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实习生 姚婕妤
编辑 | 林子人
一提到“南洋”两个字,很多人会联想到雨林、胶园、不知名的生物与蓬勃的生命力。而在南洋生长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同样也带有这种异国美学风格。日前,张贵兴的作品《猴杯》简体版在中国大陆出版,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暴烈诡谲的雨林景象。而张贵兴作为马华作家的代表者之一,于不久前获得了第七届联合报文学奖。
马华文学(马来西亚华语文学,下称“马华文学”)在海外华文文学中较早发生,也相对成熟。早在1917年,马来亚华裔社会就出现以中文写作的作品。直至今日,海外华文文学已绕不开马来西亚这一生产空间。当我们抛开湿热雨林的陈旧印象,进入到马华文学内部,将会发现它多少都基于身份焦虑,所营建的原乡想象也不尽相同。
华文文学的发生条件源于侨民流寓。在新语境中用“华语”交流和书写,意味着乡愁的抒发。但背后还有更多的意味:一方面,作家们无法割舍“中国情结”;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在新空间中进行创作。对这一批文人来说,不断变动的空间令家乡与身份都模糊不清,他们也必须处理本土性与中国性的问题。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张锦忠提出,马华文学的复杂情状是因为作家们有三个“家乡”,即“文化的原乡、地缘的故乡与流寓的异乡”。这或许能够解释作家们在处理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上的焦虑。
近来,一些经典的马华文学作品再版或引进,如黄锦树的《雨》《乌暗暝》,张贵兴的《猴杯》《野猪渡河》等,为读者阅读华文文学开启新视角。借此之际,界面文化(ID:Bookandfun)选取了部分马华文学作品向读者介绍,试图展示东南亚雨林中的奇瑰景象,与潜藏其后的故土情怀。
在2018年黄锦树的小说集《雨》出版时,界面文化曾对他进行专访。黄锦树谈到,马华文学作家这个“很边缘很地方的身份”,“是所有思考的起点”。祖籍福建南安,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80年代赴台留学后一直居于台北,黄锦树变动的所在地恰好符合张锦忠所称的“三个家乡”。
《死在南方》是短篇小说集,汇编了黄锦树早年的二十余篇小说。其中的一部分作品也被《乌暗暝》一书收入。这一版本还收录了王德威、黄万华、林建国等人的序言与附录。
书中多篇小说采用“寻找”模式,成年后的“我”返回曾生活过的地方,揭开历史往事。《落雨的小镇》(1995)中,“我”乘火车返乡,沿途经过的每一个小镇都下着雨,“雨声是回忆和怀旧的原初形式”。《大卷宗》(1989)中,“我”再次走入雨林深处的小楼,回忆多年来持续重演的梦。《火与土》(2003)以“我”为参加葬礼回到旧胶园开篇,但昔日的种植园已经破败,甚至被他人占有,成为“一座座状如墓冢的土丘”。“我”只是回到地缘的家乡,却始终无法找到心灵上的原乡。
尽管雨林已经物是人非,但也无声记录着他寻找“心灵原乡”的尝试。《鱼骸》(1995)中雨林热带鱼的鱼骨与亲手捡拾的龟甲,暗喻了南洋文化与中华传统。它们都是故事中的“他”念念不忘的宝物,也是黄锦树寻找身份归宿的寓言。
黄锦树的身份焦虑还体现在对郁达夫的青睐。这位民国时期的才子流落南洋后,成为当地华人口中的“赵廉传奇”。《死在南方》(1992),关注郁达夫战后的南洋流亡与失踪。《零余者的背影》(1998)想象这位江南文人流落至海中荒岛后的事迹。郁达夫的流亡,与黄锦树等马华作家的轨迹类似。但在共鸣之外,郁达夫不知去向的疑团,给书写留下了开放空间,也令作家有了更多反思身份的可能。
“吉陵镇”是一座乌有之乡,“吉陵春秋”则是这座小城的编年史。余光中评价这座城“就地理、气候、社会背景、人物对话等项而言,很难断言这小镇是在江南或是华北”,时间坐标也“不明确”。吉陵镇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时空,但却凭借精巧的故事结构变得具体。
小镇里的万福巷实是一条“烟花巷”,巷子深处有一家棺材店。在六月十九迎神的这一天,棺材店老板刘老实的妻子长笙遭恶人强奸上了吊,刘老实也因此发了狂。目睹长笙被辱却无动于衷的人,在听闻刘老实前来“复仇”时人心惶惶。“六月十九”发生的这一惨案,在众人处有不同的描绘。孙四房的帮凶“小乐”回忆这件事时充满恐惧;茶堂妇人谈及这件事时满是叹息;碎嘴妇则把它当做反例,来告诫孩子要守规矩。全书12个篇章从不同视角拼凑起事件的全部面貌,形成“十二瓣观音莲”般的结构。
