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老外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嫁给老外十年的血泪史)(1)

遇见静水人生 做更好的自己

01

“周芸,滚回你的中国吧,我不拦你!”King两眼发红,朝我怒吼,歇斯底里。

“妈的,King,你怎么不去死?”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委屈,破口大骂。

望着地上他摔碎的杯子、稀烂的遥控器,加之孩子们的哭嚎声,我欲哭无泪,痛得无法呼吸。

我叫周云, King是我的韩国丈夫。十年前,满怀着对幸福的美好向往和浪漫期待,我以为嫁给了爱情。

大宝四岁那年,他的大货车牌照突然被人拿走,具体原因我一直没有调查清楚。他因此缠上这场经济官司,从此King整个人都变了。

接下来的两年,他除了跑法院、打官司、准备材料,其余时间就窝在家泡在电脑游戏里,情绪越来越差,喝闷酒、发脾气。

为了打赢这场官司,他将我们唯一的一套公寓抵押卖掉,没了收入,反而增加了房租支出,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被这场可恶的官司拦腰砍断,一前一后,从此泾渭分明。

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房租支出……生活举步维艰,他破罐子破摔的生活态度,让我气恼又无能为力,绝望又不甘放弃。

我俩几乎一月一干仗,鸡毛漫天、一地狼藉,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贫贱夫妻百事哀。

他国之乡,举目无亲,我无数次想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到中国。但每每听到两个孩子喊妈咪的声音,我的决心又动摇了。

回想起和King的相识相恋,还有携手共度的这十年婚姻,我怅然若失、五味杂陈。

02

记得大学毕业前夕,韩剧风靡中国,我被《大长今》迷住了,抽空就钻到电脑室追剧,56集电视剧我竟然连看了三遍,因此对韩国欧巴有种莫名的好感。

毕业后,我来到广州一家韩资公司上班,接触到的韩国男人,大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在那个春心荡漾的年纪,我无数次幻想自己的欧巴王子。

突然有一天,我接到室友打来的电话,才知道她毕业后去了韩国工作。

她神秘地告诉我,要为我介绍一韩国男朋友,抱着处不成朋友做笔友、权当免费学韩语的想法, 我开始了和King的友好交往。

那时韩国没有QQ,我们就用nate on交流,就这样,前后将近两年,我们彼此写了近700封email,至今还保存在电脑里。

那时我只会最简单的韩语,词不达意时,就用英文代替,他似乎很懂我 ,总能快速为我指出语法错误。

聊了两年后,他提出来中国,我们在青岛如约相见。他出现在我面前的那一刻,我惊呆了!

大长腿、牛仔裤、白色旅游鞋、卷卷的头发、迷人的暖男笑容,360度无死角的英俊, 酷似韩星李敏镐。

在没见相见之前,我只知道他是个跑长途的司机兼车主。

我的择偶观里,他没有和我相当的学历,但人风趣幽默,顶多算得上谈得来的异国朋友,但绝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

嫁给老外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嫁给老外十年的血泪史)(2)

03

本打算玩几天后,他返程,我回广州上班。短短几天相处,他的细心、体贴、幽默 加上爆棚的颜值,我竟鬼使神差地改变了主意,我要带他回家见父母。

他只会用简单的中文打招呼,见到我的家人,他就90度的鞠躬,搞得姐姐和弟弟忍不住捧腹大笑。

到我家的第一天,见我妈的自行车车把失灵,他主动修好,厕所的马桶盖坏了好久,我爸懒得弄,他跑店里买个新的给换上,动作麻利又娴熟。分别前,照合影时,他还主动拉起我爸妈的手,比我弟跟我爸妈还亲切!

我妈说这个韩国男孩有眼力,处对象家人没意见。可说到谈婚论嫁,他说我得辞职跟他回韩国,我妈第一个不同意。

他来中国,哪怕在广州发展都可以,但让我一个人嫁到陌生的国度,她一万个不答应。

可我被他着迷了,什么工作 、家庭、辞职都无所谓,只要能跟他在一起。

“中国男人死光了吗?你这么年轻,狠心远嫁!”妈妈伤心又生气。

“我就要和他在一起!”我态度坚决。

分别后,我们继续邮件、电话联系,不顾家人强烈反对,我开始准备签证、结婚手续。

大半年后他来广州,我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他,不久我发现自己怀孕了,为走捷径,他直接办理了婚姻邀请签证。

走的时候,妈妈和姐姐含泪把我送到车站,爸爸闭门不出, 伤心至极,他难过地说权当没有我这个闺女。

就这样,我不顾家人反对独自一人来到韩国。

04

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我就在家养胎,他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直到大宝出生,我活成了恋爱中的模样。

我不会做韩国菜,他就叫外卖,我刨腹产,他请半个月假,陪护我们母子。

第一次当妈,弄孩子、手忙脚乱、连喂奶都不会。他下班回来就给孩子洗澡、洗尿片、沏奶,他曾是我心中永远的温暖欧巴。

跟我妈通话时,我还矫情地告诉她,我没看错人,他对我很照顾,尽管不富裕,但一辈子对我好,我很知足。

缠上官司后,他脾气越来越坏,我们住的全税房迫于经济压力换成月税房,就这样欠着银行的贷款,惶恐不安地度日。

面对困境,他迁怒于孩子,动辄吼叫,砸摔东西,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面对无休无止地争吵,我身心疲惫。终于在一次大吵后,深夜零点,我放下孩子,发疯似地跑出去,我想自生自灭,结束这里的一切,我不想狼狈回国,给爸妈丢脸。

