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对于往生世界的描述是绝大部分人群都关心的事情,也逐渐演变成了各个思想流派都十分重视的内容。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共情与认可,各大思想流派都在此方面下足了功夫,魑魅魍魉、阴曹地府等往生世界中的万物仿佛能通过文字或口头描述展现出来。
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国也诞生了完善的鬼神崇拜体系,其中鬼城酆都更是成了人们所公认的灵魂去处。
酆都鬼城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关于酆都的描述其实是出现过几次改变的,酆都也从道教名城变成了佛教圣地,而这一切都要从中国的鬼文化说起。
一、中国鬼文化的起源如今我们在提到鬼魂这一概念的时候,一般都会将其看做一种人或动物去世之后,它的灵魂会从身体中剥离出来,最终变成一个飘荡的灵体。
但鬼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文化体系里的时候,其含义却和这相去甚远,也并无灵魂这一说法。
根据语言学家对于甲骨文等早期文字的考证,鬼字实际上是一个象形字,这也就是说当时鬼是用来描述一种实物的,并不是死去的人或动物。
通过进一步分析,他们得出结论,甲骨文等早期文字中的鬼最早应该指的是那些披发、巨首、与常人不相同的异族人。
甲骨文中的鬼字
关于这些异族人的存在,王国维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联系到商朝文献中曾经用鬼方来形容北方异族,其认为这一民族应该是后来匈奴等游牧民族的祖先,而中文中最早的鬼指代的也是他们。
到了周代的时候,鬼方族中的几个部族从北方迁移到了西南地区,成为了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感极强的氐羌氏族,后来他们中的不少人便一直生活在川蜀地区,即之前丰都城的所在。
在中国古代典籍《山海经》中,对于鬼方族的宗教信仰也有一定的描述,根据其中的记载,中原人士认为当时在西北方向有鬼国的存在,他们信仰一位名为“三目神”的鬼。
其除了正常的两眼之外在额头上还有一纵目,其形象和中国神话中的二郎神颇为相似,那一纵目仿佛是其第三双眼镜。
当地百姓十分信奉巫术,他们认为三目神会赐予他们能量并保佑他们,而且三目神的能量中还包含了让人死而复生的秘术。
三目神形象
正是因为这些传说的存在,才让“鬼”这个最早被用来形容异族的文字,逐渐拥有了超自然现象的内涵,也使超自然现象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山海经》中也有对于死者往生之地的介绍,在《海内西经》中提到的“地下之城”和“幽都”便是其中的代表。
关于人离世之后会去向何处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也算是活人对其的寄托,保佑他们在离世之后也可以有地方生存。
无一例外,《山海经》与《海内西经》所描述的这些地方都处于中原的西北方向,这和语言学家考证的鬼方族最早的所在也是一致的,鬼也不再是指北方异族,大多是指中原西北方向的鬼。
随着鬼方族向西南地区的迁徙,他们关于鬼神和往生的文化也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中国文化瑰宝《楚辞》中就有着大量歌颂鬼神的篇章,这和中原诸国的文化特点有着鲜明的区别。
羌族传统舞蹈
后来氐羌族在巴蜀地区建立了巴国,该民族为了体现对于鬼神的尊敬,他们将酆都城定为了陪都,其在巴国的宗教信仰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这也是酆都鬼城的雏形。
二、道教文化对于鬼城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秦汉时期巴蜀地区更是被并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但当地的巫术文化并没有因此消亡,相反的是中原人对鬼神的存在也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也有一部分人相信世间真的有鬼神存在,于是巫术文化在和中原文化的碰撞的过程中孕育出了全新的文化成果。
在东汉末年时,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统治力度减弱,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促使战争频发,而且那时天灾也来得十分频繁,不少地方因此出现了大范围的饥荒。
百姓的生活遭遇了很大的困难,既然忍受着饥饿又要随着战争的打响而慌忙逃窜,在那样的这种乱世中,人们对中央政府彻底失去了信心,可为了生存的希望,宗教便成为了人们新的依托。
张道陵天师图
在巴蜀地区活动的沛人张道陵见当地是这般局势,普通百姓均以信奉宗教来作为生活的希望,便创立了所谓的五斗米道。
虽然其理念的盛行在于要求道众相互帮助以渡过难关,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张道陵的理念可谓是非常中肯的,收获了百姓们的尊敬。
不过,张道陵能够在当地获得名望却并非依靠理念,其靠的是平妖除怪,收复恶鬼的本领,这在当时可是非常难见到的本领。
而在巴蜀地区鬼怪文化本就十分盛行,人们只要有些什么事情便会认为是鬼怪作祟,因此人们才对其推崇有加。
而酆都作为鬼城,在张道陵的学说中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子张衡更是为了父亲在平都山上设立了天师治,随着天师治的建成,酆都在道教文化中的位置也正式确定了下来。
张道陵之子张衡的画像
张衡之子张鲁继承了祖上两代的宗教学说,并依靠其在政府中的地位将其进一步宗教化,影响力也更为深远。
