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2018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开幕式上的演讲
文 | 毕飞宇
感谢主持人朱迅。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刚才杨福家教授和张月姣教授做了特别好的演讲。由于人生的际遇,也由于职业的缘故,他们演讲的主题都很宏大,涉及了国家、民族和人民。我也渴望像他们那样说话,可是,我是个作家,一天到晚都坐在家里,我没有那个能力。我能说的也仅仅是我自己。我现在就来说一说改革开放和我个人的关系。
改革与开放的故事开始于1978年,它有一个标志,那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一年我14岁,在苏北的乡村。实话实说哈,14岁的乡村少年并不知道远方的会议,也不懂得关心中国的未来。
突然有那么一天,我们小镇的轮船码头上走出了一个年轻人,刚一出现,这个来自城市的年轻人就引起了我们的围观,他的身上穿了一条惊世骇俗的裤子,后来,人们把那样的裤子命名为喇叭裤。我想强调一下,引起我们围观的不是那条裤子开阔的裤脚,是上面,是瘦身的、紧绷的、线条流畅的屁股。我们都有屁股,由于观念的缘故,我们对身体的那个部位充满了羞耻感。为了掩饰这种羞耻感,裁缝们在我们的裤子上做足了文章,他们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尽一切可能去遮掩,而不是相反。即使在夏天,我们也不用“短裤”这个概念,我们一律把当年的短裤叫做“大裤衩子”。大裤衩子的精髓就在它的大,这个“大”成功地遮蔽了那些令人不安的线条。
终于有一天,还是在我们小镇的轮船码头上,我们在围观另一条喇叭裤的时候有人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城里人的屁股真是好看哈。”再后来,关于屁股,一个崭新的、文明的、优雅的概念在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我们的屁股原来不是屁股,它叫臀部。
一条裤子的裁剪并不神奇,它微不足道。真正神奇的东西在裤子的内部,也就是我们的身体。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并没有任何的变化,但喇叭裤所带来的是我们对身体的认知:我们的身体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果,它不仅仅不可耻,它还代表了人类的尊严,它还散发出人类的光芒。
在我的青春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终于穿上了喇叭裤。我像一个敬业的清洁工,每一天都在打扫路面的灰尘。它说明了一件事,即使是一个乡下的年轻人,他也学会了用人类的、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身体了。换句话说,一个乡村的年轻人也有他的观念,他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伴随着改革与开放,尤其是开放,他的观念革新了,文明了,他可耻的屁股最终变成了漂亮的臀部。改革开放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就是让我学会了自豪。为的美好的身体自豪,为宝贵的生命自豪。
说起观念,我们就必须要阅读。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乡村教师,然而,除了课本和大家所熟悉的那几本书之外,我们家可以被称作图书的,也只有鲁迅的几部作品。我从小就是一个热爱新华书店的孩子,可新华书店和我的家一样,也是贫瘠的。有一天,我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看到了一个名字,他是普希金。然后,另一个名字出现了,他是雨果。他们的名字我曾经听我的父亲说起过,但是,听说和阅读是两回事。阅读是面对面的,它所带来的则是精神上的触动,这是改革开放送给我的第二份礼物:它使我学会了一件事,在精神上寻求并建构起对话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对话关系,变更自己的精神结构,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兼容。要我说,改革开放的要义就这里。
接下来的几年,就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新华书店里头的故事引人入胜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名字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弗洛伊德,萨特,黑格尔,康德,恩斯特-卡西尔,罗伯特-迈耶,保罗-萨门,苏珊-朗格,维科,沃林格,格罗塞,当然,还有波德莱尔,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通过与他们的对话,我长大了,成了一个合格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知道自己是一个公民,清楚自己的权利,明确自己的义务,这是改革开放送给我的最大的礼物。这也许是改革开放送给每一个中国人的礼物。
