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山泉堂 山泉

《易经》被称为中国的群经之首,一画则天地分,阴阳之辨灌输着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的思维模式及生存法则。从夏商以来,字体的逐步演化,体现了多种字体有甲骨文、大篆、小篆、金文、繁体字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而在原繁体字上创造出的简体字。虽然繁体字被简体字而取代,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包括我们古典古籍依旧使用繁体。笔者依着好奇和兴趣的态度来研究简体字对我们的意义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文字的起源是从象形来对事物的一个理解。天地万物众象群生,得以总结归纳而终成文字。笔者近期突发奇想,新简体字通过《易经》的思想,寻找出背后的哲理。而这些文字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和如何做人的哲学思想呢?所以报着这个理念,而发此文。同时也望有兴趣的朋友们共同探讨,以及给与指正。

新说文解字:人[ rén ]

部首:人 笔画:2 五行:金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一、人有两笔,左边的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能力、知识、才干等具体的技术;而捺笔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道德素养。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再高,才干再高,但他的德行不行,素养很低,那么也没有多少人会喜欢。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知识和才干是需要一个人的德行来支撑的,否则难以成为一个大大的“人”字。所以有人说:一个德盲给社会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一个文盲给社会造成的损失。

二、人有两笔,一撇一捺,一长一短,我们可以理解为任何一个活人都存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管是多么伟大的人,也不管是多么渺小的人。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利用自己特长取得成绩时就不会沾沾自喜,就不会骄傲自满,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时就不会感到多么的自卑。一个人只有充分认识到别人都存在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很好的与别人交往。如果只是盯着某人的长处,容易害了对方,容易迷了自己的眼睛;如果只盯着某人的短处,就会不断的给对方穿小鞋,不利于交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做到扬长避短。

三、人有两笔,一撇一捺,一上一下,可以理解为任何活人的一生都会存在上坡路,如成功、年轻、强壮等的时候;同时也会存在下坡路,如失败、衰老、生病等的时候。只有一个人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才能在自己成功的时候不骄傲,不自满,能以平常的心来对待,同时明白自己迟早会出现下坡路;当自己处于失败、生病的状态时,也不会自卑,伤心,同时明白自己迟早会出现上坡路的时候。

四、人有两笔,可以理解为一个男人帮助一个女人,一个领导帮助一个下属,一个老师帮助一个学生,一个同学帮助另一个同学……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需要不断的与人交往,交往中也就是人与人不断的互帮互助的过程,而这种过程也就是互相提高、互相促进的过程。

人:左高右低,左长右短,左为阳右为阴此乃阴阳之道,阳者为男、为君子、为刚健,阴者,为女、为小人、为柔顺。阴阳而定不可或缺,君子之道是为人之事也,缺一不可,先做人后做事,得人事即便亨通,无往不利,也能远离吝厉悔咎凶。

若您有求财、问官、工作、起名、婚姻、胎产、虚病、合同、搬家、失物、开业等需求,尽可以联系我!

说文解字人字的由来(新说文解字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