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微刊

行业|深度|视角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消费升级,中国空调行业已经从“渠道为王”跨入产品竞争时代。特别是在制冷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情况下,用户对于空调舒适度的诉求愈显强烈。其中,送风对空调舒适度影响很大,各品牌纷纷推出专利送风技术,一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送风技术创新参与空调市场竞争的拉锯战已经打响。

空调送风规范(关注空调送风技术)(1)

众多送风技术涌现

“虽然制冷或加热过的空气受到空调的控制,但绝大多数的其余空气要靠空调吹出的风来加热或冷却,空气又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个过程需要‘风’把两种温度的空气‘搅和’均匀,因此空调送风技术非常关键。”在回答《电器》记者有关空调的送风技术与空调舒适性的关系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军龙介绍说。其中,卡萨帝天玺空调的分区送风技术、格力的分布式送风技术、美的的5步层递式送风技术、海尔的自然风技术、海信的360°“炫转”送风技术、科龙的柔风技术等都是目前空调市场前沿的技术。

据某空调企业研发负责人介绍,这些送风技术主要通过将空调的风道和导风板的差异化设计来实现不同的舒适效果。从风道设计方面来看,卡萨帝天玺空调的分区送风技术通过双循环送风系统,将送风区域分为左右、上下各5个送风区域,并用大数据计算出2048种送风模式,根据房间内不同人体的个性化冷热需求,精准输送不同风速、出风量、风向和温度的风。格力的分布式送风技术以上下两个出风口对空调制冷制热的方式做了区分,而且上风口风量和下风口风量比值为9:1。依据密度大的冷风向下沉、密度小的暖风向上飘的特点,该技术应用于格力空调,通过3个风机带动,可实现制冷时默认用上出风口出风,制热时默认上下出风口同时出风的运行效果。海信“炫转”智能空调只设置了一个出风口,通过一个风机带动出风口360°旋转,可以实现360°全角度送风。

在导风板设计上,各企业通过对导风板平面的立体设计,改变过去的机械送风模式,转向模拟“自然风”。比如,海尔空调依据流体沿物体的外壁呈波浪形发散喷射的自然风康达效应,把出风导板的1个平面创新设计成了52个平面,这样风由原来的1个平面方向吹出变成了沿52个面吹出,达到立体出风的自然效果。科龙“静美人”空调采用高尔夫球面原理,以4920个黄金旋高导风孔,将传统直接吹出的风打散为4920份,吹出的风更加柔和。

与上述品牌在出风口和导风板上大做文章不同,美的风语者FA100空调的5步层递式送风,则通过急速降温、风道加压、二次增压、喷射紊流、紊流掺混5种技术层层送风,实现无风感效果。

某空调企业负责人认为,这些空调的送风技术都是各个企业的专利技术,体现着品牌对于空气温度、湿度、风量、风速等舒适度综合控制的能力。

谢军龙则认为,这些五花八门的送风技术虽然称呼不同、原理各异,追求的目标却大致相同。他评价称:“这些技术的实质就是让空气更均匀地送到房间的各个点,只是实现的技术手段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中国空调送风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纵观整个空调技术发展史,虽然送风技术从没成为重大革新技术,但毫无疑问,消费升级趋势下,送风技术将空调产品的重要升级方向。

谢军龙认为,如今全球空调90%在中国生产,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空调生产大国,不论人才培养,还是产品和技术的研发,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空调最根本的制冷和制热技术,中国企业都是从模仿开始的,送风技术是中国空调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摸索出的成果,彰显出“中国创造”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