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红白喜事(邵东县灵官殿镇红白喜事不再大操大办)(1)

推进会现场

新湖南客户端9月19日讯(记者 蒋剑平 肖祖华 通讯员 曾晓风 唐志平)9月15日下午,邵东县灵官殿镇大礼堂里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该镇热热闹闹地召开“移风易俗推进会”,表彰了一批移风易俗的先进家庭和个人,为他们披红挂彩。

邵东红白喜事(邵东县灵官殿镇红白喜事不再大操大办)(2)

表彰户在现场

长期以来,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之风在该镇比较盛行。由于互相攀比或碍于面子,一次红白喜宴,少则数万元,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元,绝大多数群众为此苦不堪言。

应基层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要求,今年4月,该镇第一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倡导移风易俗、弘扬孝文化的决议》,拉开了全镇倡导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禁止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序幕。

5月,该镇大石头村率先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规定红白喜事均不得超过3万元,其中困难家庭不超过2万元,并介入本村多起“红白喜事”的主持操办。该村村民罗顺廉因病在长沙去世,罗顺廉在长沙的女儿女婿准备回来隆重操办父亲的丧事。村里事理会获悉后,当即通过电话、微信规劝罗顺廉的女儿女婿,并动员罗家的“房亲”按理事会的意见办理丧事。最后罗家女儿将父亲的遗体火化后带回老家,不做“道场”不“坐夜”,只花了1万余元就把丧事办妥。这件事传开后引起强烈反响,全镇42个村相继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

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民意响应,镇政府出台了《规范群众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方案》,印发了《致全镇村民的一封信》;镇纪委也加大了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典型案例的“督查通报”;各村更是利用“村村响”反复宣传。全镇移风易俗的新理念深入人心,22000多户居民签订《倡导移风易俗承诺书》。

今年7月,升旺村戴爱华老人准备为新添的孙子办20桌满月宴,每桌标准2000元以上。经理事会劝导,最后只办了10桌,每桌只花了240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8月底,全镇办了262场“红白喜事”,在各村“红白喜事理事会”主持下,每场酒席不超过3万元。和过去相比,估算至少直接为群众节约开支5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