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对生命的认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什么是生命的本能?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生命的本能(生命本能系统论)

什么是生命的本能

第一章 中医对生命的认识

中医为什么要认识生命?医学是完善生命、保护生命的科学,怎么能不研究生命呢?

人有生死寿夭,这是为什么? 天有风寒暑湿燥火伤于外,人有喜怒忧思伤于中,病有正 邪盛衰进退的变化,这又是因为什么?生命从哪儿来的?人为什么会生病?病是怎样治愈的? 人能不能不生病?人能不能青春永驻、返老还童?人如何健康长寿?……所有这些问题,都 是医学家终生研究的课题。这些生命现象内含的本质是什么?中医从两千五百年前便开始研 究了。

一、中医认识生命的方法

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大国,五千年的文化之中,一个最古老、 最伟大的智慧就是“天人 合一”。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顺应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就是“天地之道”。中医这个文化 体系当然不能超越这个伟大的智慧观念,当然是在这个大观念中思考生命, 在生命现象中看 到生命的本质。 我着重地说几句题外话: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医,与今天的西方医学不同。中 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在“天人合一”观念中,是用整合的方法看世界, 看宇宙万物,看 生命。 这就决定了中医的宏观理念。所以中医对生命的发生是用聚变的观念,将生命的发生 看成 “阴阳合德”。中医是在聚变中认识了生命,什么是阴阳合德呢?

“阴”是有形的静物质,“阳”是无形的动能。 这两种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中发生了聚变。 两种物质的属性合成另外一种属性的东西:生命发生了。阴阳合德,两种不同物质的属性合 成另一种什么属性呢? —— “阴阳互根”。

什么是阴阳互根呢?“阴阳互根”是生命自己发生的运动。 这个生命运动能把外界物质 变化为自己身体需要的物质,而且发生了生命生存本能:自主性运动本能,共生性本能,排 异性本能,应变性本能,守个性本能等五个生存本能系统。 这是中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而 且在东汉已经运用于临床了,出现了数之不尽的神奇医案!

二、中医与西医对生命认识的不同

中医对生命的认识与西方医学不同。 这不仅是早了两三千年,主要是认识方法不同。中 医是用整合的观念,在宏观中看到生命发生于聚变。西方医学在近五十年内用分割的观念, 凭借显微技术, 在微观中看到生命,而且尚未在临床中看到成功的结果。

我们不谈这些。知道中医早已把对生命的研究与认识用于临床, 我们如何继承传统、发 展自己就够了。中医有没有生命科学?当然有,而且是在临床中应用了至少两千年以上。直 到今天仍然是神奇的、 超现代的!

说超现代,我想先说中医所处的背景。近百年来两次被卫生官员取缔 (当然未能成功) ; 近年又被人在网上招兵买马声声叫着取消中医。 试看国内还有多少真正用中医理法治病的中 医!为什么中医这样艰难?为什么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中医师那么喜欢用西药治病而放弃中医 药? 这个现象背后是什么? 我想,这是中医的自残自弃。

中医的超现代疗效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传染病与慢性病。 在传染病方面: 上世纪 50 年代蒲辅周先生在石家庄治 167 例乙脑,全部治愈,无一例后遗症。 2003 年邓铁涛先生在 广州治疗 50 余例“非典”, 无一例死亡及后遗症。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称为神奇。这个疗效 大大超越了现代医学。但是,为什么这二位先生不用抗毒、制菌药而能治愈病毒性传染病呢? 没人问,也没人回答。为什么? 我想这主要是中医自身的原因:中医生命科学的核心内涵没 有被诠释出来。

再说慢性病。 慢性病中肿瘤、 冠心病、糖尿病、亚健康……已经被中医治愈。虽然尚未 被广泛承认, 但不久便会风行天下。 真理是不能封锁的!

