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企业是一条永无止境的事业

2019年春节过后,刚刚接手企业不久的一位企业家二代问我:吴老师,经营企业什么时候是一个头啊?我一听就笑了:你怎么会问这样一个愚蠢的问题?他说,他在想能不能用几年的时间把企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走上正轨,然后他就可以安心地当甩手掌柜,带上老婆孩子可以周游世界…。我说:经营企业怎么会有头呢?经营企业知道很快就会到头儿,那多没意思。你没看像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娃哈哈的宗庆后这些十分成功的企业家都七老八十了,还仍然奋战在一线?一年365天当中的200多天,都在走访市场拜访客户,调研考察学习,为企业的发展上下求索…。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

其实,经营企业是一条永无止境的事业,经营企业一生的乐趣可能恰恰就在于永远没有终点,永远有未知感,永远有挑战性上吧。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2)

后来我在想,现在开车有,选择一个目的地后,导航会告诉你应该走哪一条路更少?哪一条路不会堵车?哪一条路更近、大概用多长时间等等。这样的话,你就算要去一个全新的目的地,也会心里有底,不会迷茫,不会恐惧。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3)

其实经营企业跟开车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吗?那经营企业是不是也应该有导航呢?五一节之前,施炜老师和苗兆光博士合著的全新大作《企业成长导航》出版了,我也第一时间收到施炜老师的大作,恰好在两段出差的航班上仔细地拜读了一下,感觉如醍醐灌顶,就像很久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案一样。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4)

经营企业有一本《企业成长导航》

如果经营企业就像开车一样,那作为企业经营者你也应该需要这一本《企业成长导航》。如果经营企业就像玩游戏打怪升级一样,那施炜老师的这本《企业成长导航》,就是你的通关攻略宝典!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5)

施炜老师是管理学博士,知名战略管理专家。现任北京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北京可思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自1995年起长期从事管理咨询工作,既有学院派背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横跨产学两界,是一位极具深刻洞察力的一位老师。我跟施炜老师认识大概有三四年了,听过施老师的课,也跟施老师面对面交流过。可以这样讲,施炜老师是难得的一位喧闹世界种冷静的旁观者和探索者。特别是施炜老师、彭剑锋和陈春花老师,以对未来的洞察,给变革时代的企业做诊断指方向,引领中国企业“向生而生”,他们的“管理智慧三人行”在业内享有盛誉。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6)

这本《企业成长导航》,内容恰如书名,将企业的发展,从创业诞生到持续发展,划分为“企业成长的五个阶段“,其中又有“三个管理整合阶段“。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讲,企业的发展是什么轨迹?是什么节奏?有没有一个可用的说明书?是一只长期头疼的问题。把企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成长阶段“,对于很多企业的经营者来讲,就有了一个“地图或导航”了,知道企业的发展有哪些阶段,怎么在不同的阶段做哪些关键性的事情?在战略方面做什么?在组织管理上关注什么?在不同的阶段后面在做什么调整、修正和整合哪些事情?就算做不好,业知道哪里没做好。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7)

《企业成长导航》不是一本专讲理论框架,不讲实践案例的书。书分为“原理部分”和“案例部分”。

“原理部分”将企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创业阶段、机会成长阶段、系统成长阶段、分孽(读nie)成长阶段、重构成长阶段”五个阶段的划分标准,是企业不同阶段的主要成长特征及成长动因。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8)

创业阶段,企业为生存而探索机会;机会成长阶段,企业主要依靠外部机遇而成长;系统成长阶段,企业成长有了组织、能力以及整体系统的支撑;在分孽成长阶段,企业在技术、顾客以及其他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相关原则拓展多元业务;重构成长阶段,企业在原有主业老化的背景下,重构战略和组织,通过变革实现成长—在新的起点上二次创业、重新出发。但更多的企业,在快速成长的时候,通常会忽视风险及管理问题,只有当成长停滞、增长乏力时,才会发现问题积累多、深、久。如果不着手处理和解决,就无法超越所在阶段、迈入新的航程,甚至有可能退出。因此,三个主要成长阶段后期,都需进行管理整合。第一次管理整合,是以组织能办建设为主题;第二次管理整,以体制变革为主题;第三次管理整合,以组织范式转换为主题。它们的基本目的和宗旨在于激发组织活力,增加组织能量,促使组织重生。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9)

在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企业在在战略上、在组织上应该做什么事情,当然不是说熟读了这本成长导航,或者完全按照这个成长导航,你的企业就会像作者在“案例部分”里边案例讲的一样,就像华为和美的一样每一次都有惊无险的经过一个又一个成长阶段,又迎来新的一个发展历程。那不一定。由于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企业而已,不可能直接搬用就可以,但是至少让你在这个动荡和不确定的时代,在经营企业的道路,了解了有这五个阶段,你就会相对容易得多。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0)

在企业发展的这五个阶段,最理想状态就是在每一个阶段进行变革之后重新焕发生命。就像我的座右铭,“自我革命尚有重生机会、被人革命绝无复活可能”。经营企业是一个不断“死生循环”的前进过程。想要活得长,就要不断的“死”。但是这个“死”有两种,第一种是被人杀死,被人杀死可能就永不得超生了。那除非就是自己把自己杀死——这样的话你是有目的的重生,你才会重新苏醒过来,又有了新的生命,又有了新的动力,你才能重新前进。

