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炎黄子孙,不知大家是否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所了解。请问,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按农历时间来看,正月初一是春节,正月十五是元宵,二月初二是龙抬头和社日节。

上坟烧纸是习俗吗(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1)

三月初三是上巳,冬至过后的第106天是寒食。4月5日后面是清明,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十五下元节,此外还有冬至和除夕。

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有两大传统节日与自然节气点是一样的,它们就是清明和冬至。那么关于清明节,大家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讨论两个话题。一是关于清明相关的故事有哪些?二: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要不要按照民俗去继续扫墓祭祖,若人们采取了露天烧纸的祭祀方法,会不会被批判成陋习行为?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节,也是后人对祖先的一种缅怀节日。清明节其实凝聚着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同样也传承了中华文明的千年文化,抒发着后人对于历史、尊祖敬宗的道德情怀。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最原始的人类其实只有两种信仰,一个是对天地的敬畏,一个是对祖先的敬重。何况华夏儿女有墓祭的礼俗,且历史悠久。

​​

上坟烧纸是习俗吗(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2)

​​

在上古的干支历法中,就着重讲到过清明节的重要性。因为华夏儿女对于祖先的信仰与祭祀礼仪的存在,​使​清明祭祖不仅是传统更是精神的继承。

关于华夏儿女过清明节各地有不同习俗,但归结起来总共有两大类别。第一是礼敬祖先,第二是郊游踏青,这实现了后人对天地和祖先的缅怀以及追思。

在唐宋之前,古人还过寒食节和上巳节。而在此之后,清明节广受推崇,人们就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进行了融汇,并且与各地方的文化有了融合。

所以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过节方式丰富多样,但后人所传承的文化内涵只有两个。一是离不开天地自然,二是得谈到对祖先信仰的祭祀礼仪。

那么关于清明节,中国古代历史中又有哪些传说故事呢?

公元前202年,刘邦大军赢得了楚汉之争。汉王从此统一天下,建立西汉政权,史称汉高祖。但刘邦出身平庸,他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

​​

上坟烧纸是习俗吗(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3)

​​

刘邦的母亲未能看到儿子飞黄腾达,早早离开了人世。但当时的农村人只是草草的将去世者安葬,关于墓志铭他们也没有什么大讲究,这就导致在战乱之后刘邦想要去给母亲祭祀,完成子孙对母亲的祭祀礼。

但刘邦根本不记得母亲的坟墓到底在哪里,他只是记得一个大概的位置。等到刘邦赶过去一看他也懵了,自己根本分不清母亲被安葬在哪。

刘邦看着眼前无数的墓碑心里很难受,于是他捡起地上的几片树叶心中默念:“如果上天可怜可怜我的这颗心,加上母亲在天有灵,我就将这些树叶随便撒向空中,只要有一片树叶落在了某一个坟墓前即便是风过来了都吹不走,那就是我刘邦母亲的坟墓。”

不知是巧合还是刘邦的心愿真的灵验了,当他将树叶抛向空中之后,果然有一片叶子落在了一处墓碑前,而且风来了也没将叶子吹走。刘邦跑过去一看,好像和记忆中埋葬母亲的地方十分吻合。于是刘邦赶紧命人给母亲重新归置新墓地,并且每年都会去扫墓。

后来民间的百姓听闻了刘邦拜祭母亲的故事后,便也自发性地效仿刘邦。同时人们也会用到一些祭祀道具,来表达对先祖的缅怀。但古人在这一节日的前后,除了会吃特定的食物之外,他们也会沐浴收拾好心情去郊外玩耍。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有一妃子独受恩宠,这个骊姬便想掺和前庭政治。于是她私下拉拢大臣扶持自己的儿子来继承大统,但当时皇位的候选人只有太子申生。

​​

上坟烧纸是习俗吗(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4)

​​

逐渐大权独揽的骊姬便想置申生于死地,在窘境下的太子申生被逼到悬梁自尽。但是太子还有一个弟弟叫做重耳,他为了能够躲避祸乱只能被迫逃离是非之地。

在流亡期间重耳过的日子十分艰难,不过好在他的身边还有很多对他十分忠心的大臣。其中有一臣子名叫介子推,他对重耳的忠心日月可鉴。当重耳好几天都没吃过饭,他哪还有力气逃命呢?

重耳在荒郊野岭饿得晕了过去,介子推没有其他的办法便选择以自己的肉来让重耳饱腹。介子推用自己的生命拯救重耳了,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19年之后介子推还是被重耳抛在了脑后,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重耳通过政治运动他又重新回到了王宫并且做上了国君,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文公。但是没想到晋文公在执政后,对那些早年间与他同甘共苦的大臣们纷纷加官进爵,可他却唯独忘记了介子推。

这似乎伤了介子推的心,当其他的大臣向晋文公阐述了19年前的那段往事之后,晋文公内心自知有愧便想亲自登门拜访,把介子推再拉回身边。可介子推带着母亲躲到了绵山里想过隐居的生活,晋文公还是觉得迈不过去这道坎,于是又追到了绵山。

​​

上坟烧纸是习俗吗(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5)

​​

可惜绵山太大,晋文公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把介子推找出来。这时候晋文公的身边就有一大臣提了个主意,说只要放火烧山那介子推必然会带着母亲从山里跑出来,他们只要在山脚下等着,便一定能够迎来介子推。

