,找到亲人。”

妈妈:“因为歌声代表着我们一种对家乡,对自己亲人的情感。”

悦悦:“对!”

妈妈:“那能有什么歌让你想到妈妈呢?”

悦悦:“嗯……”“我自己编的那首《我爱我的妈妈》,我唱给你听啊”

开心的唱起来

悦悦:“我还会用我的钢琴弹呢。”

妈妈:“非常好听。你知道什么歌能让妈妈想起你吗?”

悦悦:说了一句歌词。

妈妈:“对,因为小时候你就特别喜欢这首歌,每天睡觉前都要我唱这首歌给你听。”

妈妈:“还有一些歌会让妈妈想起故乡,还有一些歌会让妈妈想起外公。”

悦悦:“是什么歌呀?”

妈妈:“就是《知道不知道》呀。”“你还记得那首歌吗?”

悦悦:“我记得以前你每次唱这首歌的时候都会流眼泪。”

妈妈:“因为外公住在天堂里,所以我们用歌声来纪念我们的亲人,去回忆我们的亲人。寄托我们对他们的思念。”

我听了后,深深的沉浸在她们两个细腻的、温暖的对话中。

在这样的情感教育中,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比较难,因为很容易就变成讲大道理,会让孩子觉得比较空,不能深刻体会到那种感受。

那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其实也非常的简单。

就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很真实的告诉孩子。讲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也难。因为我们有时候会顾忌到家长的身份,觉得有些话不太容易说出口。

像悦悦妈妈这样,非常自然的就达到了很深的教育目的。从故事中的歌曲,交流到什么样的歌曲能让你想到妈妈,什么样的歌曲能让妈妈想到你。

这两个歌曲一出来,孩子立刻就能很深刻的明白,为什么一首歌曲可以找到家乡、找到亲人,并且也加深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特别好的是,妈妈最后提到什么样的歌曲会让妈妈想到外公,这不一定是预先设计好的,可能就是交流到这里悦悦妈妈的真实情感的流露。

能做到这点,真的不容易,中国传统文化里,我们是比较含蓄的,不太会轻易的表达出自己很深的感情,特别是在父母跟孩子的交流中。

但就是这样的交流,一下子就把这次的对话的意义拔到很高的高度,孩子心中那种对亲人的思念感情会更好的加强。

所以,当你想解决孩子一些问题但不知道怎样的效果才是最好时,很简单,就把你最真实的想法告诉他,那么,问题就会解决掉的。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家长说,我是这样做的,但孩子还是不理解,不愿意听我们的啊。

在这里拓展延伸说一下啊,如果没用,那是因为你虽然是讲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但这个是有条件的,你讲这些是希望孩子能够同意你背后的条件的,当孩子知道你是另有所图的时候,哪怕你确实是真情实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虽然我们确实是想解决一些问题,但我们既然已经选择向孩子袒露自己的心声,那就不要在上面附加很多,就是好好的跟孩子进行一次真情交流。

另外还有就是,如果之前小时候(小学)不是这样的,没有这样的习惯,大了之后(初中)有了问题了,突然这样来一下,会是有一些效果,但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

所以啊,对于我们现在这里的家长们是最有用的,从现在起,一个阶段的尝试跟孩子进行一次身份平等的,袒露心声的情感的真实交流,你会发现,孩子越长大,就是会跟你越亲的。

欢迎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加入到我们的深度阅读中来。

9岁的童话睡前故事(亲子深度阅读小巴掌童话之当苹果和月亮低语)(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