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学术研究人员来说,这句话就像是箴言般的存在。

做学问,只有通过不停地积累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学术研究境界。学术研究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件非常无趣之事,因此能够潜心研究学术的人并不是很多。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

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能够沉下心来,不受外物干扰而一心钻研学问的人,简直就是“国宝”般的存在。

如今大多数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已经白发苍苍。所以对于“学术”这一门工作而言,不仅需要聪明的大脑,更需要一颗愿意沉寂下来的心。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2)

那么,怎样的人才能真正沉下心来研究学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骑三轮车”研究学术的学者!

热爱古文的“疯子”

“老板,雪糕多少钱一支?”男子走到一个摊位面前,拿起一支雪糕询问到。

过了许久,男子都没有得到摊位老板的回答。只见老板正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一本破旧的书籍正在如痴如醉地阅读着。由于过于专注书本上的内容,老板根本就没有听见男子询价的声音。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3)

蔡伟

“老板,这雪糕多少钱一支?”男子再次提高了音量,然而令男子感到意外的是,此时老板依旧蹲在地上纹丝不动。男子将手中的雪糕拿着朝老板的眼前晃了晃,老板依旧没有注意到他。

“傻子出来摆什么摊!”男子生气的将雪糕扔回原处,嘴里骂骂咧咧的走开了。而此时的老板依旧保持着刚才的姿势,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

太阳渐渐地落了山,夕阳的余晖随着时间的逝去变得越来越暗,直到被漆黑的夜色完全吞没。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4)

此时的摊位老板才慢慢地站起身,抖动了几下早已麻木的双腿,他一脸无奈地望着漆黑的夜色以及早已化成水的雪糕。

简单收拾几下之后,摊位老板推着摆摊的小车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很明显,他这天依旧“收获”不多。

摆摊的人名叫“蔡伟”,在很多人的眼中,蔡伟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5)

蔡伟

其实,蔡伟一直有个特别的爱好—“看书”,尤其是爱看一些研究古文之类的书籍,蔡伟“书呆子”的称号也是因此得来。

毫不夸张地说,在蔡伟看书的时候,即使是旁边有人在吹喇叭,蔡伟也能充耳不闻。

其实,蔡伟对看书的痴迷,早在他小时候就初见端倪了,别的孩子还在拿钱买糖果的时候,蔡伟就已经开始把零花钱攒起来买书看了,蔡伟看的书还不是一般的书,全部都是一些关于古文的书籍。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6)

蔡伟

当身边的同学喜欢看漫画书的时候,蔡伟却捧起来一本古代汉语词典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按理说,如此热爱读书的孩子,学习成绩应该不会差!然而蔡伟对于读书的热爱仅仅只限于古文,像英语、数学以及其他的一些科目,蔡伟根本一窍不通。但是高考考的不仅仅是学生某一门的成绩,而是学生的综合成绩。

1991年,严重偏科的蔡伟毫无疑问的落榜了。周围的人开始纷纷嘲笑蔡伟,认为他只会死读书不会灵活应用,连大学都考不上读书有什么用!父母看到蔡伟对于古文接近痴迷的样子,也只能都无奈地摇摇头。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7)

蔡伟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高考落榜就意味着要踏入社会,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了。

迫于生活的压力,蔡伟也像他的父辈一样进入了工厂,成为了一名朝九晚五的流水线工人。

按部就班的工作让蔡伟对未来的人生产生怀疑,难道自己要和父辈一样在这样的生活当中轮回吗?

深夜里,蔡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的心中始终放不下对于古文的热爱。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8)

蔡伟

对于蔡伟来说,研究古文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主要的精神支柱。于是蔡伟利用工作空余时间继续研究他热爱的古文,当别的工人都在休息的时候,蔡伟依旧用心钻研着各种古文书籍。

由于没钱买书,蔡伟只能每隔一段时间去图书馆借书,然后将古文一篇篇地抄写下来进行仔细研究。

时间长了,蔡伟家中穷得只剩下各种破旧的书籍以及泛黄的手抄笔记了。不过对于蔡伟而言,这些都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9)

蔡伟的笔记

别人眼中的蔡伟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但他并没有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继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充实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蔡伟很快迎来了人生逆袭。

三轮车夫的“逆袭”

工厂的生活虽然忙碌,然而蔡伟却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中坚持了三年,而且在这三年里,蔡伟没有一天放弃过学习古文。

1994年,蔡伟所在的工厂突然倒闭了,蔡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无业游民。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0)

蔡伟

然而突如其来的失业并没有让蔡伟感到害怕,工厂倒闭之后,蔡伟决定找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这样他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思来想去之后,蔡伟决定去“摆地摊”!

由于每天沉浸在书籍中,蔡伟的小摊生意并不是很好,每月微薄的收入也只够生活,然而蔡伟却在这样的生活当中过得不亦乐乎。

生活上的拮据并没有阻止蔡伟对于文学的热爱,也许是他的坚持感动了上天,让他遇见了改变其一生的人——“文学界泰斗裘锡圭”。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1)

裘锡圭

作为文学界知名的人士,裘锡圭先生在古文界的地位可以说是稳如泰山。蔡伟早在高中时期就曾经拜读过裘锡圭的文章,他对于裘锡圭也是非常钦佩,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得到大师的指点。

1995年,蔡伟鼓起勇气给裘锡圭先生写了一封信,令其没有想到的是,裘锡圭先生居然回信了。

多年以后,蔡伟说起裘锡圭先生给自己的回信时,内心依旧无法掩饰激动之情。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2)

