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结构(诗体与结构)(1)

诗体与结构

七言律也讲究起、承、转、合。

请看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岀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七律被后人称为"七律正宗"的诗,在章法结构上极严整。起句以"就题起",又叫"直起法","柏森森"三字既是描写,也与起句相呼应,托物寓情颇显精神气概。颔联就"柏森森"描写,顺流而下进一步写祠堂的春景,承接十分自然。"自"字,"空"字,点岀盛衰沧桑之意,一代人杰,身后却如许寥落空旷,实写中不无讽刺当朝之不重人才(景中含意)。颈联笔势转到写人上来,概写诸葛亮的一生,从时空上由眼前之景推至昔日之事,为最后的直抒情怀蓄势铺垫。全诗的情调感慨悲凉,结构却极有变化。

(《古诗词创作与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