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5年12月30日,北洋军阀中的皖系名将徐树铮,在从北京到天津的途中,被冯玉祥派人劫持下火车,随即在廊坊车站被枪杀。成为民国早年的一大公案,那么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呢?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没有无缘故的恨)(1)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没有无缘故的恨)(2)

说到冯玉祥杀徐树铮,先来说说徐树铮是何许人吧。徐树铮,字又铮,1880年出生,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因区别于同时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而被称为“小徐”。徐树铮是清末秀才,后来弃文从武,为皖系首脑段祺瑞所赏识,因此着力栽培,成为段祺瑞最为信赖的智囊和股肱之臣。段祺瑞视其如自己子弟,为了推荐他,甚至不惜当面与袁世凯翻脸。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没有无缘故的恨)(3)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没有无缘故的恨)(4)

徐树铮书法遒劲,诗词雅致,精通经史,经常与当时名士林琴南、张謇、柯绍忞、马通伯谈学论道,相交甚笃。1925年访问英国,在皇家学院以“中国古今音乐沿革”为题进行演讲,连《泰晤士报》都发表文章大加赞誉。可见其文武双全,绝不是一般的鲁莽武夫。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没有无缘故的恨)(5)

1918年,徐树铮在天津将陆建章以《惩治盗匪法》为由,先斩后奏,枪毙了陆建章。陆建章为人虽然算不上是善类,但被徐树铮所杀,而且不经审判就予以正法。何况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和徐树铮是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辆人的夫人也是同学,两家关系本来很是亲密,所以徐树铮此举,于法于理都不够坦荡磊落。根据徐树铮的儿子徐道隣回忆,这件事情后他的母亲非常难过,徐树铮也从不谈及此事,从此也再未杀人。

更严重的是,这就埋下了自己被冯玉祥所杀的伏笔。因为陆建章对冯玉祥极为器重,还把自己的内侄女刘德贞许配给冯玉祥,这样一来,冯玉祥便成了陆建章的内侄女婿,而且此后冯玉祥得到了陆建章的大力提拔和帮助。可以说陆建章对冯玉祥不但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恩,而且还有亲戚关系。陆建章被徐树铮所杀,冯玉祥自然就有了为陆建章报仇之心。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没有无缘故的恨)(6)

1925年,徐树铮考察欧美、日本回国。至京述职完毕,他又不听劝阻,执意南返。据说当时段祺瑞就收到“又铮不可行,行必死”的字条,段祺瑞急忙派人劝阻徐树铮,但徐树铮毫不介意,还拒绝了段祺瑞派人护送。12月30日凌晨,徐树铮的专车行至廊坊,被冯玉祥派人上车,将徐树铮挟持下车,就在廊坊的车站上,风雪之夜,一声枪响,一代枭雄曝尸荒野,终年四十六岁。徐树铮是政府大员,冯玉祥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杀人,他报告称:“徐上将有功国家,不幸在路上为匪人劫害,其死甚惨,请政府优予裹恤。”还让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自称为父复仇,民国初年

与中国古代一样,“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子女为父亲复仇,仍然具有很强的伦理正当性,在舆论上也很容易获得支持。所以施剑翘杀孙传芳,郑继成杀张宗昌,杀人者或被特赦,或不被追究,就是当时的社会特殊的情形所决定的。

当然冯玉祥杀徐树铮,私仇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徐树铮此次欧洲之行,筹得不少款项,正准备东山再起,那么势必对冯玉祥所在的直系阵营构成了巨大威胁,所以派系的利益纷争或许是更主要的原因。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没有无缘故的恨)(7)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没有无缘故的恨)(8)

1932年,徐树铮的儿子徐道隣从德国学成回国。因为徐树铮与蒋介石有旧交,所以他在蒋介石的提携下,历任国防设计委员会、行政院参议、中国驻在意大利代办、考试院铨叙部司长、行政院政务处处长。也算得上是大权在握的政府要员,冯玉祥的旧部韩复榘就曾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为徐道隣报父仇助一臂之力,但此时正值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前线部队不乏冯玉祥的旧部,一个中央政府的现职高级官员如果状告冯玉祥,肯定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最终他并没有提起诉讼。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才提起诉讼,这次是以法律的名义来寻求复仇,而不再是私相仇杀。军事委员会批示根据1925年的刑法,杀人罪的诉讼时效是十五年,现在已经超过了追诉时效,委婉地拒绝了徐道隣的诉讼请求。徐道隣随即以抗战八年时效中断为理由提出抗诉,但无论是军事委员会还是法院,都再无下文。徐道隣后来回忆道:我在递状子时,原就担心不会有结果。但是我一定要向社会指出,谁是那个一直躲在他人背后指使杀人的主凶。他纵然有胆子行凶,但是在二十年后,有人指出他杀人罪行时,他却没有胆子承当,他这种狼狈喫蹩的情形,也使我略感安慰。只是含冤二十年,既未能手刃父仇,也未能使犯人正法,终不免抱恨终天,惟有祷告和希望历史的制裁,永远在人间发挥其正直的力量。

另外徐道隣对段祺瑞在徐树铮被害后的不作为,一开始很是不满,但后来他也逐渐释怀,因为他知道相信段祺瑞并非无情之人,而是段祺瑞信奉佛教的“轮回”和“因果报应”。陆建章杀人如麻时,可曾想到会被徐树铮所杀?徐树铮下令将陆建章就地正法时,可曾想到会在廊坊的风雪之夜被冯玉祥所杀?当冯玉祥下令枪杀徐树铮时,可曾想到黑海上的阴谋……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