《吉陵春秋》更像是罪责的陈列书,只要是当天在万福巷的人,都必须承担“沉默”的后果。默不作声的教书先生,被众人指责“毫不作为”,最终吐血而死。替孙四房把门的十一,被发狂的刘老实杀死。目睹孙四房恶行的小乐,终日活在畏惧之中。长笙的惨案在吉陵的街头巷尾时有发生,女性活在恐惧与不安中,这是一座罪恶之城。
同样的小城叙事令我们想到沈从文的《边城》,但相比之下,吉陵不是田园牧歌式的“凤凰”,这座没有具体指向的城镇混合了邪恶与纯洁,性与暴力,兽性与善良,更直白地叩问了人性。这座城模糊的地理坐标正显示了超越时空的意味:爱欲与恶念能在任意一座城存在。
李永平1947年出生于英属婆罗洲沙捞越,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赴美深造后回台在高校任教。《吉陵春秋》是他在1986年出版的作品,被《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12年,世纪文景首次引入李永平的作品《大河尽头》。小说分为上下卷,上卷名“溯流”,华裔少年“永”加入探险团,沿着婆罗洲的卡布雅斯河开始冒险。下卷名“山”,在漫长旅程的最后,“永”得见了峇都帝坂圣山。
小说背景设置在阴森苍茫的原始雨林,猝不及防地将读者引入神秘的婆罗洲。雨林奇景与异兽、男女间贲张的情欲、原住民的热血构成李永平笔下的世界。永追寻大河尽头的过程,同样也是寻找原乡的过程。河流的尽头意味着什么?探险家安德鲁·辛普森博士这么回答:“不就是一堆石头、性和死亡。”但懵懂的永探寻的过程依旧惊心动魄:他经历情欲的萌动,目睹暴力的残酷,感受悲恸的历史。故事末尾是一个月圆之夜,永和姑妈克丝婷到达大河尽头,静坐,拥抱,交媾,共同目睹河谷中的船队溯流而上。经历了卡布雅斯河的出生入死,永已经脱胎换骨成崭新的人,“从此已不再是少年了”。对永来说,这条流着各种各样欲望的大河,是他的生命之河。河的尽头到底是什么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永进行了这一趟旅程。
对李永平来说,“永”的探险也如同一部“浪子归乡”式的回忆录。他自婆罗洲的神秘丛林中走出,漂到台湾地区与美国,又复返台湾地区。创作同样如是:写婆罗洲的《婆罗洲之子》《拉子妇》,写台北的《海东青》与《朱鸰书》,《吉陵春秋》关注“虚拟中国”的乌有之乡“吉陵”,《大河尽头》又循环回复式地述说婆罗洲这一想象中的原乡。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漫游过许多个“家乡”。在这其中,他无疑对婆罗洲最为认同。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认为,“李永平有意藉他的分身‘永’溯流而上,叩问原乡甚至生命原初的意义。”这一个在原乡岛屿上叙说的异乡故事,也是在不同身份间寻求落脚点的尝试。李永平曾在采访中说,关于“身份的困惑”,可能在有生之年都无法解决。
读者会惊奇于这本小说标有两种页码:从“1”开始的普通页码和从“513”开始的特殊序列。“513”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1969年的这一天,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爆发种族冲突;在《告别的年代》中,女主角则因为这一事件嫁作黑道老大的妻子。
这本书是黎紫书的首部长篇小说,创作于2010年。小说采用“后设”写法,即将先前的情节设置为一部书写作品,随后揭露“书中书”这一结构。《告别的年代》中,“揭露者”以第二人称“你”出现。“你”继承了死去母亲的五月花旅馆,阅读着《告别的年代》。“你”发现小说前半部分的“杜丽安”是嫁作黑道老大妻子的杜丽安,后半部分则是笔名为“韶子”的作家杜丽安,她写作了《告别的年代》。
我们能够在连环套的结构中发现黎紫书的“南洋”。生于1970年代,黎紫书不需面对纠缠的马来历史,也没有过分执着文学中的“中国性”。她勉力探索马华文学的自身特性。《告别的年代》中的小镇锡埠,原型是她的故乡怡保。旧街场云集着金漆招牌和老字号,构成富有烟火气的街景。她曾在采访中表示,“我的小说更多是在写市井和‘人’的部分,那也是我对家国的记忆所扎根之处……”但是,第二人称“你”的这个叙事层,充满阴郁情调。破旧的五月花宾馆,充满杂音和气味,“每一间房都像盘绕着阴魂”。“你”甚至在出状况的灯下阅读《告别的年代》。后设手法令朝气的街景与昏暗的旅馆轮番出现,不禁令人疑惑究竟要告别哪个年代。
