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CW前车碰撞预警,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汽车运用技术是什么专业类别?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汽车运用技术是什么专业类别(汽车辅助技术专业名词汇总)

汽车运用技术是什么专业类别

1、FCW前车碰撞预警

FCWS能够时刻监测前方车辆,判断本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方位及相对速度,当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对驾驶者进行警告。前碰撞预警系统的作用是可以帮助司机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当离前车达到危险距离后,系统以声音警报和视觉警告提醒司机有可能发生追尾碰撞。可有效提高行车安全,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防碰撞预警系统FCWS包含4个子功能,即前碰撞时间预警,距离预警,溜车预警及起步预警,具体的功能定义如下:

时间预警

过车辆前方的摄像头传感器对前方目标车辆进行检测和计算分析,本车与目标车辆的碰撞时间小于一定阈值时(3.1秒),系统则会发出报警声音,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避免潜在碰撞事故发生。

距离预警

通过车辆前方的摄像头传感器对前方目标车辆进行检测和计算分析,计算目标车辆与本车辆的距离,一般将距离分为三段,即安全距离,一般危险距离,紧急危险距离三段(分别对应绿色,黄色和红色),并将信息通过总线发送出来,仪表可根据三种不同的距离显示前车状态。

溜车预警

当驾驶员在等红绿灯时,往往由于疏忽的原因造成车辆停下后又开始溜车(忘记挂P档,制动踏板没有踩住等原因)而发生碰撞,因此,当车辆发生溜车并靠近前方禁止车辆时,系统将发出提示声音,提醒驾驶员注意溜车碰撞危险。

起步预警

当驾驶员在等待红灯时,经常会由于分神,而没有注意绿灯已经亮起,前车也已经驶离的情况,上海智驾提供的FVCMS模块,将提供前车驶离预警提示功能,即当车辆在停止状态下,前方车辆驶离时,会发出报警提示,提醒驾驶员起步。

2、DBC动态制动控制

动态制动系统由动态制动电阻组成,在故障、急停、电源断电时通过能耗制动缩短伺服电机的机械进给距离。在紧急情况时,如果您快速并用力踩下制动踏板,但没有真正地进一步增加制动压力,动态制动控制(DBC)会立即生成最大制动压力,使您的爱车迅速速停止下来。即使驾驶员未能用适当的力踩下制动踏板,DBC也能确保制动距离缩到最小。DBC控制单元调整制动压力,以适合车辆的当前速度和制动器的磨损水平。

此外,DBC电脑与车辆其他底盘控制系统联网协作,例如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和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共同确保最高等级的驾驶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制动时,动态制动控制(DBC)主动可靠地支持驾驶员。通过以电子方式监控速度和驾驶员对制动踏板施加的压力,DBC能识别到紧急制动情况,并立即确保全部制动力都施加在车轮上。这自动将制动力置于ABS控制范围内。这个过程确保制动距离不会由于突然制动而不必要地加长。无论驾驶员是快速还是缓慢施加制动力,系统都自动对驾驶员的动作做出反应,并通过DBC结束制动压力的生成。

再生制动、动态制动和电磁制动区别

(1)再生制动必须在伺服器正常工作时才起作用,在故障、急停、电源断电时等情况下无法制动电机。动态制动器和电磁制动工作时不需电源。

(2)再生制动的工作是系统自动进行,而动态制动器和电磁制动的工作需外部继电器控制。

(3)电磁制动一般在SVOFF后启动,否则可能造成放大器过载。动态制动器一般在SVOFF或主回路断电后启动,否则可能造成动态制动电阻过热。

3、ESS紧急刹车警示系统

所谓紧急刹车警示系统(ESS),是当车辆高速行驶中紧急制动时警示后方车辆注意的系统。当时车辆时速达到50KM以上时,一旦紧急制动,危险警示灯会自动快速闪烁,警示后方车辆要急刹车。

后方车辆感知前车在急刹车,就可以适时做出制动操作。当刹车踩下过程中又松开,或是减速而非急刹车时,危险警示灯会自动熄灭,告知后方车辆可放弃急刹车动作。在停车的情况下,危险警示灯按通常的频率闪烁,防止后方车辆追尾。

该系统非常的智能化,它在驾驶者踩下刹车踏板的那一刻就能立刻计算出减速的速度,从而判断刹车运作的状态。例如,当车辆行驶速度大于55 KM/h时,驾驶者进行7m/s2减速或ABS运作时,ESS系统会将急刹车逻辑信号传送至制动灯,制动灯会以每秒3.5Hz的频率闪烁;而进行4 m/s2以下减速或者无ABS控制时,制动灯闪烁就自动解除。

