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窑窑址在河南省汝州市严和店、大峪等处,其中宫廷用瓷的窑址在宝丰县清凉寺,称“汝官窑”。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被历代称颂,有“宋瓷之冠”美誉,又与同期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合称“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 。传世品非常稀少,“近尤难得”,留传至今的珍品仅约70件。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1)

鉴赏、鉴别汝瓷,有本可査的古籍,宋代就有(清波杂志)、(老学庵笔记)、(坦斋笔)、(百宝总珍集)等九个版本。明清以来,及至民国也都是以宋本为据,传抄摘录。当今,瓷界各类人士更是苦心鉆研、各舒己见、所敍书论、纷至沓来。

综上所述, 归纳起来,细验实物,鉴赏鉴别汝瓷,大致可分四个方面:釉况、工艺、纹饰,微观

一、釉况:

1,釉色青翠晶莹,色泽特殊,有别于其它青瓷。沉稳凝敛、幽雅恬静,蓝中微闪绿色,属过渡复合色,隨光变化,深浅循替。

2,釉质清澈深穆、纯静滋润、视之若玉。因含玛瑙成份,似透非透,近于乳浊。含蓄清丽,有几分参禅悟道的感觉。

3,釉面匀静蕴润、素爽洁净。抚之如婴儿肌肤,细腻柔和,似有体温之感,与耀州窑、越窑器冷硬的釉面大有不同,这个区别是鉴别汝瓷的要议之一。

4,釉色多以天青,天蓝,虾青存在,釉水厚薄适中,多呈半乳浊状,表面多泛玉质感光,斜开片,若隐若现,存在少量缩釉点,也是鉴定要素之一!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2)

二、工艺:

1,胎质细润,体有厚薄。手感稍轻,因胎釉烧结度不匹配,只求釉色取胜,而胎体生烧所至。胎色,古人云:"体略薄、色略灰。无釉之处,所反之色类乎羊肝"。故此又云"铜骨"。

2,裹足满釉,底有"细小芝挣釘",多见条状。如遇有园形支钉痕,需要仔细鉴别其它特征,原因是其它窑口的细物,也有用园状支钉的。另一特别之处是,盘碗底部,卷足外撇,与器身的孤线反向卷之,尽显S形曲线韵味。

3,器型,规整典雅、秀美匀称,且有三代鼎彝气象。曾有德裔美国人,将莲花温碗做了数字化定量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十瓣莲花曲线重叠精确度,可以媲美任何在电脑出现之前,由最精密机械加工出来的工艺产品。细观器身,又密布细小开片,交织叠错,似是排列有绪的白色短线,状如"夏蝉"翅膀上的纹路,俗称"蝉翼纹"。这是因为胎质生糠,胎体表面出现极其微细的裂纹,应力也极其微弱,引发贴近胎面的釉层相应出现微纹,从釉面来看,视之有纹,抚之无痕。这点,目前今人还仿不好,如果胎体过坚,纹目就过大,纹路就过宽。如果应力过强,纹线就会由秞里开到釉表。所以说,这"蝉翼纹"应该是鉴别汝瓷的第二个要议。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3)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4)

三、胎质,大多为香灰胎!

汝瓷的胎质细润,呈青灰色,白中带黄,有的偏灰,胎体轻薄。一般来说,宋汝的器壁厚只有2-3毫米,但釉却很厚。从有的器物碎片发现,里外两侧的釉厚加起来可超过胎壁厚度,香灰胎色有的从支烧点断痕上可看出。然有些仿品是用高岭土为原料,断面洁白,一些造假之器故在支钉上涂上一些脏,以遮胎色。

四、汝窑的纹饰特征

汝窑瓷器极少装饰,除花口盏托盘面有凸棱、三足尊腹部饰弦纹外,仅见椭圆洗内底部刻以双鱼纹。与传世品不同的是,在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的不少器物表面还饰以花纹。汝官窑瓷装饰手法有刻、划、堆塑、镂空和模印,纹样题材有莲花纹、龙纹、菊花纹、弦纹、祥云纹、鱼纹、镂孔和仿青铜器的兽面纹等,造型装饰有龙、鸳鸯、鸭、狮、麒麟。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5)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6)