裘锡圭给蔡伟的回信

“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这是裘锡圭老先生对蔡伟的评价,而蔡伟也一直谨记裘锡圭老先生对自己的评价,并且把它当做自己坚持专研古文的动力。

2003年之后,蔡伟经常会在国学网上发布一些文章,经常和一些古文爱好者交流看法,裘锡圭先生对于蔡伟的文章以及独到的见解非常欣赏。于是也开始默默地关注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古文奇才”,同时也为蔡伟后来的成功逆袭做好了铺垫。

但凡成功的人和事,在获得最终的成功之前都会遭遇打击,正在蔡伟享受着这种悠哉摆摊生活时,他的妻子却突然病倒了。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3)

蔡伟和妻子

蔡伟深知妻子在嫁给自己之后一直在吃苦,他更清楚自己对于妻子的亏欠实在太多。

2007年以后,蔡伟停止了在国学网上更新文章,并且改行做起了三轮车夫,只为能给妻子治病。

那些关于古文的研究,蔡伟只好将其暂时先放下。此时,裘锡圭老先生看出了蔡伟的异常,裘锡圭老先生认为蔡伟非常有才华,甚至曾经还建议蔡伟报考上海复旦的研究生,但因为种种困难的原因,蔡伟没有采纳裘锡圭的提议。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4)

裘锡圭

“古文界又要失去一位人才!”看到此时甘做三轮车夫的蔡伟,裘锡圭老先生痛心地感叹到。

思来想去,裘锡圭还是决定帮助蔡伟一把,只要能帮助蔡伟走出困境,或许可以挽救一个真正热爱古文的研究人才。

2008年,在裘锡圭的推荐之下,蔡伟参与到了复旦大学的古文字专家团队,协助专家们一起编纂出土的古书籍。

对于蔡伟的加入,外界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议,毕竟一个高中毕业的三轮车夫与专家们一起编纂古文,听起来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5)

蔡伟

然而蔡伟很快就用自己超高的古文水平征服了大家,蔡伟对于古文的独到见解帮助专家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大家纷纷感叹蔡伟真是古文界难得一遇的人才!

同时也正是因为此次的编纂工作,蔡伟的人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蔡伟这个文学界的“千里马”终于被更多的人看到,谁又能想到,一个需要靠蹬三轮车糊口的人,竟然能够成为日后的复旦大学博士呢?

2009年,蔡伟被复旦大学录取的时候,已经是38岁的“高龄”了!不得不说,蔡伟的逆袭确实是很多人眼中的奇迹。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6)

蔡伟

这个年龄去攻读博士,的确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可是蔡伟却再一次用自己的才能征服了大家。

6年之后,蔡伟成功修满了所有课程的学分,并且顺利拿到了复旦大学的博士学位。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2019年,蔡伟的博士论文正式出版,当有人问到蔡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蔡伟只是简单地说了五个字—“热爱与坚持”

回顾蔡伟的成功之路,的确可以用艰难两个字来形容。如果放在一般人的身上,可能早就被生活的现实所打败而放弃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了。然而蔡伟的坚持最终让他获得了成功,让别人看到了他的才华并且获得了认可。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7)

蔡伟

有人曾说,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存在着很多艰难与阻碍。实现梦想其实就跟升级打怪是一个道理,说不定在哪一个关卡就遇到了足以让自己放弃的难题。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会因为各种问题而放弃梦想,比如家庭因素或者是社会因素,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成为了许多人致命的阻碍。

所有人在儿时总会有很多梦想,比如当科学家、成为宇航员等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会逐渐失去曾经的热血,甚至会逐渐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也没有人为了那个目标而真正的在努力。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8)

蔡伟

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相对稳定的工作已经非常满足了。至于自己当初的梦想,很多人并不是忘记了,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去想了。

其实,看过蔡伟成功的故事之后,很多人心中难免会生出很多感触。他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则是必然的。

毕竟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蔡伟都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古文梦。单凭这一点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所以说,梦想的失败有时候并不能全部归咎于外界,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不够热爱以及不够坚持。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19)

蔡伟

那些看似影响我们实现梦想的外界因素,其实只是我们推脱的借口罢了。

没有一个沉浸的内心,没有拼命努力的态度,又用何来实现梦想呢?梦想不是想象,也不是空谈,而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热爱与坚持”。

如今再来品味蔡伟接受采访时说的话,的确另有一番道理。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将其几十年的心得全部概括。

不管时代怎样变迁,成功人士的身上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对困难不抛弃的决心,以及对待梦想认真的态度。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20)

蔡伟

如今的蔡伟正在贵州安顺学院里担任大学老师,从事着他所热爱的古文字工作。

而且现在的蔡伟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全部用于古文,做着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了。

蔡伟的坚持从开始的那一刻到现在,虽然途中经历过嘲笑与阻碍,但蔡伟不放弃的决心最终让他被人看到。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21)

安顺学院

“积微言细,自就鸿文”,这是很早之前蔡伟在手抄本上写过的一句话,如今回头再看却是蔡伟整个人生最好的诠释。

蔡伟对古文字的热爱,足以让他坚持下去,耐住寂寞潜心专研,最终获得成功。

1997年两人高考双双落榜(辽宁一38岁三轮车夫)(22)

蔡伟给学生上课

相信每一个追梦人的心中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不管你是已经成功的还是正在坚持的路上,又或者是徘徊在想要放弃的边缘。通过蔡伟的故事希望你能够获得一定的感触,重新调整好状态,为了自己所热爱的梦想而继续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