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自古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地理位置优越。江西省最北部的九江市,位于江西、湖北、安徽、湖南四省交界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的交叉点,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是江西的北大门。

虎头山张仁杰被俘(江西一个36万人小县)(1)

九江市下辖的彭泽县,则为江西省最北部的县,地处江西、安徽两省交界处;彭泽县境东、北、西三面被安徽省环绕包围,突入安徽省腹地,县境南部与本省鄱阳县、都昌县、湖口县接壤,地理位置特殊,素有“七省扼塞”、“赣北大门”之称。

古彭泽县

彭泽县境,上古时期禹铸九鼎,分天下为九州,县境属古扬州地域。周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天下土地分封给各诸侯国进行统治,县境属吴国领地,地处吴国、楚国交界区域,故有吴头楚尾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统治区域。

虎头山张仁杰被俘(江西一个36万人小县)(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境属九江郡辖境。秦末楚汉相争,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后,于公元前201年设置豫章郡,豫章郡的管辖范围大致即今江西省全境,共管辖十八个县,彭泽县即于此时建县,为豫章郡十八个辖县之一。

此时的彭泽县,管辖范围极大,包括今彭泽县、湖口县全境,以及都昌县及安徽省宿松县、望江县、东至县的一部分地区,县治位于今湖口县境内,县名源于彭蠡泽。

虎头山张仁杰被俘(江西一个36万人小县)(3)

两汉及三国时期,彭泽县均隶属于豫章郡,西晋时于公元304年设置寻阳郡,彭泽县改属寻阳郡管辖。东晋义熙元年即公元405年八月,著名诗人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官,担任彭泽县令,同年十一月陶渊明因忍受不了黑暗的官场,写下《归去来兮辞》后辞官归隐,前后任职仅有八十余日,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典故。

南北朝时期,彭泽县属南朝统治区域,在此期间先后于县境内侨置了三个县。公元589年,隋文帝发兵灭了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彭泽县与三个侨置县合并为龙城县,公元598年废除龙城县,复置彭泽县。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随后派兵前往江南,公元622年于今黄岭乡旧县街修筑城池设置浩州,同时彭泽县迁治于此,为浩州州治所在,公元625年浩州被废,彭泽县改属江州管辖。

虎头山张仁杰被俘(江西一个36万人小县)(4)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唐为周,史称武周,公元692年宰相狄仁杰被贬为彭泽县令,此后在此为官长达五年之久,直到公元696年起复为魏州刺史。狄仁杰担任彭泽县令期间,为官清明,奏请朝廷减免了彭泽县的租税,并将前任关押的大量囚犯免除死罪释放回家,囚犯感其恩情,在监狱旁边用土堆成土丘,人称“纵囚墩”,后人在纵囚墩上修建了狄公祠,时至今日黄岭乡仍有狄公祠遗址。

今彭泽县

五代十国时期,彭泽县先后属吴国、南唐统治区域。南唐统治时期,于公元938年划彭泽县地设置湖口县,同时彭泽县迁治今县城址龙城镇,此前及此后一段时间内,原彭泽县西境大片辖区先后划归周边各县,彭泽县管辖范围快速缩小,逐渐接近今县境范围。

两宋、元、明、清,彭泽县建置延续不变,明清时彭泽县均隶属于九江府。新中国成立后,彭泽县先后隶属于江西省九江专区、九江地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改属地级九江市管辖至今。彭泽县总面积1544平方千米,下辖10个镇、3个乡,全县常住人口36.48万人。

虎头山张仁杰被俘(江西一个36万人小县)(5)

纵观彭泽县的历史,其自西汉初年公元前201年建县,已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且“彭泽”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是一个历史悠久、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彭泽县建县时县境管辖范围极大,此后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县境逐渐缩小,至五代十国时期湖口县建县后逐渐接近今县境大小。彭泽县在中国历史上也小有名气,前有陶渊明为彭泽令,后有狄仁杰为彭泽令,两人均在中国历史上均留下了千古美名。

对于彭泽县,大家如何看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