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有推崇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如《考工记》中对“巧者述之”的描述,又如《庄子》中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典故,都是对“道技合一”境界的形象表达今天,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制造,无不展现出党和政府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彰显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时代风尚,秉持工匠之心、厚植工匠文化、塑造工匠典型更是一种现实诉求和时代责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国工匠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大国工匠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征文大国匠心)

大国工匠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

我国自古就有推崇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如《考工记》中对“巧者述之”的描述,又如《庄子》中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典故,都是对“道技合一”境界的形象表达。今天,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制造,无不展现出党和政府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彰显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时代风尚,秉持工匠之心、厚植工匠文化、塑造工匠典型更是一种现实诉求和时代责任。

一、工匠精神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定义

工匠,古称“百工”,指有手艺专长者,为匠品的制造者,为工匠精神的载体,可为个人或人的集合。工匠专注于每一个细节,运用自身的智慧和体力创造性地改造物质世界,打造完美产品。

纵观人类历史,工匠精神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放眼世界范围,从万里长城、金字塔等浩大工程,到机器人、汽车等大件产品,乃至琳琅满目的精美雕刻、钟表等小型匠品,从鲁班、张衡到约翰·哈里森、赫尔伯特·莫·迈尔,都不乏能工巧匠的身影及其高超技能展现的情景。在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开幕式上,世界技能组织首席执行官大卫·霍伊说:“在全球经济中,在所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所有成功的企业,所有蓬勃发展的行业和国家背后,技能都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世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工匠或工匠群体依靠技能精心打造出来的,这种对技能孜孜不倦的追求其实质就是典型的工匠精神。

纵观中华传统,工匠精神肇始于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的原始社会末期,工匠或称手艺人,多以玉石、骨物、象牙等为原材料制作饰品或佩饰。工匠精神经过孕育萌芽、产生发展一直到今天的传承创新,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提升扩充,形成了饱满、丰厚、完整的当代工匠精神。

星光不负赶路人,历史不忘匠心人。革命战争年代,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历史进程中,赵占魁、吴运铎、甄荣典等劳动模范,以“劳动好、学习好,又能公私兼顾、不自高、不夸大,永不脱离群众”的精神风貌,以及“忠于革命、精于业务、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团结干部、联系群众”的精神境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为边区革命建设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征程中,孟泰、王进喜、邓稼先等先进模范,以超额完成任务、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实际行动为我国经济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激励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中,袁隆平、许振超等先进模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也为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树立了“信仰坚定、胸怀全局、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坐标。

今天,新时代赋予工匠精神新的价值和内涵,即“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其中,“执着专注”是精神状态,是时间上的坚持、精神上的聚焦;“精益求精”是品质追求,是质量上的完美、技术上的极致;“一丝不苟”是自我要求,是细节上的坚守、态度上的严谨;“追求卓越”是理想信念,是理想上的远大、目标上的高远。“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包含了精神状态、品质追求、自我要求、理想信念四个方面的丰富内涵。

二、培养工匠人才的必要性和现实阻隔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以求,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技术工人就能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并提升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准。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技术工人队伍的聪明才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不到三成,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因此,壮大技术工人队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是当前之需,也是长远之计。

然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和培养工匠人才存在现实阻隔:一是当下产教尚未真正达到“融合”。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公益性和功利性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在长达3年乃至更长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短期内得不到相应收益,并且期满后学生从业稳定性也不确定,导致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学生和家长对校企联合开展的合作项目,以及对职业技术型工作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浮躁的社会生态影响工匠精神的思想根基。我们正处在一个“快”时代,“互联网 ”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快”环境中养成的一味求快的思维催生了教育商业化、时间碎片化、目标浅层化的负面效应,助长了一些人思想浮浅、心态浮躁、工作浮夸,耐不住寂寞、稳不住心神、经不住诱惑,这些都对工匠精神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和工匠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大国匠心,心心在艺。从一枚螺丝钉的打磨,到精确到毫米级的工艺,小环节里有大学问,也能做出大成果。观全局,高端制造业代表着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及综合竞争力。观一域,湖南省正全面贯彻“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娄底作为湖南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在产业链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价值链中体现出更高的附加值。因此,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匠心人才是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在工匠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围绕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提升社会认同等多方面展开。

一是产教融合,助推“政企校”协同育人。产教融合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协同创新,各尽所能。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企业、院校基础信息收集渠道,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对接,及时掌握高端制造类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政府、企业、院校合作,围绕“工学”结合、“产学研用”合作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形成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院校提供决策参考及实践依据。依托高端制造业产教融合平台,高职院校要建立全新的实践创新理念,探索和推进创新教学实践,实现专业技能、就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是模式创新,形成“多元化”培养体系。准确定位匠心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实际需求对接、教学和实习过程与生产制造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人才需求标准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习内容中融入岗位工作内容,按校企双主体办学、学生学徒双身份、学校企业双管理、师父教师双导师、企业学校双考核进行学徒培育。积极开展“1 X”证书制度试点,使毕业生能够获得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突出专业核心技术和岗位技能培养,融入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教育。制订“宽基础、多模块、个性化”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现代学长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组团学习和就业,以科研项目为引领,遴选优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形成人才梯队,共同进行项目研发,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是内在驱动,锻造“深层次”工匠文化。从学生的视角,欲使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职业素养成效得以实质提升,主体“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首要者为学生这一主体,学生首先要树立几十年坚守做好一件事,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到完美,做到极致的信念。以使命精神自省,以创新精神自警,以甘守精神自重,以工匠精神自励。从师者的视角,以工匠精神为载体,塑造力克浮躁与功利的匠人文化或匠人培养制度,推崇把工作做到极致和对工作高度忠诚的做法,并将这种态度传递给学生,营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校园工匠文化。从院校的视角,要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尊重学生成长和成才规律,准确把握工匠精神对于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针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学期进度编排、校企合作项目规划、教学方式革新、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进行革新,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作者:扶羿华,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税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