我还想在这里谈一点改革开放和我的专业。
刚才我提到了马尔克斯。在座的都知道,他写过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叫《百年孤独》。它的开头是这样的:“多年之后,奥雷连诺警长站在行刑队的面前,一对会记得他的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可以说,这是文学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开头。它和时间有关。关于时间,我们都知道一件事,一点之后是两点,五号之后是六号,九月之后是十月。时间有它的秩序,时间像箭头一样具有方向性,它是矢量。换句话说,如果我要描写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我必须从第一代开始写起,然后,第二代,第三代,按一代人一本书这样的写法,《百年孤独》应当是七本书。马尔克斯说,不。马尔克斯说,小说也可以有另外的一种写法,一本书就足够了。马尔克斯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叙事观念,在一个句子里头,同时涵盖了现在、过去和未来。我想说,马尔克斯带来了小说革命,七本书变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小说经济学,最大限度降低了小说的叙事成本。我们节省了大量的纸张,节省了大量的阅读时间。这一次的小说革命是以一个观念的变化作为前提的,也就是时间的观念。时间它不是矢量,它没有方向性,时间它仅仅是一个标量。
我想说,在马尔克斯出现在我们的新华书店之后,我们的汉语小说经历了一场深刻而又广泛的变革。可以这样说,如果改革开放晚来20年,整整一代的中国文学就不可能抵达现有的高度,莫言就不再是今天的莫言,余华就不再是今天的余华。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遇上了改革与开放,尤其是开放。我们是经历者,我们是见证者。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我们本身就是改革与开放的成果。我们热爱物质上的丰富,我们更痴迷于精神上的多元。
我今年54岁,改革开放的每一天都发生在我的身边,我整整看了40年了,一天也没有落下。保守一点说,在中国,和我一起把过去的40年都看在眼里的普通人最起码也有三个亿。我想说的是,当三亿双眼睛紧紧盯着一样东西凝望40年的时候,它会带来巨大的意义——
我们的眼睛其实已经不再是眼睛了,它直接就是精神,它直接就是灵魂。它有选择,它会判断。这是何等的可喜可贺。现在,这双眼睛——也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就长在我们的身上。如果你现在和我开玩笑,说我们的身体是令人羞耻的,我想我不会拿一条大裤衩子来做我的遮羞布。我只会开心,并感谢你的玩笑,因为我们都知道——
和目光的不可逆一样,我们的精神与灵魂也是不可逆的,它必须、只能朝着更加文明的地方而去。生命的共识在此,生活的魅力在此,活着的意义在此,人类的高贵亦在此。
感谢上海,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感谢你们在如此重要的时刻邀请我来到这个如此重要的地方,在这里,我充分表达了我的心声。非常高兴,非常感谢。
2018年8月15日于上海
毕飞宇经典中篇小说
《青衣》| 毕飞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青衣》收录毕飞宇经典中篇小说三部,包括《青衣》《林红的假日》《叙事》。在这些作品中,毕飞宇进行了多种写作风格的尝试,这是他在创作上的探索,展现了其写作过程中广阔的深度。《青衣》英译本入围2008年英国《独立报》文学奖短名单。
毕飞宇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玉米》| 毕飞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玉米的人生分为两部分,结婚前和结婚后。 结婚前的玉米是傲气的,充满炙热能量的,哪怕和她写信的人远隔“千里之外”,人们也能感受到那些“白纸黑字”里汹涌澎湃的爱情。 结婚后的玉米是低微的,委曲求全的,她的身后拴着她的父亲、她的母亲、她的姊妹,权力的欲望浸蚀人心,消耗飒爽。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源于那个稻草飘香的夜晚,玉米、玉秀、玉秧,王家庄里的三个姐妹的人生从这里发生了突变。 这是三个中国大地上最为普通的女人,她们忠于爱、失去爱、痛恨爱。这是三个逃离他人目光审视的故事,她们挣扎、破灭、沉溺。 有多少时刻,我们向往一个没有窥探的世界? 有多少时刻,我们渴望一个没有束缚的自己?
毕飞宇首本文学讲稿
《小说课》| 毕飞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毕飞宇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海明威、奈保尔、哈代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身为小说家的作者有意识地避免了学院派的读法,而是用极具代入感的语调向读者传达每一部小说的魅力。
扫上方二维码即为京东购书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