可能的是,“告别的年代”也是一种后设。读者被告知需要“告别”,却不知何时才会告别,甚至本就无法告别。黎紫书写惊惶、恐吓、阴霾与悲伤,“从未消散,都融进了我贴身相随的影子里”。这些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是“告别的年代”中无法告别的一部分。当告别无果成为事实,书写本身的意义或许就如跋中所写的那样——“对抗匮乏,拒绝遗忘,建造持久而具意义的世界。”
《告别的年代》获得过《亚洲周刊》十大好书等评奖,简体版于2012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钟怡雯多写散文,也长于散文。散文并未令她的情感过于外放。当她谈及故乡时,尤其显得克制内敛。《岛屿纪事》(1990)记录她懵懂孩童时期初入学堂、写生相思树林、前往同学家吃蛇蛋、父亲雨夜为她捉虫。岛屿被藏在记忆的百宝箱,“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取出把玩。”她的怀乡,更多是在留恋人与事。在《我的神州》(1994)中,寄寓着原乡思恋的“神州”在爷爷处是广州梅县,在“我”这里则是出生的金宝小镇。我对“神州”的想象也不再是爷爷慷慨激昂讲演的归乡梦,而是悉数系在接触的小镇与家人。清晰可辨的亲人先于模糊遥远的地名,构成了她的“神州”。
在钟怡雯的书写中,岛屿与神州不再令人牵肠挂肚,也不必对寻找原乡耿耿于怀。“回不去的原乡”这一事实能够被坦然面对,并未产生过多执念。她19岁时出走到台北读书,在采访中称自己若无必要,鲜少回马。《回荡,在两个纬度之间》(1997)聚焦她自大学起居住的台北与偶尔小住的吉隆坡,她生命前18年居住的原乡退居成背景,只在谈及食物时才无可替代。利索斩断所有复杂牵连,她的乡愁再纯粹不过。
钟怡雯力图彰显身为马华文学新生代的身份,不再竭力理清复杂的身份认同问题。往昔被存入岛屿这个百宝箱,能够记录但不必过多挂怀。她在亲自选编的《马华当代散文选》中有力地指出:“马华文学不再是置于’地方色彩’的标准下才能研究的作品……这才是马华文学加速成长的最佳途径。”
这本《岛屿纪事》收入了钟怡雯的1990年至2003年的50余篇散文,主题丰富,除却对故乡的淡淡思恋外,还能够看到这位作家对生活敏锐而细致的感受。
与《死在南方》《岛屿纪事》一样,这本《方圆五里的听觉》同属山东文艺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的“新生代华文作家文库”丛书。作者陈大为系钟怡雯的丈夫,1980年代赴台留学,创作以新诗为主。他的诗句溢满中国神话与历史的意象,“曹操”“尧典”“河渠书”“鸿门宴”“女娲”“公孙大娘”……但并未拘泥于传统叙事,反而进行质疑与解构。《屈程式》(1985)指出今日的“屈原”已经成为被消费的文化符号,只有“楚辞里的屈原才是屈原”。他敏锐意识到史实在后人手中丧失了真实性,只是“一则手写的故事/一串旧文字/任我诠释任我组织”(《再鸿门》,1995)。一方面,他始终没有忘记祖辈所念的神州大陆,诗的灵感与材料皆取自中国正典,“是碣石和枭雄的古诗/见证了我的宇宙”(《观沧海》,1998);另一方面,他有意跳出传统的影响,以南洋移民的新身份展开创作,先锋意识浓厚,这给诗歌带来多元视角。
这本选集中收入了他的“南洋史诗”,整组诗共有15首,自曾祖父在19世纪末移民南洋开始,由“我”在台北一次书写十首诗结束。这组史诗不仅记叙了南洋充满血泪的殖民史,还穿插进一段多年动荡的家族历史。曾祖父在19世纪末离开“干瘪的广西”;爷爷“每一步/都踏到殖民史的野故事”;1957年马来亚独立,父亲“浑然不觉地踏过”;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西,定居台北的“我”,则需要处理“出没的籍贯”。比起书写乡愁,陈大为更像是以先锋者姿态突破马华文学的传统:“我试写马华诗人不写的南洋/他们说:太旧/又嫌它腐朽”,但又点到为止,“我的南洋/毅然终止在下一行。”他展示着身份焦虑,但这种焦虑是阶段性的。结束焦虑后的探索,才是陈大为作品的出发点。
李天葆196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生于斯长于斯,青年时代就斩获多个文学奖项。《盛世天光》是其在中国大陆出版的首部作品。李天葆无意重笔描摹南洋标志地景“雨林”,他的文学空间多是琐碎平常的市井风光。与他的同辈作家相比,李天葆笔下的人物们并没有特别执念“神州”。他们困惑的不再是身份认同,而是动荡的个人命运。小说以姐姐金蕊代替妹妹银蕊出嫁开篇,交替描写两人与其后代的命运。杨金蕊独自坚守梅苑酒楼;她的女儿玉蝉则被日军奸污,发了疯;玉蝉的女儿蝶芬、黛芳自幼顽劣。杨银蕊因水痘早早衰亡;女儿惜妹的丈夫早亡,她独自抚养双生女月芙、月蓉。
这个暗香浮动的红尘世界,是杨家女儿们的人物志。每一位女子们性格各异,但归宿多半都是悲剧:金蕊患病;惜妹老去;玉蝉疯癫;黛芳猝死;月芙坠楼;月蓉难产;只有蝶芬嫁为他人妇,“生活很好”。这段家族史发生在南洋街头,但也止于南洋街头。李天葆着重马来内部的历史变迁,不再回望遥远大陆。
