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心境特点(满腔抱负和才华的柳宗元为什么不到五十岁就死了)(1)

文学趣谈——柳宗元(五)

上期回顾:绝望的柳宗元,只能靠寓言和传记述说自己的心迹。

柳宗元的心境特点(满腔抱负和才华的柳宗元为什么不到五十岁就死了)(2)

(五)周而复始

也许是柳宗元的书信终于打动了当朝宰相的心,也许是连唐宪宗也觉得十年的时间太长了。在落寞中的大文人,终于等来了一封诏书,让他回到京师。

虽然永州这地方住了那么久了,多少也有点感情了,但是面对这样的机会他一刻都不敢耽误,和当地的朋友匆匆告别之后就收拾细软,前后走了一个多月才回到了长安。

这个时候,柳宗元的好朋友兼难兄难弟刘禹锡做了一件蠢事。

在某个春日,刘禹锡和他的朋友们来到了长安玄都观里面去欣赏桃花。当年他和柳宗元都是因为永贞革新而被贬到偏远之地的罪官,现在又同时接到诏书回到长安。也许是因为这个转变实在太让人激动,这个春天让人觉得格外的温暖,这个同样是大文人的政治家在心情大好之余,写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表面上,他说的是这些桃花,可是谁知道你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对于有心人看来,这个人的意思就是,你们这些长安城里面的新贵啊,都是在我刘禹锡走了之后才飞黄腾达的。

这首诗就这么成了一条导火索,再次点燃了皇帝的神经。就在回到长安一两个月之后,这些人再次调离长安,名义上这次的官职都是刺史,就是现在的地方市长,比起当初的司马还要高了一级。但是实际上,这次贬官的位置更加偏远了,刘禹锡被调到播州,大概就是现在的贵州遵义一代,而柳宗元则被派到广西的柳州,比起前者还稍微好一点。

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年龄差不多,这个时候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后者的母亲已经在十年前去世,前者的母亲却依然健在,但也已经八十多岁了。

播州这个地方在当时总人口都不到三千人,用穷乡僻壤形容都算是抬举它了。要让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爬山涉水从长安去到这个地方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不跟着儿子一起去的话,谁知道这一呆会不会又是十年?这一别会不会就是永别?在今天我们尚且还那么在乎见到至亲的最后一面,何况是一个孝道为先的朝代?可是,这毕竟是皇帝的诏令,这对于刘禹锡来说,肯定是个两难的境地。

柳宗元的心境特点(满腔抱负和才华的柳宗元为什么不到五十岁就死了)(3)

柳宗元的字是“子厚”,而他的为人也像他的表字一样厚道,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

这位大文豪给皇上写了一道奏折,大致的意思就是刘禹锡他妈母亲实在年纪大了,让他去播州实在是不太人道,和我们大唐的核心主义价值观不太匹配啊。你看我这人也没什么家庭负担,要不我和他换换,我去播州他去柳州,这样起码他们还能一家团聚。

按照柳宗元当时的政治地位,这奏折交上去了也没什么人过问,但是刘禹锡的运气算是不错,因为当时的御史中丞相裴度看到了这封奏折,一时之间很感动,就跑到唐宪宗面前去说情去了。

唐宪宗听了这事情之后,一开始是没什么好脸色的。也是,人家堂堂一个皇帝,说的话都是一言九鼎,怎么可以说改就改。要是一个朝廷大臣提点建议,皇上虚心接纳,那也算是尊重人才,可偏偏你柳宗元算什么,你就是一个罪人,皇帝一个不开心别说贬官,灭了你都不是没可能。至于你刘禹锡,当初让你回来你都干了些什么啊?你要是那么孝敬老母亲你做事情就不考虑后果啊?出了事再来让别人求情你是不是自己作的啊?

