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苦、甘、辛、咸即五味,中医将五味与五行相对应,而五行又与五脏相对应,所以酸、苦、甘、辛、咸五味又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对应。

中药都有性味的说法,比如白芍,性味是苦、酸,微寒。正是由于白芍具有酸味,才能够入肝经,发挥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口苦口酸是什么原因呢(口酸是什么情况)(1)

五味对五脏有影响,而五脏功能的变化,也会对人的味觉产生影响。

我们常见的口中味觉的变化有口苦、口淡、口酸等,其中以口苦最为多见。

1、口苦

口苦属于热证的表现,一般认为与火热病邪或肝胆功能变化有关,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肝失疏泄。

肝失疏泄的原因有多种,大多与情志有关,例如因焦虑、抑郁造成的情志不遂,气机郁结;因愤怒、急躁造成的气机紊乱、肝气亢逆。

2、口酸

口酸我们认为与肝的关系也很大,以脾虚肝旺多见,尤其是肝火旺者。

脾虚肝旺则肝火犯脾,引起胃气上逆,酸水上泛。除了口酸之外,还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胸闷、腹胀等。

3、口淡

口淡就是口中味觉减退,感觉寡淡无味。一般是由脾胃虚弱或者湿阻中焦造成的。

脾胃虚弱,运化水湿不利,会造成水湿积聚,阻滞中焦气机,造成口不知味。

4、口甜

口甜多属于脾胃湿热,《素问·奇病论》中说:“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转为消渴”。

常吃辛辣、油腻、甜的食物,容易造成脾胃湿热。此外消渴病人,也就是糖尿病人也容易口甜。

5、口咸

口咸多与肾脏的病变有关,如肾阴虚、肾阳虚,脾湿不化也有可能引起口咸。

肾阴虚和肾阳虚都有可能引起肾液上泛,肾与咸相对应,所以口中有咸味。而肾液是由脾所运化的水湿所化,脾湿不化就可见口咸。

6、口中粘腻

口中粘腻多是脾虚湿困造成的,脾虚导致水湿运化不利,痰湿内生,上泛于口,表现为口中粘腻。

7、口辣

口辣较为少见,一般认为与心火、胃火、肝火有关。心、胃、肝火均可上炎,灼烧口舌,造成舌头辛辣感,犹如吃辣椒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