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汹涌,谁知道命运之手会是怎样的安排?不如像小波罗说的那样“顺水,逆水,起起落落,随风流转,因势赋形。”

徐则臣北上的秘密(五个家族和一条河的百年秘史)(1)

《 北上 》

《北上》是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新作,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五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书写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

该书荣获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8”中国好书奖。

徐则臣出生在江苏东海,从小在运河边长大,一直想着为这条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运河立传,机缘巧合遇到了大运河申遗工程,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自费沿着大运河进行田野考察,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精心设计小说结构,以一位意大利人小波罗考察大运河的方式,把各式人物,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穿插其中,写出了一部诗史般的巨著。

意大利人马福德因为崇拜马克•波罗,为了到中国来考察大运河,参加了八国联军,结果失踪了。哥哥为了寻找弟弟,来到中国考察大运河。他聘了翻译,租了船,招了挑夫兼厨师,沿着运河从杭州北上北京通州,途中小波罗遭到袭击,缺医少药下伤口恶化,临死前把自己的罗盘、相机、考察笔记等带有现代气息的器物,全送给了身边的人。

弟弟马福德爱上了杨柳青年画的画师秦如玉,战争中受了伤,做了逃兵,和秦如玉在通州安了家,做了一名大运河上的摆渡人。

百年后这些得到小波罗馈赠的家族后人,以及马德福的后人,因大运河的申遗而聚首,他们发现家族史和大运河密不可分,先祖的往事已成迷,那些物件、习俗、沉船、风貌还记得大运河的过去,和大运河对话就是和先辈对话,就是让一条河活起来,让一段历史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

一、1901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故事发生时间选择在1901年,自从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放门户,洋人把租界圈了,把港口占了,内陆水道他们也要,洋鬼子嗓门大一点,衙门官员的腰杆就弯下去几度。

全国各地都有了传教士,建教堂,大力发展教徒,老百姓普遍信佛,加入教会的大多是一些地痞流氓。清政府害怕洋人,所以官员会偏袒外国教会,传教士更是偏袒教徒,教徒仗洋人势力经常欺侮平民百姓,由此民众对洋人有了多年的积愤。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刚开始是大刀会,专门针对洋人,后来扩大到义和团。清朝官员想利用这股势力对付洋人,把他们招到北京,放任他们烧教堂,杀洋人,杀教民,对看不惯的老百姓就指认为教民,乱杀乱砍。

八国使领馆以安全受到威胁为由,组成八国联军进行武装侵略,对北京城进行了大肆地掠夺,恶毒的烧杀。清政府为了讨好洋人,对义和团进行无情地镇压,许多团员逃离北京,散落在运河两岸。

徐则臣北上的秘密(五个家族和一条河的百年秘史)(2)

《北上》

小波罗在无锡坐船北上的时候,社会上正弥漫着对洋人的愤恨,他的运河之行注定是不太平的行程,也注定了他将把生命葬送在运河之上。

很有意思的是,从南到北对洋人的态度明显不同。在无锡时,守城士兵故意刁难他,在城墙上放下吊篮,吊到半途要高价收费,他聘的翻译谢平遥为他解了困。在杨州时,他正在”众姑娘“教坊司享乐,两个穿长衫马褂、戴瓜皮帽的老男人,他们买的两块雕板,分别是康有为和龚自珍,出于对变法和洋人的痛恨,抓起雕板,冲进雅间,对着小波罗的脑门就打。

北上到了清江浦,仇洋更厉害了,小波罗被一群从八国联军枪下逃生的义和拳逃亡者抓到,老大要把他点天灯、剖心肝,为死去的儿子报仇。幸好老大手下有个明事之人,曾得到过传教士的帮助,偷偷地放跑了他们,并让自己的弟弟孙过程当他们的保镖,逃出生路。

船到济宁,已是山东境内,小波罗还是没有逃过被义和拳民的打动和摧伤,虽然一路加速上行,无奈沿路缺医少药,过了天津,没到北京就死了,最后埋在运河终点通州。

南方得风气之先,开埠较早,虽然对洋人不满,没到水火不容之地。北方皇权根深,守旧厉害,反对变法,把一切苦难和不满都归到洋人身上,由于八国联军的恶行,更加重了仇视程度,所以不管你是哪国人,有没有作过恶,他们见到洋人就杀。