我认为,给企业家写的书,只讲理论不讲案例,都是耍流氓。《企业成长导航》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叫“案例部分”,就是华为和美的的成长案例的全景展现。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1)

一说到华为,这两年华为几乎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所关注的“热点”,无论是华为产品发布,还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飞,还是华为企业文化都成为热点,都成为企业学习的榜样,特别是从去年”孟婉舟事件”和今年华为被美国拉入黑名单之后,华为越挫越勇,知难而上,更成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和企业国际化的典范。所以,关于华为的书也层出不穷,有研究华为产品开发的,有研究华为管理的,有研究华为企业文化的 ,凡此种种。总之大家都在研究华为、学习华为,但是我看完这本书的收获就是,如果你不是专门长期研究华为的,你只是想了解华为为什么能有今天的成就?想了解华为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2)

这本《企业成长导航》案例部分关于华为的全景展现,恰恰能满足你这个要求,用最简短的内容,用最具有含金量的文字,给你全景概括了华为是如何从1987年创业走到今天的?或者不合适的推荐以下,“华为的成功是让变革成为常态”这“案例部分”足以有理由让你通读全书。这一部分就有企业界趋之若鹜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基本法”,“以客户为中心”,“任正飞的时刻的危机感”等等主题的精炼概括,金句比比皆是。还有关于中国家电行业一面旗帜的“美的”的发展历程和用“企业成长五个阶段”的剖析,我就不一一剧透了。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3)

使用《企业成长导航》,关键还在自己

读了两遍《企业成长导航》,给企业家带来了一个启发:关键的就是企业的带头人和领导人—企业领导者要有深刻的洞察,要激发你的团队,在这动荡的时代当中,结合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现状,判断和感知你的企业,正在进入或正在面临退出其中的哪个阶段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当中,你的战略应该是什么?你的组织方式是什么样的?我总结了这么几条,作为思考。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4)

第一是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就像任正非创立华为当初做代理,后来洞察到不做创新,研发不出自己的产品是不行的;还像美的电器的何享健一样“研制自己的电风扇才有前途”那样要有洞察力。

第二是要务实。在喧闹的时代,这一点很多企业家比较欠缺。我是比较反对“企业家的网红化”的,那些花里胡哨、花拳绣腿一样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5)

的蹭热点,天天要流量当网红的企业家,是走不长的。企业家千万要有一种务实的精神,我有一个口头禅“有用比好看更重要”。

第三是要有危机感。像华为、美的这样世界500强公司都有时刻的危机感,相信我们的很多的中小企业危机感比这个更强才对。但是恰恰相反,很多的中小企业的老板没有危机感。小有所成就志得意满,到处不到分享成功案例,殊不知,在你到处宣扬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时候,你的成功经验已经快要成为失败的教训了。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6)

第四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书中作者描写了华为的任正非,要学习美国的领先企业,要学习咨询公司的案例。任正非说,在学习先进企业方面,华为要削足适履。我们的企业既然底子差,基础薄,我们没有经验,就应该学习,先学习再消化再超越。这里我也有一个观点,“学习可不是啥热门学什么?”,学习也不是什么要有一种“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7)

”,学习要先有自己的“逻辑和主方向”,每一次学习都应该是强化和提升你这个“逻辑和主方向”才对。

第五是变革。老板要有一种“能变会折腾”的精神。但是我说的这个变革或者是施炜老师所说的变革,不是说“一天三个变化”——早上说这个方案这样写,中午说这个方案又不要了,晚上又说用这个方案又可以了…,不是这样的一个战术性的、表面性的变革。企业的领导者和带头人需要的变革,是结构性的、深层次的变革,要变就要适时而变,但是这个大的变化也应该是渐进式变革,就像刚才说的杀死自己。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8)

第六要要培养锻炼一种敏捷的文化。就是动态的、机动的一种文化,要有一种适应这个时代,适应这个世界的一种文化和一个组织能力。你才能很好的应用企业成长的五个阶段,并且你才有可能抓住企业成长的五个阶段当中的三次管理整合,通过进行整合达到重生。(2016年,施炜博士还出版过一本《重生-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现在读来还是历久弥新呢)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19)

第七就是借外力。你就是知道到了成长的那个阶段,想变革靠一己之力是不行的,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说,华为的发展可是用了几十家外部的咨询公司的智慧。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借助顾问公司外脑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就是这个道理。施炜博士和苗兆光博士所在的华夏基石咨询就是主持制定《华为基本法》的优秀外脑机构。

每一个老板桌子上都应该有一部《企业成长导航》。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大雾弥漫、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上开车,真应该司机人手一本《企业成长导航》。希望每一个企业都能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穿透迷雾,找准方向,稳健快速的前进。

企业办公系统(要是有这么一个导航就好了)(20)

吴之:蒙古族,品牌营销专家,先行品牌策略机构高级合伙人、首席品牌总监,中国市场学会品牌委常务理事,腾讯腾云智库专家,中国食品产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高级顾问,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品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智库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品牌智库专家,内蒙古质量与品牌促进会高级专家,包头营销策划行业协会高级专家,包头轻工业职业学院客座教授,草原商学院导师,著有《品牌蜕变》、《中小企业如何打造区域强势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