他火速下楼寻我,拉我回家,向我道歉,求我原谅。

第二天,他便收拾东西去了别的城市,开始正儿八经上班。

我们都吵累了,之后的一个月,彼此一个电话都没通。

他发信息给我求我相信他,日子会慢慢好起来,求我对他多点耐心。

我很清楚,他是爱我的,人不坏,对孩子也好,我还能怎样, 就自动和好了。

他一个月回来一次,我抽空就做点化妆品代购,赚了一些生活费,日子好过一点,但之前两年多欠下的银行债务仍没还完。

焦头烂额的日子,就这样沟沟坎坎地过着。

嫁给老外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嫁给老外十年的血泪史)(3)

05

我恨自己不争气,就在打官司的那两年,我意外怀上二胎, 我想去打掉,可在韩国不允许,堕胎属于害命,他也不同意,于是只有借债用来生孩和日常消费。

如今,那场官司还没结束,打不赢他就不死心,就在上个月又举债500万韩币请个律师,接着上诉。

总之,巨额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弄得我身心疲惫、对人生深感绝望。

平心而论,韩国消费高但挣钱比国内容易,只要勤快点,一个月挣几百万韩币不成问题。

让我最难过的是他对生活的态度,目前一个月几千块的房租,两个孩子的养育支出、 银行的巨额贷款,按照常理,有责任感的男人,应想尽办法去赚钱啊,哪工资高去哪才是。

他辞去外地的工作,今年已经换了三次,挑肥拣瘦。

目前这个工作,双休、不加班、薪水少得可怜。看到他得过且过的样子, 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一想到那多债,就头疼,他还在挑勺捡碗, 我甚是无语。

他说,老婆,你大学毕业,应该能赚钱,咱家翻身就靠你了啊。

一气之下,我把两个孩子留给他,只身去了北京,跟我发小一起做业务,业绩还可以。在家蜗居这么久,刚上班老板就给开到月薪一万。

就这样我轰轰烈烈地干了半年,他天天打电话催我回家,并向我保证,我回家看孩,他上班养家。想想孩子太委屈,我心一软还是回去了。

没想到,我到家后,他又玩了3个月游戏,直到一分钱都没了,他才悻悻出去上班,那种消极和懒散 ,让我有掐死他的冲动。

06

前天通视频,我妈又唠叨,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姑娘,哪个不是有车有房有存款 。

现在,他在工厂上着班,律师在帮着打官司,他幻想官司打赢,一下子就进账一个亿,把账还完,再买套房 。

我的底线一点点降低,只要他不在家呆着就行,一想起他在家呆两年我就要疯掉。

两个孩子,一个小学,一个幼儿园,我抽空去做点兼职,不咸不淡的过着。

之前吵太多了,现在没劲吵了,他回来就玩手机,我学我的英语、带孩子、做饭。

早已找不到当初的浪漫 ,唯有压力。只要生气都是因为钱,孩子想报个艺术班,做父母的都满足不了,想到35 的年龄 ,就觉得活得好失败。

每次和家人聊天,他们劝我果断离婚,重新开始。

可我不能失去孩子,两个孩子都是韩国国籍,我带不回去。

他不出轨、也未家暴,平时对两孩子很好 ,变着花样给孩子扎不同的发型,连老师都夸赞说这爸爸不错。

直到现在,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吃饭有一个习惯,总是爱喂我和孩子,吃鱼时把刺挑好,给我和孩子吃,吃烤肉时,都是他烤好,一块一块地剥好给我和孩子,这点滴生活细节,保持多年。

想着他的好,再看着两孩子,离婚我真的不忍心,只是我的未来在哪里呢?

我姐的原话——指望他?无房巨债、不思进取;靠你?等把两孩子拉扯大,你也老了,若一直持续这样的日子,只能一辈子穷下去。

想到我姐的话,无比扎心,突然感觉自己陷入了死胡同,真心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他没有突破我的底线,但和结婚前完全不一样,现在是死猪扶不上墙,我鼓励过,也打击过,人家都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生活一地狼藉,谁来收拾残局?

END


作者:静水,自由撰稿人,高校兼职财税讲师,育儿工作者,38岁裸辞,一支笔写尽人间冷暖,陪你把孤单过勇敢。

静水的碎碎念:

写完周芸的故事,我不由得感慨,婚姻的本质无国度。

她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跨国婚姻,现实远比电视剧真实和残酷。

女人是天生的感性尤物,在情感的世界里最容易疯狂,也最容易受伤。思想是行为的指挥棒,会让灵魂闪光,也会让灵魂忧伤。

一个女人但凡陷入情感危机,便自觉不自觉地向外界寻求支撑的力量,以此疗愈自己的内伤。

35岁是女人情感的分水岭,也是情感危机的聚集地。面对婚姻危机,一边是陪伴孩子的缺失,一边是挣钱养家的压力;一边是女人要自强独立的内唤,一边是女人要回归家庭的呼吁。

简爱说,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

静水的观点,之于幸福,便要学会旁观所谓的薄情,拥抱真正的深情。创造必要的资本和能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经济独立。

过分向外寻求安全感的人生,无异于自我撕裂;理性向内寻求安全感的人生,才会愈久弥坚。

欢迎诸亲,在文章下方留言和静水碰撞思想。

感谢支持,感恩有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