小波罗是个象征性的人物,他的考察方式和考察工具都带有现代的科学意味。把照相机给了孙过程,罗盘给了挑夫兼厨师的邵常来,记事本被水手小轮子拿走,考察笔记给了谢平遥,他把这些代表西方文明的物品赠送给身边的人,打开了这些人的视野,发现在天朝大国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从而彻底改变了这些家族的命运。

二、2014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回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现代化的征程上加速前进。我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传统文化却面临断裂、衰落、抢救、挖掘的困境,仅仅百年,祖先的经历已经埋没在岁月中,再不打捞,也许会忘了我们从哪儿来,也不知往哪儿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抑郁、焦虑、困惑、迷茫等现代病越来越盛行,精神空虚也越来越严重。

谢家的后人谢望和开了一家影视制作中心,工作室设在通州大运河边上。为了配套大运河的申遗活动,决定拍摄一部反映大运河前世今生的记录片《大河谭》,制作人员收集了大运河的大量资料,工作进程中遇到了资金困难和艺术瓶颈。

困惑中发现了网上孙宴临的一组运河人家的照片,仿佛是一道光照亮了前行的路,于是他决定回到清江浦,也就是现在的淮安祭祖,同时探寻家族历史,由此结识了孙宴临,保障了《大河谭》节目的继续推进。

孙家由于有了那只先进的照相机,后人中出现了摄影师,本来还可能出现摄影大师,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拍摄了裸体照,而被判成流氓罪入了狱。

孙宴临还是爱好摄影,学了与摄影相关的画画,现已是大学绘画专业的教授,热衷于拍摄大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她用相机把你模模糊糊感觉到的东西准确地表达出来,拍出千年长河的历史感、沧桑感和使命感。她成了“小博物馆”客栈的常客。

徐则臣北上的秘密(五个家族和一条河的百年秘史)(3)

作家•徐则臣

邵常来由于全程走过一趟大运河,了解整条水道的水势和通行情况,并且拥有了小波罗的意大利罗盘,成了航运方面的稀缺人才,最后拥有自己的船,成了真正的水上人家。

后代邵秉义更是把船只从小船发展成了近三百吨的大船,形成了水上人家独特的婚礼和祭祀习俗。随着内河航行业的衰落,儿子邵星池决定卖船上岸搞修船,为了筹资历,把传家罗盘卖给了“小博物馆”客栈。他想快速发财,反而遭遇合伙人散伙的结果,又回到运河上搞运输。

水手小轮子叫周义彦,有语言天赋,跟着小波罗学会了意大利语,拿到了记事本后,学意大利语成了必修的功课,也成了家训。每一代周家人都会说意大利语,或出国学,或国内学,到“反动学术权威”整天被批斗的那一代,他们转行烧窑,慢慢成了集团。

周海阔办了12家连锁客栈,临水分布在运河沿岸,客栈名“小博物馆”,每家店收藏客栈所在地的古旧稀少的好东西,这些老物件曾经深度参与了当地的历史发展、日常生活和精神建构,为本地存留一份细节鲜活的简史。

小波罗的弟弟和秦如玉结婚后,定居在通州,他的女儿成了胡家的媳妇,混血的后代胡念之,因为长相问题,被人在背后嘀咕不是亲生,从此他自卑得害怕面对眼前,喜欢上了过去那些古老、遥远的事物,那些人和物不会伤害他,他不必自卑,长大后学了考古,成了考古专家。运河古道里发现一艘清代沉船,邀请他做首筑专家参与考古,无意间发现了“小博物馆”客栈。

先人们曾经在一条运河同乘一条船,同饮一河水,接受西方文明的启蒙。如今在社全变革时期,回望过去,挖掘中华文明的传承,又不约而同相聚“小博物馆”,再次获取前进的动力。

综上,国家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学习西方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能够快速推进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学习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治国理念,可以国富民强,民族复兴。

一条大运河从古流到今,见证了民族苦难的历史,也产生了现代工业的启蒙,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历史,也形成了无数的民俗民风。它能消融国仇家恨,包容中西文明,滋养文化艺术,哺育运河儿女,它是一条生命之河,在自强不息的精神中永远流淌。

【 网图侵删 】

徐则臣北上的秘密(五个家族和一条河的百年秘史)(4)

获奖作品 《 北上 》

作者简介:

白桂娟,笔名:江雪阁。

头条号优质故事领域创作者/ 百家号文化领域优质创作者/ 简书优秀创作者 /读书伯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