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正岩与方旭,这二位都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颇深,那么,世家子弟究竟应不应该从事这一行,是否取决于这两个条件:

其一,那就是世家子如果喜爱这一行,那么大可以传承,因为从事任何一个行业的前提都是喜欢,不能说为了传承而传承。

其二,那就是天赋,这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前提,而京剧艺术又是最考验天赋的一个艺术种类。

京剧演员过去成名靠的是观众,因为只有演员演出叫座才有名气。然而时至今日却好像变了,演员的名气靠的是各种大奖,而这些奖的评选多是所谓的专家,所以现如今的演员名气与观众脱节了。

朱强老师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调侃过这二位,他是这样说的:“这正岩跟方旭在唱京剧演员当中曲艺是最棒的,在曲艺演员中京剧是唱得最棒的。”

呵呵呵。

演员方旭个人资料(方旭成为国家一级演员)(1)

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旧社会衡量一个京剧演员的标准就是这个演员是否火,比较火的演员会被称之为“角儿”、“老板”。建国后京剧演员成为了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而相应而来的也出现了评级,因为只有将演员分级别评价,这样才能够确定工资。

最初评级是非常严格的,像文艺界一级演员京剧界仅仅有14位,后来又增加了11位,而像杜近芳、言慧珠、奚啸伯等人都是文艺界二级演员。并且当时被称之为艺术家的仅仅有两位,那就是梅兰芳和周信芳两位。

然而时至今日京剧界的评级似乎有点上浮了,甚至于认为一些演员的级别和艺术水平不匹配。

首先说谭正岩。

有些观众戏称他“谭大少”,或“小谭”,网上有网友玩笑地叫他“谭小七”。客观地说,名门之后的标签已经成了谭正岩的重要身份,确实他也凭借着这个身份受益颇多,首先第一点就是进入北京京剧院,有很多比他强的名角在地方剧院明珠暗投,所以说能够进入国家一流的大院团,是谭门七代带给谭正岩的一大好处。

就是因为这个标签,加之其祖父谭元寿也是一代名角,人脉颇丰,捧一个谭正岩还不手拿把掐。所以曾经举办过一次名角版的《四郎探母》,而主角就是谭正岩,配角则是叶少兰、蓝文云、迟小秋、董圆圆等京剧名家。这场演出十分轰动,但是好像都是奔着配角去的,不过无论如何谭正岩又被冠上了“青年领军人”的标签。

演员方旭个人资料(方旭成为国家一级演员)(2)

谭正岩《四郎探母》

首先说唱功。很多人对谭正岩的唱功评价不高,发尖,甚至亮音觉得刺耳,而且有的地方还有疑似冒喉。好像气口太小,出不来那么大的音,这也是先天造成。

谭正岩的嗓音细、软、亮,这种嗓音适合京剧许多行当,例如旦角、小生但是却唯独不适合老生。其实谭正岩更适合武生,为何不专攻武生呢,或许是舍不得谭家七代嫡传的标签吧!

唱京剧必须有一副好嗓子,否则吃不了这碗饭。个人觉得谭正岩的嗓音特点属于先天使然,不必过多苛责。而且据关系比较好的票友介绍,谭正岩在台下还是非常刻苦的。

演员方旭个人资料(方旭成为国家一级演员)(3)

由于是谭门第七代传人,观众们对他的期望很高,这使他的压力很大,他加倍地努力,却依然不能够尽善尽美,他因此偷偷写过两次辞职信,甚至有过遁入空门之念。

谭正岩自己说:从8岁起我就知道我是为京剧而生的,我一辈子就得干这个。可能因为我从小周围的人就灌输我,正岩,你得把谭家大旗扛起来,传承京剧。我为“谭”字牺牲了很多,“谭”字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优越感,带来更多的是压力和辱骂。

其实就是家族的背景太大了,曾经谭元寿曾经找了许多行内的名角来捧谭正岩演了一出《四郎探母》。这难道能说与家族没有关系吗?当然了,这二位确实十分努力,而北京京剧院对于这二位也是一个力捧的态度,奈何天赋限制太大。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当今京剧舞台上的两位青年演员谭正岩和方旭,二人盛名之下究竟有几分能耐。并且非常努力,但是这二位的天赋真的不算是高,甚至于现如今被捧得也太高了,这一点也是不太合适的。

所以有人说谭正岩身高太高,嗓音像“鸭叫”,其实这并不是诋毁,因为这确实是谭大少的真实缺点。

再说方旭。

方旭1983年生,自幼考入中国戏校,师从杨博森、马名俊、张关正,学铜锤花脸。2006年毕业后,入北京京剧院。2009年方旭,拜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为师。

演员方旭个人资料(方旭成为国家一级演员)(4)

他的标签是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青京赛金奖获得者,其实这与其艺术水平是不成正比的。

虽然出身梨园家庭,并且拜名师学艺,但是方旭的唱腔却是一般。首先他发音位置靠上,中气不足。而韵味也就更提不上了。 其次身段方面也零碎太多不够潇洒,并且跟随师父孟广禄学习,也有些表演用力过猛。

方旭嗓音偏左,没有裘祖的雄厚大气,缺乏方荣翔大师的游刃有余,胸腔和头腔共鸣不很充分,全在鼻子上,听着单薄,不亮,遑论韵味,这些跟长期戴麦上台有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这两位青年京剧演员,现在是北京京剧院的主推,然而最重要的标签还是谭家七代嫡传、方荣翔大师嫡孙。所以盛名之下有一些名不副实!

老戏迷们说的对:京剧想不完蛋就是得市场化,拉出去溜溜,能卖票才是角儿,话糙理不糙,然也。

其实,并不是说京剧大师的后人就必须唱京剧,李多奎的后人李世麟先生、裘盛戎的女儿裘芸也没下海,这都很正常,可是,既然你们选择了京剧,就应该对得起自己的先辈!比如梅葆玖先生、谭元寿先生、李浩天先生等等,真的是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自己父辈的艺术成就太高,几乎是无法超越,可是,他们尽力了,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很多,举不胜举,

在此,希望谭正岩和方旭二位老师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艺术水平能够越来越高,舞台表演也能够更加充分,也能在日后能够与名门之后,戏曲名家这些词相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