如今一谈到肿瘤, 无论是息肉、囊肿、 肌瘤、 脂肪瘤、腺体瘤……一律切除。 但是切除 后再生, 再切再生。 尽管人人知道, 但无可奈何还是切!冠心病, 心梗, “搭桥”或“支 架”成功,仍然天天吃药等待下一次抢救。 再说器官移植,成功率是多少?不成功的死亡了, 成功的如何?能存活的是几年?这就是现代医学的水平?

中国 2007 年统计,高血压患者 1.6 亿,糖尿病患者 6400 万,肿瘤每年死亡 600 多万。 这些人如果用手术治疗,中国每年财政总收入远远不够支付医疗费用。这是现代医学难以继 续其主导地位的社会原因。再一个重要因素是: 在现代医学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五十年中, 慢性病发病率逐年递增,而不能逆转。现代医学越发展而医疗成本越高昂。以上三个原因向 现代医学提出了一个严重的挑战:现代医学必须脱离自身的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攻克 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肿瘤等慢性病,同时降低成本, 否则将被淘汰。当然,这也 是向中医及各医类提出的。

在这个历史大潮中, 谁能交上这个及格的答卷, 谁就能胜出, 谁就能主导世界医学。

三.生命现象与本质

中医如果有超现代的临床疗效, 必然会有一个相应的理论。中医传统的理论, 既丰富又 复杂,既难懂又说不出一个标准。十个中医看一个病, 很可能有十个不同的方案, 决不会有 两个相同的方案。 只凭这一点就难以被现代人认可。但它又确实有超现代的疗效。 这种情况 不是中医学的错,而是我们的错。我们至今没有把中医的核心思想和它的科学内涵诠释出来, 这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但真理是封锁不住的。 虽然大道无形,但现代人的智慧一定能解开祖 先遗留下来的密码。

中医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的思索,对生命的研究,总是蕴涵在临床行为过程之中。中 医没有一部单行的生命科学专著。 这并无损于中医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伟大成就。

中医对生命的发生, 在两千五百年前已认识到 “阴阳合德”。对生命的本质已认识到 “阴阳互根”。对生命的终结认为是“阴阳离决”。 这个认识早了西方两千五百年以上。

中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中医在 “阴阳互根”的生命活动中看到了五个生命现象。经过 思索,发现了五个生命本能运动。第一个是自主性本能;第二个是共生性本能;第三个是排 异性本能;第四个是应变性本能;第五个是守个性本能。

这五个本能的发现, 在“天人合一”观念与“顺应自然法则”思想指导下用于临床, 使 中医在发展道路上发生了突飞。证明就是《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被称为 “医圣”当之无 愧!张仲景是中医生命科学的奠基者。 张仲景把生命本能这五大自然法则,以顺势利导的方 法用于临床, 可惜他自己没有把生命本能这个法则加以说明。以致后世千余医家总是猜测他 的“六经辨证”, 直到如今!

中医的生命科学内涵,自张仲景奠基以来创造奇迹无数,寿世保元一千八百年。如今经 过诠释的生命本能理论, 必将使全民解脱一切“终身病”的痛苦,走出亚健康, 进入治未病 的时代,实现中华大国的全民健康。一个伟大的东方医学体系必将奉献给全人类!中医复兴 之日便是全民健康之时。

四、 生存本能的生命意义

人为什么能活百年以上?人为什么会死?人能不能不生病?为什么有些病不能治好?这 类问题很多,但不太容易回答。 我们说生存本能的意义, 很自然就涉及到这些问题了。

一个生命发生了,这个生命必然同时有生存的本能。为什么叫它本能? 因为这种生存的 能力是与生命同时具有的,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在漫长的运动过程中, 在大自然中生活, 在与自然万物共同生存。 也就是说人与宇宙万物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变化的繁杂联 系,时刻不能相离。