李天葆的风格却与大陆的鸳鸯蝴蝶派相似。他笔下的人物又多为容姿艳丽、锦衣华服的女性。人物逐步登上布景,轮流述说命运变迁的手法,也有模仿古代章回小说的痕迹。他也被誉为张爱玲在南洋的“张氏传人”。但李天葆开辟出的这一个“南洋”空间,与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并不相同。张爱玲的上海华美却苍凉,李天葆的老吉隆坡则相对暗淡。故事中最显著的建筑是梅苑酒家。它是金蕊毕生的心血,贯穿历史:战前盛名一时,甚至在日本殖民南洋时生意依旧红火,但却在1950年代遭遇大火,成为残楼废院。但其余场景并不鲜明,也缺少内在的反思。李天葆一反马华文学的主流,独自建构文学空间的做法,仍然有其意义:一个秾艳的南洋也是南洋。
对原乡的想象,或是被寄托在中国大陆中一个莫须有的空间,或是被安放在狂野的热带丛林。想象的开放性正向我们提示,一个关于家乡的具象概念从未定型,它永远处于流动状态。而这种不断的流动,正蕴藏了无数可能:它指向从未到达但永远牵挂的“中国”,也指向年少离家后就从未返回的“故乡”,更指向马华文学与更广阔文学场域的有机互动。
马华文学在20世纪初诞生之际就受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五四的“白话文运动”更是直接影响建构文学的语言。异域的创作环境更是给作者们带来实践上的困难:是要追寻神州母亲,还是要新环境中竭力创新?身份焦虑令新生的马华作家们带有忧患意识,他们既创作文学,也思考马华文学与中国,乃至世界的对话可能。
参考资料:
迷路在文學原鄉──李永平訪談,《文訊》,2016年11月號:
https://zh-tw.facebook.com/notes/文訊/迷路在文學原鄉李永平訪談/1575026029207907/
温明明. 离境与跨界: 在台马华文学研究:1963-2013[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黄万华. “出走”与“走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进程[J]. 中山大学学报, 2019(1): 38-49
王德威. 文学地理与国族想象:台湾的鲁迅,南洋的张爱玲, 2013 http://www.cssn.cn/wx/wx_xdwx/201311/t20131122_868820.shtml
黄锦树. 馬華文學與中國性[C]. 元尊文化, 1998
黎紫书:经营马来特色,书写家国记忆,中国作家网, 2012.4.5: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4-05/123600.html
《11问文坛神雕侠侣陈大为和钟怡雯. 不写作时,在忙什么?》星洲日报, 2016.9.28: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2016-09/28/content_1571295.html?__cf_chl_captcha_tk__=d3ddfa5292ff0ba42ec8cfdf0cacf60e1fc7aafd-1593707273-0-AZLRlppW6JMw2ey9QaILvz_HjXJXdVD-rh5Upo8nvwC3daZnOctoPVemgTyDOg8LyYGhTAq3u4t4FDojt5BTw_fo57T3VCBmC2-ARNNM-zruBNsOLB8y0qbkLJBI2ZRLht1YE6FQZ9STMhQkQvYbF7Ofu-_FdVmpp1MOevGI7u-fWsbMXjGK3NAaOZPllnkzS4MAewnZ-5PZgjgC9QsCOk4iugzCMb9Ln5ZNVFFp7xqgT2OtMZ-hlHVpvAXaibljzgYB9Gn5RuKzmDdPa6jS2KsbeU6TkMUOZATG4I96ndBbzRig5Kx1We9hzNL50Fie967YzNlZWNdk8oISV54ETkYcOz1bRgcowLbDqcnl3XgwqmkcBPTxmqiOFpa0Q9YhEZj9vtOs2peSrHYk8ztKYcIEwp82puKjzieolBN0V9xkNdptD2hu4qzaexb2VjSpKgopKgVLkNWeMvljYYsbN_8rjQcg-W3JTkMEe3rCJVqP-TlzVTiN_JQPOXTkx-t239CGyzpIpcn2MFs_47fsPYEfoU6LgzRzD9B_8ExToG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