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话才是亮点葛优(原来还有这层意思)(1)

不知从何时起,心灵鸡汤开始被人们嗤之以鼻,而反鸡汤式的“丧文化”在亚文化中异军突起。网上流行的“葛优躺”“北京瘫”等五花八门的“丧文化表情包”,不约而同地吐槽着青春的无力、现实的无奈、年轻的无趣、生活的无感。

“躺”然成风,

“丧文化”席卷而来

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中“前夫哥”陈俊生,对妻子罗子君缺乏激情和责任感,对“小三”凌玲又很软弱。除了工作上还有点儿进取心外,整个人就是一副没有精神的样子,说话慢条斯理,神情沮丧倦怠。这个本该被道德谴责的角色,因为他反映出的颓废状态——“工作好累,家庭好烦,人生好丧”和大众心理感受高度契合,居然也成了“网红”。

事实上它并不新鲜。西方的“嬉皮士”运动、日本的“宅文化”、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发生的由潘晓的一封信引发的“人生大讨论”等等,都与此种“丧文化”有相似之处。

最后一句话才是亮点葛优(原来还有这层意思)(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