人在大自然中受到风雨寒暑气候变化的伤害,与外界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从饮 食呼吸中进入体内的致病物的损害,以及人自己七情六欲造成的功能性障碍;也就是人在宇 宙万物之中, 所受到的外源性与内源性的伤害,都是对生命的威胁。人如何来抵御这些伤害 保护自己呢?如果人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生命是不可能存在的。 然而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 生命的神奇,与人生命俱来的“阴阳互根”之中带来了五个生命本能,是这五个生命本能保 障了生命的存在,生命本能健全的人是不生病的,不生病的人是健康长寿的。

生存本能是怎么样保护生命的呢? 我们只要注意人在生命过程中受到伤害时人体的反应 就可以明白。

孕妇分娩,胎儿从母腹中来到世界为什么先是哭声?不哭的胎儿有没有活下来的?人人 皆知,婴儿落地时的哭声是一个应变性本能的反应。 胎儿在母腹中是一个没有寒热、 没有饥 渴、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环境,一旦离开母腹突然来到一个新环境, 立刻便有很多的刺激,首 先是寒冷和衣被枕席的不适。 哭声是婴儿对新环境不适应的呼叫。

胎儿都有应变性本能。当婴儿调整了自己、适应了新环境,便开始了新生活。新生活会 遇到很多不适应,应变性本能也会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以适应新环境。 我们从婴儿落地的哭声 中可以知道胎儿的健康状况,如果哭声洪亮而暂短,表明胎儿的身体强壮,应变性本能系统 很灵敏,应变能力很快; 一个人生存本能的强盛,是生命保护系统的强大,表明这个人发育 很好,不易生病,生病也容易治愈。如果胎儿哭声低微,哭声长时不断,表明这个胎儿体弱, 应变性本能较弱,长时间不能改变自己而适应环境。 这是我们对应变性本能的第一个认识。

有时, 我们还能看到婴儿假死的现象。 婴儿生下来没有呼吸、没脉搏,心肺停止了自主 性运动, 助产医生轻轻拍打婴儿后背,婴儿又开始了呼吸与心搏,恢复了自主性运动。 从这 个现象, 我们知道了些什么呢?自主性运动一旦发生障碍,我们只能顺应自主性本能的趋势, 顺其势而利导, 以顺水推舟之势来助其自主运动。

婴儿哺乳期,健康的婴儿,也就是生存本能强势的婴儿食欲好,而母乳又丰富时, 婴儿 常因吃乳太多而吐乳,这是婴儿的排异性本能把过量的食物排了出来, 以免发生消化不良而 产生疾病。如果婴儿过量吃乳而不能吐出多余的食物,必然发生消化不良,而出现胃肠因宿 食而胀满、 痞结发热,体温常升高到 40oC 以上,甚至出现抽搐,如癫痫;这会使母亲很害 怕。

从这里我们知道: 婴儿过量吃入母乳的呕吐,是婴儿自己保护自己的本能活动,不是疾

病;出现这种情况,只需有节制地哺乳即可,不可止呕,以保护婴儿本能。如果婴儿腹胀痞 满而发烧,千万不可用化学药退热,如用化学药退热, 必不能治愈; 不仅热不退,还会造成 药源性疾病。如婴儿腹胀忽然发热又下痢,千万不可止泻又退热, 必然是痢不能止而身热不 退。如果用化学药, 使其痢止、热退,必会导致不吃母乳而腹大胀满,后果严重。

这是因为什么? 婴儿过度吃乳后的呕吐,是排异性本能系统功能运动。食物在胃肠中不 能消化而发酵胀气的下痢,是婴儿对异物的排除。身热是食物在胃肠中腐败后产生大量的热 要通过循环从体表散热, 这是个现象, 胃肠中有腐败物才是这个病的本质。吐和泻本来是婴 儿的保护系统——生存本能活动。如果一见发热便退热,一见呕吐便止呕,一见下痢便止泻, 这样治的后果很糟糕。原因是这种捕风捉影的治法,并没有接触到病的实质,而实际是在镇 压婴儿的排异本能, 反而使婴儿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能发挥出来。

