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篇————滥竽充数

【原文】

春秋齐国与战国齐国(齐国寓言故事)(1)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很喜欢音乐,特别是对吹竽很感兴趣。但是,他听吹竽喜欢宏大的场面,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并给南郭相当于几百人的口粮的工资。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春秋齐国与战国齐国(齐国寓言故事)(2)

【简析】

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头,谋得一个职位混日子;或是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候,也有人用这句成语形容自己,表示谦虚。

还告诉我们,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春秋齐国与战国齐国(齐国寓言故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