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很久以前上高中的时候,下晚自习后,最高兴的时刻就是冲到外面的小吃摊上大吃一顿,要么去小卖部买一碗泡面,或者捧着一大盒饼干…… 不管是吃什么,总是要美美的大吃一顿后才能满足的睡去,用食物来慰藉一天疲劳的学习。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还真是年轻,胃肠道受得了折腾,换到现在,晚上睡前要是这样吃,第二天胃肠道就要抗议“给你颜色看了”。

大家普遍认为心、脑、肝、肾等脏器与健康密切相关,而肠道却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殊不知,肠道的健康同样至关重要,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病、中风、老年痴呆等, 皆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

国人肠道健康行动指南 善待身体不做吃货(1)

你的“肠”识有多少?

肠道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包括小肠、大肠两部分。它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成人肠道的长度约为 9 m。其中小肠包含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几乎全部消化产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大肠包含盲肠(包括阑尾)、升结肠、结肠右曲、横结肠、结肠左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大肠主要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国人肠道健康行动指南 善待身体不做吃货(2)

肠道是人体最劳累的器官之一,它一生要处理大约70 吨食物,这可是 12 头大象的重量。约 99%的人体营养和 90%的毒素要在此进行吸收和排除。

肠道也被喻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有研究显示,有72%的人认为肠道不舒服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事实上,95%的 5-羟色胺(能使人体感到愉悦的神经递质)是在肠道产生。

国人肠道健康行动指南 善待身体不做吃货(3)

肠道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有 60%~70%的淋巴组织分布在肠道内。人体内存在大量与我们共生的微生物,它们大部分寄居在人的肠道中,数量超过 1000 万亿, 是人体细胞总数的 10 倍以上,总重量超过 1.5 公斤,若将单个微生物排列起来可绕地球两圈。

从这个意义上说,肠道不仅仅具有消化功能,它的健康程度也决定了人的免疫力,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对人体的营养、代谢和免疫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虽然肠道可以被称为“劳模”,但它的工作也是有限度的,我们需要对它进行调理、养护,不能让它过度操劳。

国人肠道健康行动指南 善待身体不做吃货(4)

”肠道“现状不容乐观

常言道 “病从口入”,肠道健康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唐朝医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就有记述 : “便难之人,其面多晦。”汉朝大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 :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保持肠道健康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但目前肠道健康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国人肠道健康行动指南 善待身体不做吃货(5)

三餐不规律、无辣不欢、晚睡晚起、暴饮暴食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快节奏、压力大、缺乏运动的工作生活更是加剧了肠道问题的产生。据调查,在中国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出现腹泻或便秘症状,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受便秘影响,70%的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不适,新增大肠癌患者达40万,且在我国所有肿瘤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五,平均发病年龄为58岁,比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大肠癌患病率已成中国三大癌症之一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死率也跃居前列。广州市大肠癌近 10 年来男、女发病率分别上升了 44% 和 32%。

国人肠道健康行动指南 善待身体不做吃货(6)

肠道预警要知晓

来自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调查发现,肠道亚健康人群集中城市与吃货排行榜惊人重合。北京、黑龙江、四川有近 50%的人有便秘、胀气等肠道问题;上海、广东调查对象的肠道问题则较低,这些地区饮食相对清淡,重盐重油的情况较少。

成为”吃货“,有的时候真不是一件好事。 当你在大快朵颐的时候,要学会读懂肠道发来的预警,当肠道发出下列“求救”信号时,一定要注意了!

1.不健康的大便:强烈臭味;黑褐色或黑色;块状、泥状、水样状、半链状。

2.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便血,大便变细。

3.放屁很臭、口臭、食欲不振。

4.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腹胀或出现腹部包块。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说明”胃肠道“已经在抗议了,甚至可能出现了病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国人肠道健康行动指南 善待身体不做吃货(7)

身体健康,从”肠“计议

肠道健康是世界上最好的长寿秘诀。研究指出,肠道老化、肠内菌群失衡时,动脉硬化、老年痴呆、恶性肿瘤等几乎所有成人病的发生概率会大幅上升,导致身体机能急速退化,健康指数迅速降低。可以说,老化由肠道开始,保护肠道健康就是保护身体健康。 肠道对我们如此重要,平时我们要怎么做来呵护肠道健康呢?

2015年国家卫计委新闻宣传中心有下列 10 项建议 :

1.在控制食物总能量的基础上,少食多餐,不要错过早餐,深夜不大量进食。

2.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天吃 500g 蔬菜和 250g 水果,经常进食全谷物和豆类。

3. 每周吃鱼3~5次。

4. 减少摄入脂肪含量较高、盐多、油腻和煎炸的食物。

5. 保持健康的体重。

6. 选择食用瘦肉。

7. 每天喝 1500 ~ 2000 ml饮用水,减少饮用含有咖啡因、酒精和糖含量高的饮料。

8. 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9. 经常锻炼、坚持每天健步行 5 km,不吸烟、不酗酒。

10.有条件的话适当摄入含有益生菌的发酵乳产品。

简单来说,改善肠道微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国人肠道健康行动指南 善待身体不做吃货(8)

无论何时,要牢牢记住,肠道是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前沿阵地。在发现肠道问题时,一定要及时调理、就医,保护好这个阵地。

国人肠道健康行动指南 善待身体不做吃货(9)

#真相来了#

#清风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