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鲁迅,矛盾,巴金,老舍,郭沫若齐名。
他23岁就创作出享誉海内外的剧作《雷雨》。
他领导创立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至今都代表着中国话剧的最高殿堂。
他就是万家宝,艺名:曹禺。
这个艺名其实就是把繁体的“萬”,上下拆开,草字头谐音曹,加上下面的禺。
那时候的人都流行艺名,是为时局不稳定的无奈之举。
曹禺1910年9月24日出生。那一年爱迪生发明了有声电影,日本吞并了朝鲜,我国东北爆发了致死6万多人的大鼠疫。
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十分简陋,曹禺出生仅三天,其母就因产褥热去世。
曹禺的父亲万德尊是湖北潜江人。
15岁就中了秀才,1900年考入由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两湖学院”。
1904年作为优秀学子,由清政府公费派往日本留学,就读“东京振武学校”。一起前往学习的同学有程潜,阎锡山,孙传芳等。
1908年学成回国,在清廷对留日士官的考核中万德尊得到第一名的成绩。
后来被任命直隶标统,定居在了天津。
辛亥革命后他追随过袁世凯,当过黎元洪的秘书,在当时也算个中央领导。
用曹禺后来的话说“我父亲虽然是个武将,但从未打过一次战”。
曹禺对戏剧的兴趣受继母的影响很大。
说是继母其实也是小姨。生母因病离世后,年幼的曹禺没有亲人照料,母亲的孪生姐妹承担起照顾的责任,后来父亲和小姨结婚就成了继母。
家庭条件优渥,继母对戏剧,戏曲极其热爱。
在天津只要有地方可以看戏,继母就会带着小曹禺前往。
在耳濡目染中小曹禺见识到戏剧美妙,可能就在那些看戏听戏的过程中,年幼的他在心里埋下了戏剧创作的种子。
曹禺十岁被送入天津官银号创办的“汉英译学馆”学习英文。
12岁考入“南开中学”插班二年级。
15岁参加“南开新剧团”由于俊秀文静的长相反串女角,出色的演技获得肯定。与学长周恩来也就是我们的周总理并称“南开两大女演员”。
导师张彭春也就是在曹禺出色的演技下注意到了他。从此,这位“贵人”几次三番出手“相助”。甚至有人断言,没有张彭春,可能就没有我们熟知的“大师”曹禺。
曹禺作为一个官宦子弟,父亲久经官场不太愿意儿子也走自己的老路。因觉得只要是人就离不开医生这个职业,故非常希望他能做一个医生,结果考试两次没通过。
无奈之下又安排他考出国留学,结果还是没有考过。
因为在“南开新剧团”期间和曹禺的接触,张彭春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戏剧人才。在跟自己亲哥“南开之父”张伯苓商量后,曹禺被保送进了南开大学政治系。
1929年2月9日农历除夕,曹禺的父亲万德尊在家中因中风猝死。
在为父亲的丧事奔走的过程中,他见识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那些父亲在的时候门庭若市与走后的人走茶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些他看在眼里,同时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年他插班进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
进入清华后他对热爱的戏剧展开了“报复性”学习。
西洋文学系必须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十岁就在“汉英译学馆”学习英文的他已经很精通英文了。他必修课选择了法语,同时选修德语,后两年又学习了俄语。
扎实的外语基础让他了解到了更多原汁原味的外国戏剧
。易卜生,莎士比亚,奥涅尔,等等戏剧大家的书他都认真研读,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2年因为演话剧结识了当时清华的校花-法律系的郑秀。曹禺在追求和热恋期间创作了创世之作《雷雨》。
1933年曹禺的童年好友靳以在《文学季刊》向主编郑振铎推荐《雷雨》,由于郑振铎擅长古典文学,认为内容写的太乱,没有被推荐发表。
靳以又向另一主编李健吾推荐,李健吾是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看完《雷雨》后,明显感觉在学西方戏剧,认为此剧作没有新意和出彩之处,又被否了。
1934年靳以不死心,坚定的认为《雷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他又又又向巴金先生推荐《雷雨》,这一次获得巴金先生的肯定。
《雷雨》于1934年7月2日出版一卷三期上得以一次性全部发表。
那个时代的文化领域在《文学季刊》上发表文章,相当我们现在上一次“春晚”的影响力。从此“曹禺”名声大振,一时风头无两。
回看曹禺先生的成名之路,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么伟大的剧作家呢?
是儿时继母薛咏南对戏曲的热爱,导致的耳濡目染?
还是少时老师张彭春对天赋的发掘和赏识?
又或是真正的好朋友靳以对才华的肯定和契而不舍的推荐?
大家觉得哪个原因最重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