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得真快,一晃,小朋友们就开学半个多月了。
一开学,又要面临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又要面对老师和同学,4岁男孩宾宾(化名)的父母显得有些焦虑。因为儿子说话不清楚、不流利,字不正、腔不圆。
比如,宾宾总把“公公”喊成“冬冬”,把“哥哥”说成“dēdē”,g、k、t、d不分的错误总是出现。
最近,在浙大儿院康复科王医生那里,宾宾被诊断为构音障碍。
王医生
浙大儿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小儿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治,主要擅长构音障碍、脑瘫、脑损伤高危儿等康复。
研究领域:小儿言语病理学机制和干预的研究。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滨江院区)、周四全天(湖滨院区)
什么是构音障碍
王医生介绍,在说清楚什么是构音障碍之前,先来了解构音障碍的三种主要类型:
器质性构音障碍:由于构音器官的形态异常导致的构音障碍,如唇腭裂。
运动性构音障碍:由于神经病变,言语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和运动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如脑瘫引起的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指构音器官的形态、功能无异常,有正常的听力,语言发育达4岁水平以上,构音错误并呈固定状态。如孩子会把“飞机”念成“灰机”,“哥哥”念成“的的”,即将“f”替换成了“h”,将“g”替换成了“d”, 孩子的发音部位出现了错误。这类型的障碍最为常见,能通过早期干预被有效的纠正。
造成构音障碍的原因
神经发育的不成熟、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导致发音不清。如孩子饮食过于精细,吃饭时未能充分咀嚼,口腔功能没有得到充分锻炼。此外,孩子的语言环境较为复杂,如掺杂多种方言,也是原因之一。
“口腔是一个很精细的器官,说话时需要下颌、唇、舌头、软腭、咽腔等的配合。”王慧医生说,一些发音不清的孩子唇舌活动也不灵活,如不能很好撅起嘴巴、舌头不能舔到嘴角。
在王医生接诊的案例中,就有位过于挑食的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小朋友。王医生说,“在训练前,这个孩子讲话嘴巴基本不怎么动,别人很难听清楚他在讲什么。但是经过一个暑假系统的构音训练,错误的音就全部被纠正过来了。”
构音障碍要尽早就医
在汉语拼音中,一共有23个声母,在不同的年龄段,儿童声母音位习得的顺序也是不同的,这里有一张表,家长们可以对照着自查一下:
2岁7个月-2岁12个月:b,m,d,h
3岁1个月-3岁6个月:p,t,g,k,n
3岁7个月-3岁12个月:f,j,q,x
4岁1个月-4岁6个月:l
4岁7个月-4岁12个月:z,s
大于5岁:c,r,zh,ch,sh
如果孩子在4岁半以后,大部分发音还是含糊不清,建议家长一定要带孩子来医院检查。5岁之前不能得到及时矫正,之后的训练相对会更困难,而且也影响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正常学习。
在浙大儿院康复科,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标准化评估和靶向的训练。每个孩子训练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这和孩子学习能力、错误音类型、错误音多少、家庭训练强度密切相关,有的可能只需要花1-2个月,有的需要1-2年。
多与孩子说话交流
康复科言语治疗组,组长:陈医生曾接诊过一个孩子,3周岁了,只能二词句表达。问诊后,她了解到,孩子平常是爷爷奶奶教养,两位老人家性格内向,和孩子互动少,而且较为宠溺。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基本上不需要说话。
陈医生说:“孩子的语言发育跟语言环境关系相关。简单来说,语言刺激的输入过少,也会影响语言的输出。如果是家里老人或者保姆带孩子,能注意多诱导孩子说话,会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但是,如果孩子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需要避免普通话、方言的混合使用,一个稳定的语言环境或许更有利孩子的语言发展。”
关注我,有视频练习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