晋文公听了这个主意之后还真的就放火烧山了,但是不料,介子推宁死也不愿意下山。等到人们再次找到这对母子的时候,他们已经去世了。而介子推在生前还死命地抱着一棵大树,这是一棵老柳树,柳树的下面有一个树洞。

洞里有一张牛皮,晋文公一看原来牛皮上写了介子推留下来的遗书。书信的内容主要是说:“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对此内心有无数感慨,之后他不论走到哪里都将这封书信放在衣袖之中,也当成了他日后执政的座右铭。在离开绵山之前,晋文公将介子推母子俩分别重新安葬了,还在山上建立了祠堂,并下令要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全国百姓在此期间只能吃寒食。

等到第2年相同的日子,晋文公又带着大臣们来到了绵山。他发现那棵老柳树奇迹般地(之前被烧坏了)长出了新芽,晋文公便随手摘下了一根柳条编成了一个圈戴在了头上。

​​

上坟烧纸是习俗吗(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6)

​​

于是古人便把柳条编织成的帽子叫做清明柳,后来人们也根据这个传说把这节日认为是清明节。于是也有一些现代人会在给祖宗祭祀的时候插一根杨柳条。

这柳条要么放在祖先的坟墓前,要么就插在自己的家门口。因为柳条在晋文公的故事中它代表的是吸引祖先的灵魂,让他能够得到安息的意思。

诗中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种凄凉的环境,似乎渲染了清明节时人们非常悲伤的心理。其实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古人在清明节除了要缅怀先祖时要饱含悲伤之外,还要有一种对踏青游玩的向往之心,这就得是一种愉快的心情了。

于是人们在野外踏青时,就会带一些清明节特有的食物。在南方,不少人家会准备好青团。这是一种碧青油绿的糕点,由于材料主要为新鲜艾草中的嫩叶和小苏打,所以刚出锅的时候会给人们留下一种清香,很有大自然的气息。

​​

上坟烧纸是习俗吗(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7)

​​

另外,在福建泰宁还有一种绿色糕点叫做暖菇包。它是由鼠曲草和米浆打成的糍粑,人们再放入菜馅或腊肉、春笋、香菇、红糖等菜品,就可以做成甜馅的暖菇包了。

当地人除了自己食用这种甜品外,还会将其供奉给土地神,祈求神仙保佑农民能够让农业获得大发展,秋天时更好五谷丰登。

在北方也有一些人会在清明时节吃散子,这是一种油炸类面食,主要是将米面混合做成主料,然后在发面后搓成细条,将其油炸即可得到散子。但也有地方叫其麻花,吃起来香脆,深受北方食客的喜爱。

虽然中国有一句传统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但是中国人做出来的美食都是和文化、习俗有关。大家用各种方式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吃什么只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美食和品尝美食是中国人在抒发情感的一种形式,所以清明节为何如此重要?原因就在这。

然而在现在生活中,过清明节也会引来一些质疑。比如说对于清明节,人们要是想要通过烧纸的方式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就可能会被部分人给责骂。

考虑到现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渐加强等原因,个别声音层出不穷。他们认为清明节时,全国人民如果大面积地烧纸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烧纸时容易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还说烧纸是迷信的做法,说大家应该要相信科学等等。

​​

上坟烧纸是习俗吗(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8)

​​

这些质疑声,似乎会阻碍大家在清明或冬至祭祖时露天烧纸。那么在清明时分,现代人还能不能烧纸?烧纸到底是民俗还是陋习呢?

在看完了人们对清明时大家露天烧纸的批判之后,我们也可以看看露天烧纸的支持者们有怎样的说法:

一部分网友认为:露天烧纸对环境污染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大。因为清明节只有那一天,即便是全国人都在这时考虑露天烧纸。但这个时间太少了,能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就没有那么大了。毕竟这和工业建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比起来,那都是小儿科。

此外还有网友认为:中国人有过节的传统,这不仅是文化也是对礼仪的传承。华夏儿女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但是现代人当中也有个别声音说要取消露天烧纸,那这些人对祖宗都没有礼仪了,连个仪式都给取消了,那还对得起礼仪之邦这4个字吗?

还有网友认为:清明节烧纸这是千年的传统,个别人用一句迷信或陋习二字,岂能反驳?

第4种声音为:人们的安全意识都在逐年提高,即便是选择于清明时露天烧纸,大家还是会自发性地去考虑好防火等安全工作。既然烧纸的人都不怕因没做好安全工作而受到惩罚,那么别人又在担忧什么呢?

​​

上坟烧纸是习俗吗(露天烧纸是民俗还是陋习)(9)

​​

其实大家在这个问题下面,可以看看周边国家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大家或许听说过古巴比伦古印度,但是中国为四大古国,文明并没有出现断层的情况。这种文明的延续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地球上的多数文明不仅断层了,甚至大部分都已经早早消亡了。

唯独中华文明还在不断蓬勃发展着,​这其中​难道没有祭祀的功劳吗?当然有。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之后,人们更应该明白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多重要。

人们不能总觉得外国什么东西都是好的,也不能小看祖国的文化底蕴。所以露天烧纸,只要是人们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符合当地政策、同时也遵守了地方防疫规则,大家适当地用这种仪式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又何陋之有呢?

其实在过清明节时,人们不仅要对祖先扫墓祭祀。只要有条件,大家还可以带孩子到革命烈士园中去祭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传承的纽带。家长要把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教育给每一个祖国的花朵,这样中华文明才能够不在我们这一代出现断层。

那么关于清明节相关的知识,您对“露天烧纸到底是民俗还是陋习”这个话题有何补充?大家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