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天文学中,已经形成了以太阳为恒星、八大行星围绕其旋转的太阳系之概念,而这一理论的确定,还要归功于15世纪时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哥白尼去世之后,其遗骨下落成谜,直至现代,才有考古学家终于找到他的颅骨,并将其生前容貌复原。至于其面容究竟如何?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哥白尼出生于1473年2月19日,是波兰维斯瓦河畔托伦市中一个富裕家庭的独生子。哥白尼的童年较为坎坷,他10岁就失去了父亲,由其舅父代养,至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拉科夫大学,主攻医学专业。不过有趣的是,在学习期间,哥白尼开始对天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继而开启了他未来长达30年天文学研究之路。
哥白尼在大学时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夜晚来临时,他都要带着画板与笔爬上房顶,将每天观测到的星象全部画下来,才会回到床上睡觉。在多年的研究之中,哥白尼逐渐对当时教廷所提出的“地心说”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
直至哥白尼到了40岁时,他终于提出自己完整的“日心说”理论,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围绕太阳而运行的恒星。不出所料,哥白尼所提出的理论,顿时引起了教廷的不满,因为其理论撼动了教廷在信徒心中的“神圣”地位。正因如此,哥白尼只能暂时忍气吞声,将自己所有的理论构著成了一本科学巨作——《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深知教廷的残忍手段,生怕自己遭到非人的迫害,故此整整30年的时间,他都未对《天体运行论》进行过公开,直到自己因为病重而卧床不起时,他才托朋友将自己的作品刊印发表。当朋友将《天体运行论》刊印本成品交到哥白尼的手中时,病榻上的他老泪纵横,用双手来回摩挲着书籍的每一页,随即含笑而终。
哥白尼的去世,是16世纪欧洲天文界的一大损失,但是罗马教廷却并不这样想,反而因“异端分子”的消失而暗自窃喜。按照教廷的规矩,生前作为神父的哥白尼,被葬于其生前布道的圣坛之下,位于弗龙堡教堂之中,并不予以立墓碑。不得不说,哥白尼对于《天体运行论》发表后果的预料是对的,在此以后,哥白尼“日心说”的忠实追随者布罗诺与伽利略,分别被教廷处以了火刑与终身监禁,他们成为了为科学真理献身的勇士,哥白尼被秘密埋葬,也算是躲过了死后一劫。
公元1616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正式列入异端学说的行列,并被视作“禁书”,直至1835年才被彻底解禁。随着近代科学理论的逐步完善,通过对天体更加细致入微的观察,人们开始意识到,哥白尼的“日心说”无疑是正确的,而教廷所谓的“地心说”才是彻底的谬论,从此之后,哥白尼才正式被定义为“睁眼看宇宙之人”,成为了一位令后世敬仰的天文学家。
2004年时,波兰考古研究所启动了一项追踪计划,他们要找到哥白尼的墓葬,以此表达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可是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哥白尼的墓葬究竟在何处?他的遗骸是否如史书记载的一样,被安置于弗龙堡教堂之内呢?为了确定这一说法,考古专家们决定进行一次追踪探索。
考古专家们对弗龙堡教堂内的“圣坛”进行了深度发掘,随着地砖被逐层撬开,底层之下的十几具棺材以及散落的人骨架,无一例外全部重见天日。可奇怪的是,当考古专家们对人骨骨龄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鉴定之后,得出的结果却令人有些失望,遗骨中居然没有任何一具符合哥白尼70岁去世的特点。
可即便如此,考古专家们并未放弃,他们又将挖掘面积进行了扩大,企图有所发现。此时的探坑之中,都被加放了支撑板,从建筑学理论来看,教堂承重已经到了极限,如果再继续发掘,可能会出现倒塌的风险。正当大家都为此而担心时,奇迹发生了,在接近最后的探掘中,一颗缺失下颌骨的人类颅骨终于现世。
这颗给众考古学家带来希望的头骨,究竟是不是哥白尼本人的头骨呢?考古学家们立即将其送到华沙,由国家鉴定室进行了全方位立体扫描,并对其生前容貌进行了复原,结果发现,该颅骨鼻骨部弯曲并在皮肤上留有疤痕,显然是生前受过创伤,而这一点正好与哥白尼的经历完全相似。更重要的是,通过相互比对,考古专家们发现,颅骨复原之后的图像,与哥白尼画像具有高达97%的相貌重合。
如此有力的证据出现后,专家们的精神为之一振,但是仅从这一点来确定颅骨属于哥白尼本人,似乎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最重要的还是对其DNA进行化验匹配。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就在考古学家们为找不到哥白尼生前DNA样本而发愁时,瑞典科学家向其伸出了援手。原来,在1620年时,瑞典曾经派兵掠夺了哥白尼的所有藏书,而其中一本名为《斯托伏勒的历法》的书中,就有两根哥白尼不小心遗落的头发。化验结果很快出炉了,哥白尼头发上的DNA与颅骨臼齿里的DNA居然完全吻合,由此可以断定,这具颅骨正是哥白尼本人!
考古学家们利用高科技,找到了哥白尼的骨殖,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考古的伟大。而哥白尼生前样貌被完整地复原完毕,也能够令后人直接瞻仰他的遗容,感念他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