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月20日晚,上海新昌路酱园弄内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一个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不足40公斤的女子,将身高一百八十五公分,体重100公斤的丈夫杀死,并分成了16块。

案发后,谋杀亲夫的詹周氏并没有潜逃,而是冷静地待在出租屋里等着警察来抓人。警察赶到时,她正穿着旗袍坐在家中,她的身旁环绕的,是分装丈夫尸体的五大口箱子……

案发时,正是由封建旧思想向新思想过渡时,当时的中国女性正迫切寻求真正的解放。詹周氏杀夫案被报道后,立即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极有意思的是,詹周氏杀夫后,她曾一度被媒体渲染成潘金莲那样的淫荡女子。媒体和民众都认为:她定是有了情夫后,和情夫合谋杀害了丈夫。

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和一些重要精英知识分子的介入,这个案件出现了大反转。

案件反转前,民国最知名女作家苏青的剧本《娜拉出走以后》正在剧场热映,这个关注女性解放的女作家,一直在寻找下一个写作题材。

报纸上连篇累牍刊登的詹周氏杀夫案,让她有了灵感,她开始在报纸、杂志上为詹周氏说话。在她的带动下,詹周氏杀夫案进一步火热,詹周氏的前世今生也全部被扒拉出来了——

江夏镇惨案是真实历史吗(杀夫后残忍碎尸)(1)

詹周氏原名周慧珍,但“周”并不是她的本姓,而是她被以丫环身份卖入的主家的姓氏。詹周氏父母双亡后,便到了周家做丫环。9岁那年,被老爷许配给了后来的的丈夫、同在周家的詹云影。

詹周氏对詹云影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那个时代的底层女子,几乎没有自主选择权。婚后,他们离开了周家。最初他们也曾过过一段还算不错的日子,那时,詹云影在一家典当行当二柜,这个工作还算体面,收入也稳定。偶尔,他还能拿点回扣。

可惜,好景不长。认识外号为“小宁波”的混混何宝玉后,詹云影染上了赌瘾。也是此间,詹云影开始夜不归宿,白天上班时,他也瞌睡连连。很快,典当行的经理辞退了他。

詹云影失业之初,曾想过另找一份工作,可民国是乱世,要找一份正经工作谈何容易。一次次失望后,詹云影开始自暴自弃,过起了混混的日子。

很快,家里的积蓄被詹云影败光了,生活不如意的他,还染上了酒瘾,且动不动就对妻子拳打脚踢。没钱,还要遭受虐待,这样的日子让詹周氏觉得“生不如死”,她提出离婚,丈夫却说:“你要是找了姘头,咱们就离婚,没找,就不离!”

詹云影非得被戴了绿帽子才离婚的缘由是:她是老爷许配的,他不想背上“对不起老爷”的骂名。詹周氏知道,若自己当真找了姘头被他发现,他一定会打死她,而绝不是跟她离婚那么简单。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詹周氏的日子每况愈下,她不得已之下在上海纱厂找了份工作。有大男子主义的詹云影知道后火冒三丈,他径直到了詹周氏的工厂,当众把周惠珍打得头破血流。将妻子拖回家时,他还大骂她“出去工作丢了家里的脸”。

回家后的詹周氏再次陷入了“随时会饿死”的凄惨境地,此时的她已经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她在一个夜里服下了家里存放的消毒剂,打算就此了结自己的生命。

詹周氏这次自杀惊动了邻居,邻居将她送医,她的自杀计划就此泡汤了。詹周氏的生活,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不如死”。

詹周氏的相关身世被媒体报道后,无数人对她给予了同情。围绕她而展开的讨论也层出不穷,有人问:“为什么男人要离婚那么容易,女人要离婚却那么难?”“真正的婚姻自由,什么时候能实现?”

当然,更多人关心的是:“被虐待杀人的詹周氏,到底应不应该被判处死刑?”案件受到广泛关注后,与詹周氏杀夫案有关的所有消息,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詹周氏坚持说:“自己是一个人杀夫分尸”,可记者们不相信,谁会相信一个不到40公斤、连杀死猫狗都很难的女人,能杀死100公斤的大块头,并用黑铁菜刀将他分成16块,并装箱呢?

