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归来战疫英雄(守卫平安芙蓉的)(1)

张洋,男,汉族,197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2003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

2003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18年来,先后荣获三等功1次,嘉奖5次,湖南省公安厅优秀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三等奖等,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2016年入选公安部青年人才库成员。

无声的战场

他争当公安法医“宋慈”

200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洋进入长沙市公安局芙蓉分局刑事侦大队,担任法医工作。

法医,是一个威严又带几分神秘色彩的职业,张洋运用医学技术、刑警思维,对案件相关的人身、尸体、生物检材及其他相关物质进行鉴别、鉴定,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还原真相、复盘过程、出具结论。在这无声的战场里,张洋是指尖的舞者,他拿起手术刀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在担任法医的15年间,张洋共参与法医伤情鉴定6000余份,非正常死亡现场勘验2000余次,命案现场勘验及尸体解剖检验180余次,为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身上既有一鼓作气的干劲,也有咬定青山的执着。”刑侦大队大队长曾海这样评价张洋。2005年芙蓉区二里牌发生一起命案。通过现场勘验并结合死者的损伤部位,张洋分析一人作案的可能性较大,嫌疑人应该受了伤!

但分析不能作为证据,法医工作要求极其严谨,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张洋对犯罪现场反复进行勘查。真相不会被掩盖!即便只有蛛丝马迹,人民警察也一定拼尽全力!

凯旋归来战疫英雄(守卫平安芙蓉的)(2)

不大的房间,张洋连续三天进行“地毯式”勘察,在蛛丝马迹中寻找证据。大到桌椅板凳,小到半截头发丝、槟榔碎屑……角角落落都没放过。现场提取的证据足有千余份,看着好几个待检验的检材箱子,张洋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这一份检材被污染了。

这一份检材是受害人的。

这一份检材什么也没查到。

……

最终,张洋在房间的拐角处找到了破案的关键证据,并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最直接、最牢靠的证据。几天高强度奋战下来,案子破了,他也瘦了一圈。

凯旋归来战疫英雄(守卫平安芙蓉的)(3)

你若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会告诉你:“法医的工作容不下丝毫差错,因为每一个结果都关系到法律的公正,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人命大于天!”

征服“新大陆”

他化身打击犯罪的“尖刀”

2018年,因工作需要张洋调任侵财中队,负责全区范围内入室盗窃、车内财物盗窃及路面扒窃的侦破工作。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为了尽快上手,张洋逮着机会就向身边人请教,从侦查到抓捕,从审讯到报捕,张洋把一条条都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结合之前的工作经验,张洋很快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破案方法,并带领侵财中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先后破获了多起有重大影响力的案件。

自那时起,张洋每月平均加班时长高达近200个小时,身体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看着逐渐后移的发际线,家人和同事都劝他要注意身体。他只是笑笑,打趣道:“我就是学医出身的,我的身体我最清楚!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今年11月,朝阳街一居民家中价值万余元的笔记本电脑被盗。接到报警后,张洋迅速带领警组成员对案发现场进行勘查。初步分析,嫌疑人是由一楼爬窗进入三楼居民家中。在细心的侦查员面前,嫌疑人的一切小心翼翼都成了徒劳。

现场一个不起眼的饮料瓶,成了破案的关键证据。循线追踪,张洋警组很快确定嫌疑人就是江西籍盗窃惯犯曹某某。经分析研判,嫌疑人作案后极有可能已经逃回老家。

凯旋归来战疫英雄(守卫平安芙蓉的)(4)

和朝阳街派出所的刑侦民警汇合后,张洋带着警组成员立马出发赶往江西。大量走访调查后,这才摸清了嫌疑人的落脚点。接下来就是等待——蹲守十多个小时后,嫌疑人被抓获。

面对审讯,他如实交代了赃物的藏匿地点——报警人社区的一废弃垃圾桶内,但具体哪一个垃圾桶他就记不清了。

张洋马上将情况反馈给在家警力,并组织前往搜寻。线索太模糊,民警几乎翻遍了社区所有的垃圾桶。7个小时后,终于在胡同内的一处废弃垃圾桶内找到了被盗赃物。

凯旋归来战疫英雄(守卫平安芙蓉的)(5)

“我本来觉得没什么希望,准备再去买一台电脑了。你们居然帮我找回来了!你们真的厉害!”看着自己失而复得的电脑,群众激动不已。对张洋来说,至此,盗窃案圆满侦破。

张洋的从警生涯,一直都是在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翻开他刚从警时的工作日记本,第一页他这样写道:“警察的职业是正义的象征,选择成为一名警察:我不求轰轰烈烈,只求踏路实实、问心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