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评论员 与归“咚咚咚咚咚咚……你好,核酸检测”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过后,门外传来人声这是昨夜今晨,我所在的上海松江某小区发生的一幕在听到敲门的那一刻,我麻溜地起床,拿起手机去开门,顺便看了一眼时间:凌晨四点多,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深夜12点的敲门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深夜12点的敲门声(马上评凌晨四点)

深夜12点的敲门声

澎湃评论员 与归

“咚咚咚!咚咚咚……你好,核酸检测。”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过后,门外传来人声。这是昨夜今晨,我所在的上海松江某小区发生的一幕。在听到敲门的那一刻,我麻溜地起床,拿起手机去开门,顺便看了一眼时间:凌晨四点多。

一夜过后,今天上午11时,上海举行第11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松江一家超市员工。看到这样的“联动”,我生出些许感慨:对不少一线防疫工作者来说,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深夜开门,我之所以反应这么快,是因为昨天白天,就从网上看到了附近商场门前停着一排急救车。晚饭的时候,看到了楼下忙碌的大白,然后大家开始各种询问,还临时建了一个微信群。

而我丝毫不担心敲门人的身份,早在凌晨三点多,我就已经在迷迷糊糊中被“远处”的敲门声惊醒了,然后这个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我拿起手机,看到小区微信群里,不断跳跃着消息。

群里讨论着“敲到第10楼了”“到9楼了”“马上到8楼”……还有人问,是捅鼻子还是喉咙?甚至还有人在讨论“左鼻孔还是右鼻孔”。气氛尽管有些紧张,但大家都非常淡定。

在上海生活多年,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因为疫情做核酸检测(此前都是因为出行的需要),也是第一次在深夜做,并且是上门检测。这次经历,让我直接感受到了防疫人员的辛苦。

发布会还给出了另一组数据:此次疫情以来,市、区疾控机构累计出动流调队近3000人次……截至3月3日10时,除已报告的阳性感染者外,松江区已累计排查相关人员5.5万余人,普陀区已累计排查相关人员19万余人。

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看到这些数据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当你参与其中,成为数字中的一员,就可以真正感受到,数字不只是数字,它的背后是无数个脚印,是无数次人与人的交流、核查、确认。

群聊可见,这样的敲门声,应该是响了整整一夜,而我只是听到了一些。所以我就在想,有必要学着去理解:我们只是被疫情扰了一夜清梦,但是那些大白挨门挨户敲了一夜,说了大概上千次“姓名”“电话”“打开健康云”……

我去微博搜了搜,发现附近的小区,基本上都进行了核酸检测,而这些都是在深夜悄悄进行的。我还在网上看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向防疫人员表达谢意,道一声“辛苦”,言语间都是理解和尊重。

自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的防疫工作,一直被外界赞誉不断。说到底,无非是将工作做在前头,确保事不过夜、以快制快,迅速切断传播链条。外人看到的是超高的效率,却不一定能看到深夜逐门逐户的排查、检测,不一定能看到大白倾心倾力的付出。这一次,我看到了。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