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年建成的跨国铁路,中老铁路的通车是云南交通大事件。通车后,昆明至西双版纳3小时,到老挝万象实现直达运输、朝发夕至,预计全线行车时间10小时。

作为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对于拥有百余年铁路发展史的云南有着重要意义。不仅为中老两国往来提供便捷交通,更成为连接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1)

中老铁路国内段

全长1000余公里,北起云南昆明,一路向南经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终抵老挝首都万象。对于昆明而言,这条铁路的开通标志着昆明向“区域国际中心城市”迈进关键一步。

“末梢变前沿”,云南铁路发展至今,已经从昔日边陲末梢转变为铁路枢纽前沿。云南从米轨时代迈入高铁时代,经历了百余年风雨,其间不仅经历着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更新提升,更意味着昆明面向周边区域和对外交流、交通通道的升级,乃至昆明战略地位的提升。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2)

中老铁路国内段

回顾:云南百年铁路史

从红瓦黄墙小站到现代高铁站,从米轨、准轨到高铁,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这些巨变书写着云南铁路发展史的峥嵘岁月。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3)

位于蒙自的滇越铁路碧色寨站

1910年,中国第一条跨境铁路、云南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建成通车,云南铁路史由此翻开第一页。以位于昆明的云南府站作为起点,云南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这条纵贯云南昆明和越南海防的铁路“活化石”,取代了云南古老的马帮运输,拉扯着云南从农耕文明迈向工业文明时代,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如给云南带来第一个水电站。滇越铁路开通至今100余年,作为中国大陆铁路网中唯一全线保留并仍在运营的“米轨”铁路,在中越国际货物联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4)

个碧石铁路

1915年开工,1936年建成通车的个碧石铁路,是中国最窄铁路、轨距仅600毫米,也是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带动了沿线经济繁荣,促进了滇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变化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改为米轨、纳入滇越铁路米轨铁路网,直到2003年停运。

进入准轨铁路时代,滇缅铁路与叙昆铁路1938年开工修筑,因战未能如愿建成。1966年,云南第一条准轨铁路——贵昆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的历史,翻开了云南铁路崭新的里程碑。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5)

贵昆铁路

从米轨、寸轨到准轨的历史跨越,演绎着云南铁路百年发展史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后云南铁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奔向新时代。

1970年,成昆铁路正式通车;

1997年,南(宁)昆(明)铁路通车;

1998年,广(通)大(理)铁路通车;

2001年,内(江)昆(明)铁路全线通车;

……

进入21世纪,云南铁路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4年,新昆河铁路全线贯通,打通了昆明至越南河内、海防港的联运通道,进而形成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物流通道。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6)

云桂铁路

2016年,云桂铁路、沪昆客专云南段两条高铁开通,云南正式接入全国高速铁路网。高铁带来时空距离的缩短,以及经济版图的巨变,高铁时代让云南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此后,云南高铁网络更快延伸:

2020年12月,大(理)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通车。

基建升级:“天堑变通途”

云南地质条件复杂,高山险阻、山河交错、悬崖峭壁,无论是过去修建滇越铁路,还是当下的中老铁路,都经历着征服复杂地质条件的过程。

从法国人主导的滇越铁路,到“中国制造”的中老铁路,实现了“天堑变通途”,彰显着我国“基建狂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技术跨越式发展。

被誉为世界“三大奇迹”的成昆铁路,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和13项世界铁路之最。一位社会学家评论:“成昆铁路和攀钢建设至少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的命运,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7)

成昆铁路

时隔百余年,全新的跨境铁路——中老铁路创造了无数个奇迹:这条钢铁巨龙,从昆明出发,翻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横跨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穿过友谊隧道进入老挝,最终抵达万象。历时5年艰苦建设时期,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从特种桥梁、超长铺轨车的精准铺路、复兴号列车的全线使用以及中国铁路列控系统的全线加持,通过科技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体现着中国铁路建设的实力。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8)

中老铁路体现的“中国实力”

中老铁路被称“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绿巨人”以160km的时速行驶时,硬币可以保持稳定站立;在以保护动物命名的野象谷站,与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相望。处处彰显着“中国制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力和先进性。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9)

中老铁路国内段野象谷站

一头以昆明为起始,一头是连通老挝,通车之后中老铁路将承载着两地“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以全面升级的对外交通通道,造福沿线居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国际交通枢纽,推动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至今,云南“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正在逐步构建。从昆明南站始发的高铁动车可通达全国20多个城市,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1小时覆盖滇中城市群,2至5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6至11小时辐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高铁交通网络。

中老铁路的通车,让昆明实现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对于昆明区域国际中心城市的构建,带来了非凡的意义,极大地促进昆明对外交通从末梢变前沿。

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轨道等现代交通体系的建设,打造互联互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以中老铁路为代表,昆明正在大力推进铁路枢纽建设。向内:加快推进昆明西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加强昆明南火车站、昆明火车站、昆明西客站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提升“三主一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利用国铁开通滇中城市城际列车,规划研究城际铁路网络,适时启动建设。向外:推进渝昆铁路、昆玉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助推泛亚铁路建设,建成以“铁路干线 城际铁路 都市快线”为主的铁路交通网络,将昆明打造成为中国走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交通枢纽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陆路通道和枢纽。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10)

昆明南站

中老铁路的开通将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为融入双循环夯实基础,也为跨境物流发展注入新动力。作为中老铁路的起始站昆明,不仅带来了一条国际交通大通道,也助推昆明成为国际交通枢纽重要节点,不断凸显昆明的国际交通优势。未来还将构建“大通道 物流枢纽 自贸区联动”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昆明铁路经济、跨境物流发展。

昆明片区快速推动“南出、北上、东连、西接”大通道建设(来源:云南日报),一批与交通相关的产业、跨境物流产业、站点经济产业集群已经蓄势待发。

不仅如此,各类利好政策在助力贸易。自贸区昆明片区与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签订《联合创新合作协议》,在跨境电商等8个方面开展合作,推出首批10项“跨区通办”事项;昆明海关出台13项措施,提升磨憨铁路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数据来源:新华网)。

昆明一带米轨铁路(从米轨到高铁的云南百年铁路巨变)(11)

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

斗南鲜花当日摆到万象的花店,老挝的大米当日运达昆明……交通的通达性,让昆明的跨境物流更加高效快捷。

从昆明出发、直达老挝的列车,将搭载着两地的资源、产业驶往未来。在位于王家营的中铁联合国际昆明集装箱中心站,卡车、集装箱川流不息,这里将打造“仓仓联动、一体通关”的高效通关新模式,打通内陆经昆明至老挝的新通道。

作为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起点站,昆明肩负着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物流通道、铁路经济发展新图景。朝发夕至的跨境交通和物流“大动脉”,还将为沿线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加强沿线国家经济往来,甚至对全球贸易有着重要作用。

这条“黄金大通道”,不仅将构建交通、物流的国际通道新格局,还将昆明与西双版纳、普洱等地的旅游联系加强,令人期待的是,昆明与老挝等地的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多样昆明向往之城##dou懂中老铁路#

(昆明市委网信办与云南专致联合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