每次审讯,詹周氏都是那套老话:“他晚上回来就把我从床上拖下来打,打完还泄欲,我情绪崩溃了,趁他睡着,拿刀砍死了他,然后分尸了。”

问及杀人缘由时,她说:“我就是觉得我要杀了他,杀了他,我才能解脱。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我脑子里对我说‘杀了他,杀了他’,我就把他杀了”。

江夏镇惨案是真实历史吗(杀夫后残忍碎尸)(2)

她还进一步交代道:“我装了五个箱子,头部一块,双臂两块,左右大腿各一块,还有身体、双脚,反正除去砍碎的骨头渣子,加起来一共是十六块,我数了的。”

詹周氏眼里的狠劲让所有人都确信:她确实是杀人凶手。同样,所有人也都确信:她不可能一个人单独杀人后分尸。

事发当晚,他们的出租房,曾传来巨大的响声和詹云影的吼叫声,这些细节证明:詹云影曾激烈反抗。

当晚半夜三点时,租房的二房东王變阳曾穿着睡衣上楼,并敲开了詹周氏的家门。詹周氏开门后出来说:“没事,大块头(詹云影)做噩梦呢,没事。”

因为詹周氏表现得太过镇定,王變阳没多想便回去继续睡觉了。

审讯人员不相信詹周氏单独杀人的另一缘由是:若杀人现场真的只有詹周氏一人,她不可能表现得如此镇定。

“一定有帮凶”的认定下,审讯人员开始频繁提审詹周氏,他们想知道与她一同杀夫的究竟是谁。因为她一直不承认有帮凶,警方只好对案发时的酱园弄进行排查。

很快,曾接济过詹周氏的租客何慧贤。詹周氏很快承认,单身汉何慧贤很同情自己,每次他接济她后,她还会和他发生关系。

江夏镇惨案是真实历史吗(杀夫后残忍碎尸)(3)

酱园弄

一切都符合猜想,按照正常逻辑,酱园弄杀夫案应当是这样的:詹周氏深受丈夫虐待,于是伙同情夫何慧贤杀夫、分尸,并决心藏尸后私奔。

然而,这个猜想很快便被打破了。案发前一星期,何慧贤就买了火车票,回老家了。“第一嫌疑人”有不在场的证明,这样一来,案件就变得更复杂了。

警方继续审讯詹周氏,这次她竟然“招供”了,她说:帮凶是“小宁波”何宝玉。警方很快逮捕了“小宁波”,经多方查证:事发当晚,“小宁波”也有不在场的证明。

原来,詹周氏这次招供,纯粹是为了报私仇,她实在恨透了“小宁波”,若非他带着詹云影赌博,一切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呢?詹周氏正是在这种在这种怨恨情绪的驱使下,指认“小宁波”为帮凶。

折腾了几圈后,案件并没有太大进展。但无论如何,詹周氏杀夫是事实,她理应被执行死刑。可因为舆论的影响,上海的多数百姓,竟都不希望她被判处死刑。

苏青和上海的一众女作家,不厌其烦地为詹周氏杀夫案撰稿,她们的文章将重点从杀人案的过程引向了案件发生的原因。她们呼吁社会重视女性在家庭中受到的不公对待,并要求法院将这一情况纳入量刑的考量范围。

苏青想通过詹周氏的案件,引导社会关注女性权利和女性的社会地位。为此,她干脆在报纸上开设了一个专栏,以跟进案件的进展。

江夏镇惨案是真实历史吗(杀夫后残忍碎尸)(4)

苏青

在苏青等人的作用下,詹周氏杀夫案,几乎成了民国最受关注的案件。令人惊叹的一幕出现了:上海的多数民众,都在为詹周氏这个杀人犯奔走,他们强烈呼吁“轻判詹周氏”。

然而,杀人偿命素来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詹周氏还是被判处了死刑。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天主教堂的嬷嬷为她做了假证明:说她有孕在身,不能接受死刑。

这样一来,詹周氏便成功地逃过了死刑。

案发数月后,随着日本投降,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赦,詹周氏被改判为无期徒刑:她的性命,被保住了。

新中国成立后,詹周氏再次得到减刑,她被改判为十五年有期徒刑。出狱后,她去了大丰农场,这个地方距离上海市有600公里的距离。

后来的詹周氏再度结婚了,她的丈夫是组织给他物色的。丈夫知道她的所有事。他并不介意她杀人的前科,他甚至对她抱持同情。

二婚后的詹周氏并未生育子女,但她却领养了无数孩子。这些孩子,都是她所居住孤儿院的孩子,他们都和她一样:无父无母。

晚年的詹周氏过着和普通老人一样的生活,她的养子女和孙辈,无一人知道她曾经的故事。

詹周氏从不与任何人提及过往,即便有记者辗转找到她,想听她说些什么,她也总是想方设法避开。关于她杀夫时究竟有没有帮凶的问题,也渐渐成了永远的谜。

晚年,一位记者试图追问“帮凶”时,她只淡淡问道:“是不是案子重审了?”言外之意是:若案子真的重审,我可能会把真相告诉你们。可若案子不重审,真相永远不会大白天下。

詹周氏离世时,年已近90岁,她自己或许也未想到:她竟然能活如此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