4、ELK紧急车道保持

早期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多采用1R1V配置,即一个毫米波雷达加上一个多功能摄像头,雷达安装在车辆前部(前格栅后面),摄像头安装在前风挡上。毫米波雷达主要用来目标识别及测距,而多功能摄像头可用来识别车道线、行人、交通标志灯信息。由于安装位置均在车辆前方,因此1R1V的雷达和摄像头只能用来探测车辆前方的信息,将会在紧急车道保持ELK上继续发挥作用。

除探测车辆前方外,紧急车道保持ELK还需要探测车辆侧后方的信息,系统通常选择加入盲区监视系统BSD的两个毫米波雷达。紧急车道保持ELK的环境感知传感器就最终由三个毫米波雷达加上一个摄像头组成.这3R1V的传感器配置除了可支持ELK功能外,还可支持AEB、ACC、LDW、LKA、TJA、BSD、RCTA等多项高级驾驶辅助ADAS功能。

ELK紧急车道保持的功能

与一般的车道保持辅助LKA配置相比,紧急车道保持ELK在功能上更为强大,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a、偏离道路边缘

道路边缘可以包括无车道线、有不连续车道线和连续车道三种情况。当紧急车道保持ELK系统判断车辆有偏离道路边缘的风险时,即会主动介入,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施加辅助扭矩,使车辆保持在车道内行驶。

b、相邻车道有对向来车

左侧或右侧相邻车道有对向来车,当紧急车道保持ELK系统判断车辆有偏离道路边缘的风险时,即会主动介入,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施加辅助扭矩,使自车远离对向来车。

c、相邻车道有后向超车

左侧或右侧相邻车道有后向来车,并且有超车趋势,当紧急车道保持ELK系统判断车辆有偏离道路边缘的风险时,即会主动介入,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施加辅助扭矩,使自车远离后向超车。

紧急车道保持(ELK)和车道保持(LKA)的区别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LKA) 系统可在逐渐偏离车道的情况下帮助纠正行车路线。通常,系统会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提醒其纠正行车路线;但这些系统还会让车辆稍加转向,以防止其继续偏离车道。只有在检测到紧急情况时,紧急车道保持 (ELK) 系统才会更积极地干预。例如,当感应到车辆马上就要驶出路面时,ELK 就会施加较大的转向力。

5、ACC自适应巡航控制

ACC的英文全称是“Adaptive Cruise Control”,中文意思是“自适应巡航控制”。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是在早已存在的巡航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是在早已存在的巡航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安装在车辆前部的车距传感器(雷达)持续扫描车辆前方道路,同时轮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号。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ACC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与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协调动作,使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控制车辆制动时,通常会将制动减速度限制在不影响舒适的程度,当需要更大的减速度时,ACC控制单元会发出声光信号通知驾驶者主动采取制动操作。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增加到安全距离时,ACC控制单元控制车辆按照设定的车速行驶。

自适应巡航(ACC)是一项舒适性的辅助驾驶功能。如果车辆的前方畅通,自适应巡航(ACC)将保持设定的最大巡航速度向前行驶,如果检测到前方有车辆,自适应巡航(ACC)将根据需要降低车速,与前车保持基于选定时间的距离,直到达到合适的巡航速度。自适应巡航(ACC)启用时,驾驶员仍需观察前方路况并在必要时施加制动。自适应巡航(ACC)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等干燥的直路上行驶。在城市街道上不应使用自适应巡航(ACC)。

6、防碰撞辅助系统

防碰撞辅助系统是防止汽车发生碰撞的一种智能装置。它能够自动发现可能与汽车发生碰撞的车辆、行人、或其他障碍物体,发出警报或同时采取制动或规避等措施,以避免碰撞的发生。

