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
需要是指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
需要一般具有对象性、阶段性、社会制约性和独特性特征。
需要是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
它往往以内部的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出其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
需要是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反映了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
只有满足了这些需求,有机体才可能得以健康成长,如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有爱的需求,如果父母的亲子之爱没有使儿童得到满足,就会对儿童的个性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上受到阻碍,变得孤僻、不善交际等;生理上的需要如阳光、空气和水等得不到满足时,儿童必然发育不良。
需要的特征
- 第一,对象性。
- 人的需要不是空洞的,而是有目的、有对象的,而且也随着满足需要的对象的扩大而发展。
- 人的需要的对象既包括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行,也包括精神的东西,如信仰、文化、艺术、体育;既包括个人生活和活动,
例如,个人日常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活动,也包括参与社会生活和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结果。
例如,通过相互协作,带来物质成果,通过人际交往,沟通感情,带来愉悦和充实;既包括想要追求某一事物或开始某一活动的意念,也表现为想要避开某一事物或停止某一活动的意念,这些意念的产生都是根据个人需要及其变化决定的。
各种需要彼此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需要对象的不同。但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必须有一定的外部物质条件才能满足。
例如,居住需要房子,出门要有交通工具,娱乐要有场所……
- 第二,阶段性。
- 人的需要是随着年龄、时期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个体在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的特点也不同。
- 例如,婴幼儿主要是生理需要,即需要吃、喝、睡;少年时代开始发展到对知识、安全的需要;到青年时期又发展到对恋爱、婚姻的需要;到成年时,又发展到对名誉、地位、尊重的需要等。
- 第三,社会制约性。
- 人不仅有先天的生理需要,而且在社会实践中,在接受人类文化教育过程中,发展出许多社会性需要。这些社会需要受时代、历史的影响,又受阶级性的影响。
- 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时期,人们需要的是温饱;
- 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时期,人们需要的不仅是丰裕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开始需要高雅的精神生活。
- 第四,独特性。
- 人与人之间的需要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由于生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条件因素不同,每个人的需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 年龄不同的人、身体条件不同的人、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经济条件不同的人,都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有不同的需要。
需要的种类
需要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我们主要从需要的起源、发展过程和需要所指向的对象进行划分。
- 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从需要发展的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马克思曾指出,可以把人们的需要区分为“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
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物学需要,它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嗣后等需要。这些需要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
人和动物都有自然需要,但需要的具体内容不同,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也不一样。
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的自然需要不仅可以通过自然物体满足,而且可以通过社会产品得到满足。
例如,人需要新鲜空气,人们不仅可以在大自然中获取,也可以通过使用空调设备或空气净化器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满足。
同时,人的自然需要还要受社会文化需要的调节。
例如,人们的进食,不仅受机体的饥饿状态所支配,而且要受到各种社会风俗习惯、礼仪、不同社会场合的调节,在大庭广众、宾朋满座的情况下,人们即使饥肠辘辘,也不会狼吞虎咽地进食。
社会性需要是人们特有的需要,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各种经验积累所获得的一种特有的需要,是后天习得的、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
它受到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以及经验的影响。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特征、阶级特征、民族特征和个性特征。
例如,中国人男女之间的交往需要受着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带有民族色彩,不像西方那样开放。社会性需要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美的需要等都是人类生活中所必需的,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虽说不像生物需要那样,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死亡,但是,也会引起痛苦、沮丧和焦虑等情绪,甚至会引发疾病。
同时,这种需要比较内在,往往隐藏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易被别人所觉察。
-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主要指个体对衣、食、住、行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个体这种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且以占有这些产品来获得满足。
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
精神需要主要指个体对一定的文化、艺术、科学知识、道德观念、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社会交往等活动的需求。
例如,人们对事业理想的追求、知识的渴求、艺术的欣赏、爱的追求等表现为精神需要。
这种需要的满足也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艺术产品以及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如看话剧、看电视、听音乐会、参加某种宗教仪式、社交活动、运动会等以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
所以,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孤立地划分。
