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架床 异位发酵床 益生菌生态养猪技术,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发酵床养猪专用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发酵床养猪专用菌(低架床异位发酵床)

发酵床养猪专用菌

低架床 异位发酵床 益生菌生态养猪技术

在广西畜牧业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节水节能、高效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广西玉林市、贺州市在总结“高架网床”模式利弊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出了“低架床 异位发酵床 益生菌”的广西生态养殖新模式,真正实现污水零排放,为规模猪场的污染治理和传统养殖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1 低架床栏舍的建设与改造

1)新建栏舍。猪舍可采用 1 层或多层栏舍建筑,猪舍层高≥2.8 m,宽 10~15 m,长 65~75 m。屋顶采用隔热材料建设,猪舍纵向两侧安装若干个可推拉窗户,栏舍安装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床(高 0.6~0.8 m),漏缝地板床下是集粪槽,集粪槽与漏缝地板床同宽长,为混凝土结构,稍有坡度,安装自动刮粪机,定期将粪便刮入猪舍外的集粪池。

2)传统栏舍改造。在原栏舍靠墙一侧水泥地板1/2~1/3 的地方往下挖 0.5~0.8 m 作为集粪槽,集粪槽为混凝土结构,稍有坡度,安装自动刮粪机,与舍外集粪池相通;集粪槽上设置漏缝地板,在猪舍纵向两侧安装若干个可推拉窗户即可。

3)饮水防漏装置。“低架床 异位发酵床 益生菌”技术猪饮水装置,包括 PC 管、鸭嘴式或乳头式饮水器、水管、排水管、挡水板等。PC管根据墙壁厚度做成 90°弯头,中大猪的管口径 20~25 cm、小猪的管口径 15 cm,将弯头的一端垂直嵌入墙壁、管口向栏舍且底部设置有宽 3.5~4.0 cm、厚 0.25~0.30 cm的挡水铁片,铁片挡住管口 2.5 cm,另一端于墙外管口向下连接口径 6.5 cm的排水管;中大猪的管口中心点距离栏舍地板 45 cm 高,小猪的管口中心点距离栏舍地板 25 cm高;饮水器安装于墙内管口中心点,大猪用鸭嘴式、小猪用乳头式,且饮水器顶端距离内墙面为 7~8 cm。本装置将猪饮水过程中滴漏出约 2/3 的水收集外排,避免饮用水滴漏到集粪槽,减少污水的产生。

3)发酵床日常管理。

①日常检测。每天测定垫料温度和预估垫料水分,并在《发酵床运行记录本》做好记录,冬季温度要求不低于 40~45 ℃,夏季温度要求不低于 45~50 ℃。

②粪尿添加。夏季每 1~2 d 喷淋 1 次,冬季每2~3 d 喷淋 1 次,喷淋的粪尿不要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直接从聚粪池或集粪池的粪尿抽取喷淋,加入粪尿时,使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将粪尿尽量均匀地喷淋到发酵床中,不得将粪尿堆积在发酵床的某一区域,容易导致区域死床。

③垫料翻耙。舍外发酵床需要每天使用自动翻耙机进行翻耙,每天至少翻耙 2 个来回,即上午、下午各翻耙 1 次,使舍外发酵床获得足够的氧气,保证发酵效果。

④补充益生菌。益生菌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步退化死亡,需要定期补充专用益生菌,维持发酵床的高活性。一般要求 10 d 添加 1 次益生菌,益生菌用量按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添加益生菌方法:直接将益生菌用 30 ℃左右温水发酵 1~2 h 后直接喷淋在垫料上,翻耙均匀即可。

⑤补充垫料。[吉山花瑶头条号]运行中若当垫料低于翻耙机耙齿中轴 10 cm 时,则需及时补充垫料,要保持垫料与中轴底部持平(65 cm翻耙机的床体垫料可添至 80cm),避免因垫料厚度不够流失热量导致死床。

⑥通风换气。每次翻耙前要把帐幕全部打开,确保通风排湿,夏季高温全天通风(雨天帐幕放至雨水不能进入床体即可),冬季适当通风排湿即可。

⑦粪尿添加量过多。暂停粪尿添加,并通过增加翻耙次数、补充新垫料、添加益生菌等方式加快粪尿的降解和水分的蒸发至降解床恢复正常状态为止。

⑧处理效果变差。舍外发酵床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部分垫料成团或结块,处理效果变差,这是由于垫料中谷壳和锯末配比不协调或有效益生菌减少而引起,需要调整垫料配比(如锯末过多就添加谷壳等)或添加益生菌。

⑨“死床”处理。发酵床内温度达不到要求,垫料冰凉无明显温度即称“死床”,发现“死床”时应及时补充新的干爽垫料和益生菌,按新启床的方式操作即可。

⑩发酵物处理。经发酵床处理之后的粪肥,一般 2 年左右清理 1 次,可以作为普通有机肥料直接施用于农田,也可以作为原料,送到有机肥厂生产更高品质的有机肥。

輥 輯 訛发酵床运行效果评估。发酵床内温度约 45~70 ℃,冒热气,无臭味,与粪尿混合物形成明显的区别。

4 注意事项

1)养殖全程使用含有益生菌的饲料,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使用抗生素。

2)栏舍内应使用专用益生菌喷雾消毒,禁止使用影响益生菌安全的化学消毒药。

3)养殖全程无需冲水洗栏,减少污水量,减轻发酵床粪污处理压力。

4)桉树锯末不宜作为垫料原料,使用桉树锯末容易引起死床。

5 与高架网床比较的优势

1)栏舍建设成本低。实践证明,新建猪舍的造价只有高架网床猪舍的 60%左右,直接利用传统猪舍进行改造,成本费用约为 250 元 /m 2 。

2)更节约人工。“低架床 异位发酵床 益生菌”模式实现了机械自动刮粪机,普通高架网床在这方面还需要人工维护,耗费更多的人工成本。

3)真正实现零排放。本技术采用饮水分流装置,而且全程免冲水,只有少量尿液进入集粪槽,经发酵床处理后无任何污水产生,真正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