系统组成

监测元件:采用雷达、激光、声纳等传感技术检测出本车速度、前车速度及两车间距。

信息处理中心:电脑对两车距离以及两车的瞬时相对速度进行处理后,判断两车的安全距离,如果两车车距小于安全距离,信息处理中心就会发出指令。

执行机构:将信息处理中心发来的指令进行实施,发出警报,提醒司机刹车,如司机没有执行指令,执行机构将采取措施,比如关闭车窗、调整座椅位置、锁死方向盘、自动刹车等。

技术性能

距离探测:根据车速及天气情况等,汽车防碰撞辅助系统的中央处理器会自动处理。正常天气、恶劣天气效果同等,不受影响。

制动性能:不改变原车的制动系统基本结构,不影响原车的制动性能。安装了汽车防碰撞辅助系统制动性能比原车制动性能更优越。

防碰撞前方障碍物的性能:当汽车行使前方出现障碍物并对本车行驶安全构成威胁时,汽车自动防撞器能实施自动报警、自动减速、自动制动,最终使汽车与障碍物避免相撞。

对后车追尾碰撞的提前预警性能:汽车自动防撞器在工作状态下,后刹车灯提前点亮。提醒后车司机注意,同时本车给后车留出一定的制动距离,以此避免后车追尾。

起步、加速、超车性能:安装了汽车防碰撞辅助系统之后,不影响原车的起步、加速、超车性能。当汽车防碰撞辅助系统开始工作,避免事故发生后,本车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不影响原车的起步、加速、超车性能。

高集成化、高智能化、高适应性:集声、光、电、机多方面的高科技组合。智能化的处理器,识别处理指令速度远远高于人脑的最快反应速度。适用于各种类型汽车的安装。

7、BSD盲点监测系统

盲点监测系统又叫并线辅助系统,英文简称BSD或者BLIS,是汽车上的一款安全类的高科技配置,主要功能是扫除后视镜盲区,通过微波雷达探测车辆两侧的后视镜盲区中的超车车辆,对驾驶者以提醒,从而避免在变道过程中由于后视镜盲区而发生事故。目前上市的很多车型都有盲区监测的功能配置。

工作原理

通过在汽车后保险杠内安装两个24GHz雷达传感器,在车辆行驶速度大于10KM/H自动启动,实时向左右3米后方8米范围,发出探测微波信号,系统对反射回的微波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即可知后面车辆距离,速度和运动方向等信息。通过系统算法,排除固定物体和远离的物体,当探测到盲区内有车辆靠近时,指示灯闪烁,此时驾驶员看不到盲区内的车辆,但是也能通过指示灯知道后方有车辆驶来,变道有碰撞的危险,如果此时驾驶员仍然没有注意到指示灯闪烁,打了转向灯,准备变道,那么系统就会发出哔哔哔的语音警报声,再次提醒驾驶员此时变道有危险,不宜变道。通过整个行车过程中,不间断地探测和提醒,防止行车过程中因恶劣天气,驾驶员疏忽,后视镜盲区,新手上路等潜在危险而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BSD盲点监测系统作用

之所以说这盲点车辆识别系统是好东西,是因为它能够降低咱们开车时变道发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而之所以变道容易发生碰撞事故,是因为后视镜有盲区的存在。其他车子位于盲区时,咱们是看不到的,此时贸然变道的话就很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变道时、倒车出库时、雨雾天开车后视镜模糊时、夜间开车被后面的远光灯晃眼时,都会用得到。变道时主要是避免因盲区有车而碰撞,倒车出库时视野被阻挡过多,雨雾天和夜间开车时主要是因为后视镜效果不佳。

8、V2V车 车通信技术

V2V通信需要一个无线网络,在这个网络上汽车之间互相传送信息,告诉对方自己在做什么,这些信息包括速度、位置、驾驶方向、刹车等。V2V技术使用的是专用短程通信(DSRC),由类似FCC和ISO的机构设立的标准。有时候它会被描述成WiFi网络,因为可能使用到的一个频率是5.9GHz,这也是WiFi使用的频率。不过更准确地说,DSRC是类WiFi网络,它的覆盖范围最高达300米。

V2V是一种网状网络,网络中的节点(汽车、智能交通灯等)可以发射、捕获并转发信号。网络上5-10个节点的跳跃就能收集一英里外的交通状况。这对多数驾驶者来说都有足够的应对时间。

在发展之初,V2V对驾驶者来说可能只是闪烁的红灯警告,或是指示哪个方向有危险,当然这些都还在概念阶段。现在已经有数千辆测试车了,多数原型车都到了可以自动刹车或转弯来避开危险的水平。

交通信号或其它固定设备叫做V2I,也就是汽车-基础设施。关于V2V还有很多其它说法,一些厂商把它叫做Car-to-X,还有“internet of cars”以及“connected car”,目前看来V2V正脱颖而出。

无人驾驶汽车会用到很多传感器和雷达,实现避开行人、自动转弯刹车、保持车距等功能。V2V通信会让无人驾驶更加智能,即便最好的雷达也只能探测到前方5秒路程内的状况,而V2V可把范围扩展到更广,好让汽车和驾驶者更好地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