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韩非是怎么死的,有很多争议,众说纷纭,至今是个谜。

(在《秦时明月》系列中,韩非是被李斯设计害死的,中了六魂恐咒。)。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历史上是怎么死的(韩非究竟是怎样死的)(1)

韩非子画像

韩非出身韩国宗室,约韩釐王十五年(前280年)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城新郑。

一、

韩桓惠王十五年(前257年) ,韩非痛恨治理国家没有贤明的人才,反而提拔浮夸,阿谀奉承之人,于是开始埋头著述。

韩桓惠王十九年(前253年),荀子离开稷下后,来到楚国,韩非投奔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

二、

韩非学成归来以后,在韩国并不受重用,所以愤而著书。他的书传到秦国后,(《孤愤》《五蠹》等),嬴王政非常欣赏韩非的才华,甚至发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意思是“寡人若能见到此人,与他交游,便是死也没遗憾了。”)

三、

韩非出使秦国后在狱中被害

韩王安三年(前235年),因秦国攻打韩国,韩王在危急关头召见韩非,与韩非谋划削弱秦国的实力

据《史记》记载:“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的记载。所以将韩非子的死亡归咎到李斯的嫉妒之心上。

在《论衡》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李斯妒同才,幽杀韩非于秦。”

韩非历史上是怎么死的(韩非究竟是怎样死的)(2)

《大秦赋》中李乃文饰演的李斯

依照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杀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四、

目前,学术界对于韩非的死因,持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

例如:

①韩非之死固然与李斯、姚贾有关,但关键因素则在于秦王政的多疑,决定者则是秦王政,是秦王政铁心欲除韩非,秦王政以韩非书中《八经》之三中除“阴奸”之术施于韩非,嫁祸于李斯,从而不背骂名。李斯无奈,只能听从命令,后下毒于韩非饮食中,使韩非暴毙而亡。

韩非历史上是怎么死的(韩非究竟是怎样死的)(3)

秦始皇画像

②李斯只不过是想让秦王政不再器重韩非,而且李斯一直想将韩非留在秦国,等秦灭韩之后再为秦国所用。再加上当时秦王政很欣赏韩非的才华,想要他为秦国效力,而且那么精明的李斯会背着秦王政直接将韩非子毒死吗?

③是李斯帮韩非呈上他的绝笔之作于秦王政的,如果他真的有嫉妒之心,为何却要多此一举呢?

④秦王政爱才,他对人才非常尊重。梁人尉缭为秦国献上攻灭六国的谋略,嬴王政以亢礼相待,礼贤下士,穿衣吃饭都和尉缭一样。

⑤韩非的死因与当时秦韩两国政治斗争有关,并非李斯的嫉妒陷害。并且韩非对于帝王之术、统治之术的分析过于透彻,导致秦王政对其才华感到恐惧,加上韩非的三条不利于秦国发展的建议,使秦王政将韩非下狱。再加上韩非乃是韩国公子,宗室出身。战国后期,秦国势力强盛,欲统一六国,韩首当其冲,对此“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韩国的“弱秦”计划。

五、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

不管韩非是如何死的,他所创立的法家学说学说,一直都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以及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

毛泽东曾批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师从于荀子,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法治、术治、势治”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

韩非著作有《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被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