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除了需要满腔激情和扎实功底,有时还需要一点创作技巧。没有激情,就如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波澜,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缺乏功底,内容不够深刻,仿佛小学生的作文,也会贻笑大方。技法单调,没有足够的表现手段,也不能有效地抒写诗人的感受。

诗歌创作技巧包括一些修辞手段、典故的引用,还有谐音和一语双关的引用,作者还要熟悉一些常见的意象,各种对仗方法,以及乐景抒写悲愁等等手段,不一而足,难以尽述。下面分享陆游技巧娴熟的七律,很少有人读过,颈联饱含哲理,值得细细咀嚼。

陆游写的诗最简单的几首(陆游技巧娴熟的七律)(1)

斋居书事

南宋:陆游

慵养金丹换鬓须,微霜正要称清癯。

平生风露充蝉腹,到处云山寄鹤躯。

道室焚香勤守白,虚窗点易静研朱。

自知世事难谐偶,不待幽人夜见呼。

陆游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南宋爱国诗人,他年少时就胸怀报国之志,并立誓要赶走金兵,恢复河山。可惜诗人直到暮年也未能实现平生的夙愿,心中悲愤不已。诗人晚年不再关心名利,更喜欢清静的生活。这首诗就记录了放翁的斋居生活,展现出作者高洁的品质。

陆游写的诗最简单的几首(陆游技巧娴熟的七律)(2)

首联就表现出诗人豁达的情怀,“慵养金丹换鬓须,微霜正要称清癯。”他说自己懒得寻觅那些炼丹的方术,反而觉得须发染霜,正好与自己清癯的面容相称。一个“称”字,让人感觉,诗人似乎以微霜和清癯而感到自豪。

人到晚年,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开始衰老和退化,很多人看见镜中的憔悴容颜,就会不自觉地悲叹和惆怅。可是陆游却与大家的思想不同,诗人学过中医,懂得养生之道,但是他也知道衰老和死亡是不可逆转之事,与其唉声叹气,不如坦然面对。

陆游写的诗最简单的几首(陆游技巧娴熟的七律)(3)

接下来的两句表现出放翁超凡脱俗的品质,“平生风露充蝉腹,到处云山寄鹤躯。”诗人一生四处闯荡,年轻时还曾征战沙场,为了及时地完成任务,他经常会披星戴月、风餐露宿。

蝉腹,比喻高洁的躯体。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曾有诗描写鸣蝉,“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既显出蝉吸食风露的艰难生活,又表现了环境的冷漠。鹤躯,形容枯瘦的身体。作者以蝉和鹤自比,彰显了自己纯洁、刚直的秉性,却丝毫不以清贫的生活处境而感到悲戚,令人非常崇敬。

陆游写的诗最简单的几首(陆游技巧娴熟的七律)(4)

颈联描写作者斋居生活,“道室焚香勤守白,虚窗点易静研朱。”诗人喜欢读书,并且博采众长,然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焚香,表达出虔诚的态度;点易,意思是涂改,也传达了诗人严谨的治学精神。

守白,是指保持空明的心境;研朱,是指用朱笔评校书籍。“勤、静”二字,耐人寻味,作者勤奋刻苦、沉心静气地钻研,值得后世效仿。虽然诗人当时已经年逾花甲,他却孜孜以求,毫不懈怠,甚至不顾体弱多病,一直坚持学习和创作。

陆游写的诗最简单的几首(陆游技巧娴熟的七律)(5)

结尾表达出放翁困惑的心情,“自知世事难谐偶,不待幽人夜见呼。”诗人说自己知道人与人之间难以和睦同心,充满了猜忌,甚至互相伤害,所以他不用那些高士进行召唤,自己早就开始向往归隐的生活。谐偶,和合的意思

幽人,指深山幽隐之人,他们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诗人在此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在朝堂中被排挤和打压的怨愤之情。世事茫茫、人心难测,唯有林泉生活才能毫无烦恼,充满野趣。

陆游写的诗最简单的几首(陆游技巧娴熟的七律)(6)

陆游的这首七律技巧娴熟,不仅炼字讲究、意境鲜明,而且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洁的品质。诗人虽然发染微霜、面容清癯,而且还经常“充蝉腹、寄鹤躯”,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可是放翁依然不辍笔耕、用心钻研。在那个薄凉的时代里,作者不断求索、自我提高,却并未怨天尤人。

再细味颈联,作者其实为后世读者指明了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只要踏实勤奋,能够静气凝神,就可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修养,从而不断地接近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