柳宗元的心境特点(满腔抱负和才华的柳宗元为什么不到五十岁就死了)(4)

这时候裴度就搬出大唐核心主义价值观了,你看我们这国家不是很讲究孝道嘛,皇太后现在也在宫里面好生奉养着,你也是个孝子,要不就这么换换吧,也算是给天下人树立一个榜样。

唐宪宗被这么一拍马屁,心情好了很多。但是人家毕竟是皇帝,不能你说换就换是吧。于是他又下了一道诏书,把刘禹锡贬到连州,而柳宗元则依然去他的柳州当刺史。

韩愈在给柳宗元写的墓志铭里面有一句“呜呼,时穷乃见节义”,在你穷困潦倒的时候你还能够保持你的气节,给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比起你位高权重的时候说一句“跟着大哥有肉吃”实在得多。

就这样,柳宗元还没等到夏天的来临,就又一次离开了长安,奔向柳州。

这个地方是柳宗元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战,也因为这样,他又有一个“柳柳州”的外号。不幸中的万幸,柳州刺史这个职位多少还有一点权利,他也终于能够在十年之后再次为黎民百姓做点实事。

柳宗元的心境特点(满腔抱负和才华的柳宗元为什么不到五十岁就死了)(5)

上任之后的柳宗元,先是着手解决柳州的人口贩卖问题。虽然说这是一个当时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但是柳州这地方实在不富裕,加上山高皇帝远,一些穷人欠了钱之后只能用儿女抵债。

更恶劣的是当地还有绑架拐卖人口来贩卖的风气,这让接受儒家文化教育的柳宗元完全不能接受。

面对这样的现状,柳宗元先是制定了一系列办法,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能够通过工作来偿还欠款,而不是被抵押变成奴隶。据说这个办法实行之后,当年有一千多个作为人质的穷孩子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可能你光是听到这个数字会觉得没什么,现在一个快餐店一个中午都可能有一千人来吃饭了,但是我告诉你另一个数字你就知道这有多震撼了。当时柳州的总人口也不过七千多人,这相当于近七分之一的人被解放了,不可谓不行之有效。

除了在经济上解决这个问题以外,柳宗元还让政府大力打压拐卖人口的罪犯,甚至自己亲手写了一篇《童区寄传》来表扬那种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精神,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他还在当地开凿水井,带领当地人民过开发荒地,植树造林,耕种粮食。除此之外,他还在当时兴办学堂,推行医学,整治街巷,修筑寺庙,改变了整个柳州的人文风貌。

柳宗元的心境特点(满腔抱负和才华的柳宗元为什么不到五十岁就死了)(6)

也许,在柳州的最后四年,柳宗元终于找到了一点消失了多年的热情,唯一可惜的是,现在的他,已经快要五十岁了。

公元819年,唐宪宗再次大赦,按照过往的经验,这事情和柳宗元也没什么关系。

但是这次又是裴度出来说情,宪宗终于下诏将柳宗元宣召回京。很可惜,在永州的十年时间里面,这个一代大文学家的身体已经患上了很多疾病,在等到圣旨下来的时候,他已经在柳州奄奄一息。

最后,柳宗元并没有能度过那个冬天,也再也没机会看见桃花再开,那一年,他仅仅四十七岁。

纵观柳宗元的政治生涯,虽然不算长却大起大落;纵观柳宗元的文学作品,虽然不算多但精品倍出。他也许是唐代并称最多的人之一,和韩愈并称“韩柳”,和刘禹锡并称“刘柳”,和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他的寓言故事,直到今天还有很深厚的哲学意义,而他的山水游记,更是确立了这种题材作为独立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唐宋八大家”里面,他只屈居在自己的好朋友韩愈之后,这两个人也一起扛起了唐朝古文运动的大旗,为唐朝的文学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文道合一”、“以文明道”、“不平则鸣”、“务去陈言”、“辞必己出”等散文革新主张,一扫六朝以来的文学腐蘼之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柳宗元的心境特点(满腔抱负和才华的柳宗元为什么不到五十岁就死了)(7)

(笔者案:本文为漫话作品,并非完全历史事件还原,有戏说夸张成分,欢迎大家留言提供意见与建议。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公号:fishup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