后来五斗米道逐渐发展成为道教中的重要分支——天师道。
天师道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开始将儒家学说中的部分理论加到道教文化体系之中。
他们开始推崇儒家学说的等级制度,认为那些遵守这一规则的人将获得上天的奖赏,而违反法规定的人则会受到天罚。
这一制度的推行在民间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帮助了统治阶级治理天下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鬼魂的存在,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张鲁游戏形象
在众多惩罚中,死亡自然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于是道教刻画出了掌管人生死簿录的阴阳考官,他们将根据人在生活中的表现来决定人的生死。
他们每年会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这三天来更改百姓的生死簿,而人们可以在这三天之内好好表现,以求得阴阳考官为自己增加阳寿。
这种理论和其他宗教规劝他人向善的方法是十分相似的,这也是道教被称为正式宗教的标志之一。
而酆都就是这些负责掌管人生死的仙人们的所在了,在后来的发展中,道教人士也补全了酆都的神官体制,这让道教完成了对于人往生世界的构建。
轮回盘
但是后来人们在生活中发现有许多善人短命,恶人长寿的例子,这让他们对道教理论产生了质疑,他们认识到道教的存在并不会让所有人做了善事就会长寿。
迫于此种压力,道教人士只得提出了“累代承负”的说法,即今世有些人看起来得到了不公正的赏罚,其实是因为他们继承了前世的功过,而他们今世的报应则会在后世应验。
但是道教的终极理想却是人能够羽化升仙,这种追求和死亡是相悖的,因此道教的理论中存在一些天然的缺陷。
道教人士只得从传入中土的佛教中吸收了轮回等概念,这才让其对于往生世界的构建变得更加完善。
酆都大帝画像
虽然在明清两朝之前,道教的鬼神文化中已经有了佛教文化的影子,但是其依然是中国鬼神文化的核心解释,酆都城中的宗教建筑也以道观为主。
后来道教典籍中对于酆都的神仙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北阴大帝大庭庆甲成为了酆都城的住在,范成大的《平都观》中就有“云有北阴神庭帝,太阴黑簿囚鬼灵”的说法。
三、佛教与道教文化的融合前面我们提到道教文化在解释报应不及问题时引入了部分佛教文化的概念,到了明清两朝,佛教在民间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了道教,在西南地区也是如此。
因此丰都城的平顶山上逐渐出现了佛寺的身影,原先按照道教神阶建造的道观体系也变成了庙观参杂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佛教文化对于往生世界和来世的描述是要比道教更加完善的,而且佛教轮回的理念也更能赢得底层百姓的认同。
因此中国鬼神文化的核心逐渐从道教转向佛教,佛门弟子为了迎合中原地区百姓的习惯,仍然将酆都城作为鬼城,只不过其中的神灵和设施却和之前截然不同。
在佛教理论中,掌管酆都城的神灵从北阴大帝变成了从印度教文化中继承而来的阎罗王,虽然佛道两教将印度教中的一个阎罗王扩展成了十殿阎王,还让北宋名臣包拯成为了其中一员,但这和之前道教文化中的冥界神灵已经产生了本质区别。
丰都城中的阎王殿
前面我们提到了在道教文化中,酆都城中神灵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表现来修改他们的生死簿,而到了阎王这里,他们的主要指责却变成了通过对于死后亡灵的审判,并通过结果来确定他们来世的命运。
虽然在《西游记》等小说中,阎罗王的手中依然有控制人生死的生死簿这一神器,不过阎王似乎并没有足够的权力去更改上面的内容。
这充分显示了之前道教所提倡的用德行来改变今生际遇的理念已经被佛教追求来世的信条所取代,这也让酆都文化的内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不过,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这两教的宗教人士都在极力讨好世俗封建王朝的统治者。
孔庙中的槛星门
在道教文化中评判人们善恶的根据是他们有没有遵守儒家宗法礼制,而代表佛教文化的阎罗殿周边,也尽是“笃孝之府”、“悌弟之府”、“忠节之府”这种宣扬封建礼教价值观的审判所,这让中国古代的往生文化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并不仅是拘泥于理念的存在。
从另一个细节中,我们也能看到酆都鬼城中儒家学说的地位,那就是在丰都城中有数量繁多的孔庙,在孔庙的周围还有八圣宫、文昌宫、奎星阁这样的建筑。
每逢节日的时候,孔庙的祭祀活动也比道观和佛寺更为隆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的酆都鬼城为代表的往生世界文化,其本质依然是对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中国历史的哪一个时期,中国先民对于酆都鬼城的描述中都是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的。
这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这也正是如今的我们所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东西。
注:
本文关于酆都文化的相关内容,参考自《宗教杂糅的酆都鬼城文化》,刊登于《重庆师院学报》2001年03期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