人们在追求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表现出某种精神需要,如向往整洁、雅静的住房,入时的衣着,音质优美的音响系统等。精神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产品,如满足阅读的需要不能没有报纸、杂志、书籍以及图书馆等物质条件,满足艺术欣赏的需要,不能没有乐器、表演者的服饰及表演场地等。
马斯洛的层次理论
简介
需要的层次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
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
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为:
①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一定层次性,但不是绝对固定的。
②需要的满足过程是逐级上升的。
当较低级需要满足后,就向高层次发展。这七个层次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层次越高,越难满足,满足的百分比越少
③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同一时期内,个体可存在多种需要但只有一种占支配地位。优势需要在不断变动的。
④各层次需要互相依赖,彼此重叠。
较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对人行为影响的比重降低而已。
⑤不同层次需要的发展与个体年龄增长相适应,也与社会的经济与文化教育程度有关。
⑥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满足的愿望更强烈,同时,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的满足要求更多的前提条件和外部条件。
⑦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任何需要的真正满足都有助于健康发展。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
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这不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企业家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制定满足职工需要的措施,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连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完全了解殉道、英雄、爱国者、无私的人”。
二、动机
动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以一定方式引起并维持人的行为的内部唤醒状态,主要表现为追求某种目标的主观愿望或意向,是人们为追求某种预期目的的自觉意识。
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当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存在着满足需要的对象时,需要才能够转化为动机。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在组织行为学中,动机主要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动机的分类
- 与需要相对应,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起源于有机体生理需要的动机称为生理性动机,这种动机又叫驱力和内驱力,如吃饭、穿衣、休息、性欲等动机;
起源于社会性需要的动机称为社会性动机,如交往的需要产生交往动机,成就的需要产生成就动机,权利的需要产生权利动机等。
由于社会性动机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在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兴趣、爱好等都是人的社会性动机。
- (1)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兴趣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获得知识的兴趣是直接的,为了获得知识而学外语的兴趣这是间接的。兴趣有个体在生活中长期上形成的,也有在一定情景下由某一种事物偶然激发而出的。
兴趣的品质有:1、兴趣的倾向性,即对什么发生兴趣;
2、兴趣的广阔性,即有多少种兴趣;
3、兴趣的持久性,即兴趣的稳定程度;
4、兴趣的效能,即兴趣所产生的推动人活动的力量;
- (2)爱好是指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了爱好。
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把动机分为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
长远动机一般来自对活动意义的深刻认识,它持续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不受外界偶然情境变化影响,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
短暂动机常常由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所引起,它只能对个别具体活动一时起作用,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影响,而且不够稳定。
- 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行动的推动力是外力诱发出来的。
内部动机是指人的行动出自本身的自我激发。
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为获得学习奖励而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推动个体行为、活动中都会发挥作用。
但是,外在动机只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情况下才会积极的。
如果外在动机的作用大于内在动机的作用,个体的行为、活动主要靠外部奖励的推动,此后,个体对外部奖励的水平不满的话,他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结果毁掉的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
- 根据有无意识的动机,可以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能意识到自己行为活动的动机,即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目的的动机叫有意识动机;
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活动目的的动机叫无意识动机。
无意识动机在自我意识诶呦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存在着,在成人身上也存在着,如定势的作用是人们往往意识不到的。
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思维定势的种类
传统定势、书本定势、经验定势、名言定势、从众定势和麻木定势。
思维定势的特点
思维定势
- (1)是思维模式,即通过各种思维内容体现出来的思维程序、模式,既与具体内容有联系,却又不是具体内容,而是许多具体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逐渐定型化了一般路线、方式、程序、模式;
- (2)强大的惯性或顽固性,不仅逐渐成为思维习惯,甚至深入到潜意识,成为不自觉的、类似于本能的反应。
- 尤其表现在,要改变一种思维定势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需要有明确的认识,自觉的进行;
- 其次要有勇气和决心。
- (3)思维最大的敌人,是习惯性思维。
- 世界观、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事对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不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过去的经验。
- 生活中有很多经验,它们会时刻影响人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