五、汝窑的鉴定 气泡

如果用肉眼看汝窑瓷,可以看到釉层中有少量较大的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7)

从汝窑瓷片的断面观察,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在釉层的中、下方。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8)

由显微镜头观察院藏汝窑釉层的气泡分布,初步归纳出几项特征

一、汝窑釉的流动十分明显如下图,形状如同流动的棉絮与豆花一般,分布在其中的气泡随处可见,而且气泡的大小差异较大,大者可为小者的数倍至十数倍。大致上气泡的分布较自然,分散於釉层中,但有层次感,呈现出活泼生动的韵动感。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9)

二、气泡外层具较厚的乳白状圈痕。在釉面的观察中,气泡、流纹(釉流动形成的纹路)与裂纹,三者是观察的重点,同时也发现三者也有时间先后、空间深浅的复杂关系(详见以下三张图),通常内外器壁上观察到的流纹比器底面来得明显、而缩釉及气泡周遭的流纹也较为剧烈。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10)

三、其次,若以宝丰县清凉寺出土的破片做观察(以下两张图),亦得到相似的釉面气泡与流纹的分布状况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11)

四、同时透过对汝窑胎釉的研究报告,得知釉料中的石英质颗粒、气泡及乳白云雾状物质(指液相分离的釉质)是造成汝窑乳浊感的原因。藏品想要送拍联络笔者:一五七 六六一九 八四七二。此现象透过显微镜的观察,发现气泡孔由胎或釉层本身形成(下图),而继续在釉层中逐渐长大,气泡形成时,气体将釉质推向外,形成了我们观察所得到的气泡比较厚白的现象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12)

五、气泡周围的乳白云雾状物质绕过气泡继续流动,而气泡背面未接触流动的周遭是低密度云雾状物质的釉质形成长条带状(以下两张图),图中以红箭头标出高密度乳白云雾状物质(液相分离的釉质)的流动方向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13)

六、有时气泡离开气孔,随釉层流动,则可看到气孔已不在气泡的中央。大型气泡有时可发现多个气孔,也有可能是数个出气的来源汇合后,有足够的气源让气泡撑大的缘故。残片断面照显示(下图),气泡长大的过程中,经常留下同心圆的痕迹。气孔中心点是釉质密度最低之处,几乎为气体所占满,所以也是最容易破裂的地方。

汝窑的鉴定方法和价值(行家永不外传的汝窑鉴定方法)(14)

因此,对于汝窑的认识,对于汝窑的鉴赏,气泡认识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北宋汝瓷有八大釉色,釉色不同,汝瓷釉下气泡分布的状况也不同,汝瓷釉下气泡分布的状况也不同,这是因为,汝瓷釉色不同,与瓷器在窑中所放的位置有关,严格的讲,汝瓷正在烧制过程中釉色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烧成后釉色与降温的快慢还有更密切的关系,这在其他窑口中是极为罕见的。粉青、虾青、月白、偏天青釉色的汝瓷,是汝窑的早期汝瓷,其釉下气泡用廖若晨星来形容也较为确切。而纯正的天青釉色汝瓷和天兰釉色的汝瓷,其釉下气泡较大,也相对密集。豆青釉色的汝瓷,釉面玻璃质感强,这是由于温度过高所致,其釉下气泡大也相对密集。朱文立保存的豆青色文庙型汝瓷片,就体现了这样的特征。而传世中的无纹汝瓷都是特殊的釉色,目前仅见梅子青釉和葱绿釉这两种釉色的无纹汝瓷。梅子青釉无纹汝瓷,其釉下气泡如聚沫而不见攒珠,这与北宋官窑瓷的釉下气泡个别地方有相似之处。而葱绿釉色的无纹汝瓷,釉下几乎没有气泡。这些奇异的现象仍需后人去探讨,去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