婴儿无言,父母有大爱而苦不知医。 我在这里愿与天下父母同声一哭!我不知道为父母

者, 看到此处文字作何感想呢? 我讲的是生存本能系统是如何保护生命的,人从一出生落地 便在生存本能系统的保护之下。中医认识到人体生存本能系统,并以顺势利导的大法延长人 的寿命,治愈疾病、保护健康,是人类悟得天地之道的大智大慧。

五、中医的道与术

“道”是什么?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天地人所共同 遵守的自然规律。人体生存本能系统正是人体生命的自然规律。中医发现了生存本能系统, 就是悟了生命存在的自然法则。我们总结一句话:以“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顺应自然法 则完善生命、保护生命为中医的道, 非此不是中医!

有人说:“用望闻问切四诊八纲、中草药者为中医。”这个话不准确。如果用四诊八纲 中草药给孕妇换胎,那算中医吗?

中医之道,不是四诊八纲、辨证论治;这是方法,认识疾病的方法,不是道。为了说明 道是什么,需要把道与术加以区分。

这里说一个实际例证。

东汉华佗与张仲景同是当时名医,为什么华佗比张仲景名气大、后世知华佗的人多?为 什么华佗的医术没有传承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传至今天并将传承万世?这是一个 “道”与“术”的问题。

我们没见其人, 但闻其事。华佗行的是“术”: 技术、外科技术, 技术在于心灵手巧; 技术的传承需要师傅教会,再加以练习。从技能到熟练技能, 再到技巧,上升到炉火纯青之 技,如疱丁解牛神手之技,没有长时间师教与练习是不可能的。“道”则不然。“道” 可言 传、文字传法;道是自然规律,是自然法则,一悟而成,用不着师徒亲授、加以练习。术可 以活一人,而道可以济天下;这是术与道的区别。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传承一千八百年,今天加以诠释,必将走向世界, 成为全人类 养生活命的法宝,这因为它是“道”。 华佗的名字是因为《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小说的 故事而得到传播,华佗的技术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而张仲景的“道”不可被小说、 野史传 播,不易被一般人所理解;这也是道与术的区别。术在一人之手中, 操作由人, 成败都有可 能; “道”为天地人的规律,有成无败。为医的以 “道”为重,以 “术”为轻。“道” 无所 不能。

生命本能系统是人生而有之的自然保护系统。 我们敬畏大自然的一切法则,因而对生存 本能法则也不能例外。本能系统是人生存的自然法则。古人认识到这点,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们还必须了解本能系统是怎么保护人生存的。当人的生存受到侵害,或发生了障碍, 本能系统立即活动起来, 把外界侵入的有害物排除出去,或把自身内部的障碍化解,生存本 能系统有这样的能力。当生存本能系统健全的时候,人既没有外患也没有内忧;但当本能系 统活动失利时,对侵入的外来有害物便不能排除,对自身内部的障碍也不能化解了。

怎么办?我们要有能力观察本能系统排异的趋势,而顺势利导一下,本能系统活动得到 我们顺势利导,有害物质排除了,内部障碍化解了,疾病也就痊愈了。这里讲的是疾病发生 与生存本能的关系, 还有中医是怎么治病的,一个最简单的说法:中医是观察本能系统的活 动趋势,顺势利导治愈病的。

六、什么是自主性排异法

人的生存是依赖本能系统的保护。人的疾病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界致病物质的侵入引 起排异本能系统的反应;一是人体内部发生的功能性障碍 (至于意外伤害,这里不讨论)。 这两个方面是人致病的途径,也就是疾病的来源,一个是外源性疾病,一个是内源性疾病。

外源性疾病很多,一切致病微生物都是疾病的外源, 这些外源性疾病都会引起排异系统 的排异反应;不同的外界致病物,对人的伤害有不同的部位。本能系统发生的排异方式、趋 势也因不同的致病物而有所不同,医生根据排异本能系统的排异方式与趋势的特点而顺势利

