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朱载坖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间在位,年号隆庆,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

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龙不相见”一说,且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

在位初期,重用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革除前朝弊政,与蒙古俺答议和,促成隆庆和议。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朱载坖用人不疑,国运中兴,社会较为稳定,经济发展,海内大治,史称此为隆庆新政。

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五日,朱载坖病逝于乾清宫,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之昭陵。

明朝十六帝顺序表及简介(明朝十六帝下)(1)

十三,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间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明朝疆土,但也耗费了大量帑银。明神宗执政后期,28年不上朝,而王朝依旧可以运行如常。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遣宦官充当矿监税使,赴各地掠夺民财,多次激起市民反抗。晚年因立嗣酿成党争,后患非浅。而且此时东北的建州女真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神宗征调精锐部队赶赴辽东,企图一举消灭努尔哈赤,但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击溃,从此明军转为守势。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明神宗死后仅二十四年,明朝灭亡。

明朝十六帝顺序表及简介(明朝十六帝下)(2)

十四,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汉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孝靖皇后王氏。

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沉迷酒色,纵欲淫乐,导致身体日益羸弱。

泰昌元年(1620年),因病病逝,史称“红丸案”,年仅三十九岁,庙号为光宗,谥号为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中的庆陵。

明朝十六帝顺序表及简介(明朝十六帝下)(3)

十五,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

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主要忧患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阳、辽阳,辽东局势日趋严峻。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根据辽东实际情况,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掌握辽东实际兵权的巡抚王化贞,却不顾当时敌强我弱、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力主分兵把守,全面进攻。在阉党策划下,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被杀,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因划船嬉戏,溺水获疾。后虽痊愈,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八月二十二日,[1]崩于乾清宫,终年23岁,遗诏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嗣皇帝位。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明朝十六帝顺序表及简介(明朝十六帝下)(4)

十六,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男,汉族,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0月2日-1644年4月25日在位),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于慈庆宫,天启二年(1622年),被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年号崇祯。即位之初,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在位期间,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清军入关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追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隆武帝改庙号为威宗。

明朝十六帝顺序表及简介(明朝十六帝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