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成长 舒淇一语道破真谛(1)

舒淇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成长 舒淇一语道破真谛(2)

前段时间,编剧柏邦妮发微博说起她曾经采访舒淇的经历。当时,舒淇说到了温柔,称自己并不温柔。

舒淇说:“因为温柔的女生是被人温柔养大的,是天生的。我很体贴,但那不是温柔。”

舒淇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成长 舒淇一语道破真谛(3)

舒淇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成长 舒淇一语道破真谛(4)

02

那天跟同事吃饭聊起孩子,她跟我说了这么一件小事,让我内心无法平静。

同事说,周末,她带着孩子去参加郊游活动,孩子玩得很开心。但是,那天晚上,她整理手机照片想要发朋友圈时,却发现孩子的眼神,并非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甚至透着一丝惊恐和慌张。

她皱起了眉,想白天的场景,孩子挺正常的。但是她想起自己言行,忽然有些明白了。她回想白天的自己,一会嫌弃孩子磨磨蹭蹭,喊着让她快点走,一会又责备孩子弄脏了羽绒服,语气好不到哪里去。

孩子有一颗敏感的心,父母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都被孩子所记住,或许他们不曾说出口,但这种影响是日积月累的。

在父母的催促、暴躁和焦虑笼罩下,孩子的内心是担惊受怕的,怕考试考砸了挨骂,怕事情没做好受批评,怕这怕那,承受着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担忧。

其实,作为父母,那些话,我们可以温柔地说,也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只是,大多数时候,父母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是皱眉、斥责甚至暴跳如雷。孩子不说出口,可他们的内心是害怕的。

直到有一天,望着那个叛逆又倔强的孩子,作为父母无奈又懊恼,说不定着这就是自己曾经的坏脾气种下的恶果。

舒淇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成长 舒淇一语道破真谛(5)

03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个成语叫做“循循善诱”,意思就是说要善于引导让别人来学习。可长大了成为父母后,却总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对孩子“恶言相加”。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看着看着把自己看哭了。

视频中,一个女孩做错事被妈妈批评了之后,哭着走进自己的房间,说自己想要静一静,她妈妈追了门口不让她关门。两人的对话是这样的:

妈妈:你凭什么要关门?

女孩:我想自己静一静,又怎么样?

妈妈:你今天的事情是错的还是对的?

女孩:错的,又怎么样?

妈妈:错了改不改?

女孩:改啊,又怎么样?

妈妈:该不该遭教训?

女孩:该又怎么样?我们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你们为什么还要来弄我?我实在是想不通啊……

短短2分钟的视频,女孩说了好几遍,我想要静一静,可妈妈一直在门口,依旧在教训她,甚至逼迫她一而再再而三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女孩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可妈妈并没有安慰她,甚至把孩子的哭啼拍成视频分享出去。

孩子,其实是弱者。在他们尚小的年纪里,没有什么太大的反抗能力,他们用哭、用闹、用喊、用倔强去反抗。可在父母眼中,这一切都是不听话的表现,必须要指正他们。

与其说指正,不如说驯服。就如视频中的这位妈妈,不管不顾孩子气到发抖,只管自己的情绪需求:你到底有没有错?你错了该不该接受教训?你的态度不够端正等等。

其实,这位妈妈完全可以换一种做法,让孩子静一静。或者温柔地告诉她,你今天做得事情是错的,但是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知错能改依旧是个好孩子。

编剧柏邦妮说:“能体谅别人,并且接纳别人的痛苦,那才是真正的温柔。”父母对孩子亦是如此,要试着去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接纳他的优点与缺点,然后再去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舒淇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成长 舒淇一语道破真谛(6)

一个家庭的幸福取决于两点:爸爸的格局,和妈妈的情绪。

爸爸的格局,决定了他的事业层次,决定了家庭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和孩子的受教育环境。

而妈妈的情绪,则决定了一家人的幸福。妻子若是动不动就发脾气,一有不开心就对着丈夫和孩子宣泄。那笼罩在屋檐头顶的一定不是阳光,而是浓浓的阴霾。

温柔不意味着妥协,也并非因为软弱。父母发自内心的温柔,恰是一种豁达和真诚。孩子从小在父母这份不慌不忙的关爱中成长,成人之后才能不慌不忙地应对生活的复杂险恶的一面。

孩子,愿你从小被温柔以待,长大后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

- The end -

芝士视频签约作者:墨花,90年出生,宝妈一枚。关注育儿,做孩子温暖而理性的陪伴者。喜欢分析情感,陪你历经爱恨情仇,依旧温柔如初。

今日互动

孩子犯错,你学会温柔相待了吗?

任何育儿相关的想法、问题,可以在文下留言提问哦

编辑 | 短大生 封面插图 | 网络

其他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