导,排除异物,疾病则痊愈。

在此,举几个实例说明:不同的致病物质, 损害不同的组织,引起不同的排异趋势,因 而用不同利导方法。

例 1: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排异反应是: 头疼,身疼, 腰痛, 骨节酸疼,发热(体 温高到 39 摄氏度以上),恶寒颤抖,气喘,身体不出汗,脉浮。我们在这个排异趋势中, 看到排异本能要从汗腺分泌中排除致病物,而汗腺发生了障碍,不分泌,汗不出。中医根据 这一排异趋势,采用发汗法。

例 2:感冒发热恶风,体温 38 摄氏度左右,头疼, 鼻塞,时有汗时无汗,发热不解,脉 浮。这例感冒,发热不高,有汗,热不退,排异反应仍是要把有害物从汗腺分泌中排出;汗 腺虽然分泌没有障碍,但体液不足,也就是周围血管的供血不能满足排汗的需要, 因而不能 排汗。中医根据这个趋势,采用助津液发汗法。

例 3:感冒身无大热,汗出而喘、咳,有痰,脉浮。这个病例的排异反应在肺,只靠汗 腺分泌排除,不足以祛除病理物质,需要排汗、利尿、通肠三个通路排除,中医用麻杏石甘 汤治疗。麻黄发汗又利小便, 石膏既发汗又通肠,甘草缓和百药, 这是一个顺势利导。

例 4:感冒咽疼(或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腺炎),身热, 无力,咽疼红肿,脉浮,体温 不太高, 无汗。 用透表法,身似有汗而不是明显的汗液,只是微循环血管明显扩张,病毒从 微血管中渗出。

例 5 :身有热,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或饮食入口则吐, 心中愠愠欲吐又不 能吐。 这是病理物在胃中,当用吐法, 催吐方剂。

例 6 :头疼身热,不大便六七日,不恶寒反而恶热, 或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疼, 心中烦 躁。这是病理物在结肠中不能排除,医生因其排异趋势而采用通大便的下法。

例 7: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者,是膀胱蓄血排不出,排出即愈。用桃核承气 汤排除膀胱蓄血, 这是下淤血的排异法。

例 8 :感冒后,汗出, 口渴,水入胃即吐, 小便不利。对此,当利小便, 这是利尿排异 法。

例 9:急性盲肠炎、 阑尾炎, 以大黄牡丹皮汤破血通便下法, 把盲肠或阑尾的肿块排出 即愈。这也是顺势利导排异法。

例 10: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发热恶寒, 乳房红肿热疼, 无汗而大便秘,脉浮弦。 这个排异趋势的障碍在乳腺与结肠,顺其势而用活血透表通便法;如发热不恶寒,有汗而大 便秘结的, 用活血通便法;若寒热往来, 口苦咽干,或渴、身有汗出,大便正常的, 用调节 三焦气机生津活血法。

以上所举十例不同的病种、不同的排异趋势、不同顺势利导方法,目的在说明一个问题: 不同的致病因素,必然会引起不同的排异反应。 无论排异反应如何,顺其趋势而利导排异是 不变的。 这其中,人体的生存本能,对外界致病物质的排异性本能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医学 必须认识这个自然法则,顺应自然法则才能成功地保护生命。

上面提到的十例病案, 仅仅是排异本能系统在外源性疾病中的小小一部分;在中医传统

中, 至少两千年以来,对外源性疾病顺势利导的排异内容十分丰富。疾病可以千变万化,但 顺势利导的治法不变, 这就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乙型脑炎”、“麻疹”等传染病,当时用抗生素治疗, 死亡率非 常高,后遗症很多。而与此同时, 蒲辅周先生在河北省石家庄治疗 167 例患者, 却全部治愈, 没有后遗症。

