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门在哪里(1894年杭州涌金门挖出一座古墓)(1)

时间回到1894年。因江南地区为大清王朝征收重税的地区,所以,当地城墙高筑,时常维修。杭州也算是鱼米之乡,杭州地区夏季湿热,阴雨绵绵,城墙遭到雨水冲刷破损严重。于是当地相关部门组织百姓修筑城墙。

根据杭州县志记载,1894年涌金门发生了一件趣事。在涌金门的翻修工程中,工人挖到了一具棺椁。

要想将高大城墙修得稳固,经久耐用,那就需要夯实地基。就在工人师傅们夯实地基的时候,地面的某一处突然塌陷,影响到了施工进度。于是,现场负责的官员派人下去查看,结果发现是座墓葬。墓葬规模不大,从埋葬中棺椁等物品的腐朽程度来看,应该埋藏在地下很久了。

古墓出现,施工人员不敢贸然填埋,于是索性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棺椁运上了地面。待到工人们将棺椁顶上的浮土扫去,棺材板上赫然出现四个大字——武松之柩。六寸见方,以凸刻贴金的方式呈现,年代极为古朴久远。

在工人当中,有认识字的人,一眼便认出了这几个大字。当他将这几个大字当众大声读出来时,周边围观的人群都发出了阵阵惊呼。不过,不少人对武松墓葬的真实性存在很大质疑。

为了证实这是否真是武松的墓葬,工人们便通过内置的尸骨进行了简单的推断。在书中记载,武松是个习武之人,身材肯定要高大魁梧。眼前棺内遗骨情形果然如此。

工人们历来敬重像武松这样的绿林好汉,顾不上继续探究真相,就急忙按照当时的习俗将这个棺椁重新入葬,并复原如初。

涌金门在哪里(1894年杭州涌金门挖出一座古墓)(2)

按理说,故事本该就此落下帷幕,但偏偏30年后,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又卷了进来。

涌金门在哪里(1894年杭州涌金门挖出一座古墓)(3)

原来,1924年,青帮“知名人物”杜月笙凑巧来到西湖游玩,听说武松墓就在此处,自然也就动了拜访之意。结果,当他看到武松墓之后,为坟墓的破败感到叹息,就联合了另两位江湖大佬黄金荣、张啸林共襄盛举,合力出资将武松墓迁到来了西冷桥畔,还给武松立下了墓碑,上面写着:“宋义士武松之墓”。

武松之墓——再度发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技术和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曾经那些没有被确认的古墓,便成为了考古学家的首要目标。

1964年有关部门组织了考古队伍对处于杭州西冷桥的武松墓,第二次进行了挖掘、勘探。目的就是为了确认墓穴主人的真实身份。

第一次考古学家根本没有下墓去勘察,只是草草对棺椁本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勘探。而这一次考古学家没有放弃任何一处的线索。

在考古学家下墓后对内部仔细排查和勘探之后,在墓穴最深处发现了一座残破的墓碑。而也正是此物的出现,揭开了事情背后的真相。墓碑记录了武松的生平。

涌金门在哪里(1894年杭州涌金门挖出一座古墓)(4)

据《杭州府志》记载,北宋末年,杭州的涌金门往往聚集了不少卖艺人,而武松就是其中身材最威猛、相貌最是不凡的武者。

当时,杭州知府高权偶然听下人说武松武艺高强,性格刚正,就主动到闹市中邀请武松入府担任杭州府都头(一种官职)。

但是随着新任知府蔡鋆的上任,杭州百姓的生活立马便陷入到了水深火热之中。蔡鋆依仗着其父蔡京的势力无恶不作、鱼肉百姓。

此等所作所为,彻底击中了武松心中的逆鳞。为此武松没有丝毫犹豫,便在心中做下了一个决定。

涌金门在哪里(1894年杭州涌金门挖出一座古墓)(5)

蔡鋆之父—蔡京

月黑风高杀人夜。这天晚上武松埋伏在蔡府门口,远远便看到蔡鋆所乘之轿缓缓而来。武松在旁默默等待,等蔡鋆吩咐抬轿之人离去之时。

武松从一旁闪出,朝着蔡鋆后背就是一阵猛刺。蔡鋆在去世前也向府内发出了呼救,还没等武松离开现场就被多名护院团团包围。

双拳难敌四脚,武松最终被对方生擒继而送入了衙门。蔡京得知儿子遇袭身亡的消息后,便向杭州府下达了命令。

涌金门在哪里(1894年杭州涌金门挖出一座古墓)(6)

自此武松便被衙门用了数不清的酷刑,而一代英雄最终也是承受不住日夜的折磨。以这样一个凄惨的方式,死在了杭州府狱中。

杭州的老百姓感恩武松的高义,相继出资为武松修墓,更有不知名的好汉夺回武松尸体,葬于墓中,以表达杭州百姓的感恩之情。

涌金门在哪里(1894年杭州涌金门挖出一座古墓)(7)

到了宋末元初,武松的事迹流传越来越广,不少元代杂剧还以武松为原型,创作出了《折担儿武松打虎》等杂剧。到了元末民初,施耐庵创作了后世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武松打虎”的故事也成为了知名度极高的民间传奇故事。

涌金门在哪里(1894年杭州涌金门挖出一座古墓)(8)

如今,西冷桥畔的武松墓成为了杭州的一个旅游景观,人们也铭记着这位敢于为民除害的英雄。至于武松墓里是否真的安葬的是武松,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武松早已经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我们的文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