蒲先生是在没有中医治疗经验的前提下受命的,中医虽然没有治疗“乙型脑炎”的记录, 但有外源性疾病顺势利导的排异法则。蒲先生就是用顺势利导的排异法治疗的, 无非是“透 表”、“生津”、“通便”等法。 可是, 蒲先生的神奇疗效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家们应有的 重视,反而被贬低说:“蒲辅周的方法不行, 他总是改动方子。” 其实这种说法正好说到蒲 先生的过人之处——根据排异本能趋势的变化而相应变更利导方法, 这是中医的“道”,而

道是以不变应万变的。

2003 年春季的“非典”, 在现代医学临床中死亡率很高, 原因是这个烈性传染病沒有 临床纪录可依,沒有特效药。 用大量激素治疗的结果,只能是死亡率高、后遗症发生率也高。 在全国一片恐惧中, 邓铁涛先生临危受命,同样是在沒有先例的情况下, 邓先生从容治愈五 十多例“非典”病人,而且沒有一例后遣症, 这同样是中医的“道”。 邓先生的病案中, 无 一不是因排异趋势而顺势利导。

中医不是线性思维,不是一对一的对抗方法。 在现代医学中,一个菌株或毒株对应一种 特效药。 菌株变化,用药也相应变化。这就必然导致制药跟在病毒、病菌后面跑,永远是落 后的。中医守住生存本能排异的自然法则,不论病菌、病毒怎样变种,永远逃不出排异的自 然法则。

內源性疾病是人体内部器官、组织功能发生障碍,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肪血引起的 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周围血管病、 微血管病、 脂肪肝、肾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 肾功能 衰竭、肿瘤、 囊肿、 息肉等类功能性疾病。 这些病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些病 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而且现代医学既不能控制发生率,又不能治愈。

直到今天,全人类都在做着一个“基因梦”! 梦想有一天用“基因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哪一天解决?能不能解决?没人回答, 也没人能够回答。 这是一个人为编织的梦!我们不做 这个梦。中医完全能解决,对于一切内源性功能性疾病用自主性调节法治疗。

七、什么是自主性调节法?

生存本能系统中,有一个自主性运动本能与共生性本能。一切器官组织的功能性障碍, 都可以自主地进行调节, 使它们恢复正常的活动与正常的秩序, 以保障生命过程的稳定性。

这个自主性调节本能,是生命发生时,阴阳两种物质发生聚变形成一个生命时, 即开始 的一个生命运动程序。 在这个程序中,大自然赋予了五个生存本能。 其中有自主性运动本能, 有共生性本能, 这个共生性本能掌管着各器官组织运动节奏的和谐有序。 这个节奏和谐的程 序一旦发生故障,职责在共生关系失调, 即共生性本能运动障碍。我们启发自主性调节本能 的活动,生命程序便会恢复其原来的活动程序, 这是生存保护的大系统。 这个自主性调节法 可以调节恢复各器官组织间的功能性障碍或紊乱,这是不必怀疑的。 因为这些都是在本能系 统中看到的, 很多次重复看到的,而且是经过验证的。 这在下一章中,同应变性本能、守个 性本能依次说明。

这一章对于本能系统从哪里来的,本能系统是什么,中医为什么用生存本能治病能创造 出超现代的医疗效果,本能系统为什么是中医核心理念,以及本能系统医学将是人类的健康 之宝,作了浅显的说明。一个学术的科学性, 在于它是不是真实,是不是来源于实践,又为 实践所证实。如果说理像咀嚼排泄过的药渣,即使当初是好药,经千年的反复咀嚼排泄之后, 今天依然再来咀嚼,这东西能是个什么味儿!有些重复是需要的,如生理上的重复、心理上 的重复,都需要, 唯独讨厌学术上的重复。实在需要重复,必须是发展中的重复——有发展 的重复是继承;沒发展的重复是捣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