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1)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阅读能力越强,他的学习效能就越高。

因此,孩子的读物若选得不对,反而会害了孩子。

不知道姐妹们都给孩子买什么类型的绘本或书籍呢?

那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在孩子这一路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给孩子怎么选课外读物。

01 大家小时候看过阿凡提的动画或故事书吗?

思姐记得我小时候是很爱看这个动画片的,每每看到阿凡提戏弄或惩罚了那些大财主后,就觉得非常的爽,非常的痛快,觉得阿凡提是大英雄,希望自己也能有阿凡提那样的智慧来惩恶扬善。

但现在,大家发现主流官方媒体或渠道还有在推广阿凡提的故事吗?

没有了,对吧?为什么呢?

因为阿凡提,主要宣扬的是嫉妒富人,用欺骗,不诚实,不努力,靠耍小聪明小智慧去剥夺通过努力获得财富的那些人。

阿凡提的故事确实很幽默,很好玩,但也的确对于孩子的心灵是一种毒害。

现在心理学研究发现,阿凡提对于中国孩子的心灵毒害得非常多。

所以现在不再推广了,因为它培养出来的是一群仇富心理,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流氓无产者。

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2)

02 现在我们还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吗?无论是动画片还是儿童读物,我们还能见到这个安徒生童话吗?

同样的,主流的官方的渠道是看不到了。

我们小的时候,安徒生童话很多的,比如,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

但是心理学研究发现,安徒生童话对孩子的心灵毒害也很大。

为什么?

因为在安徒生童话里,总是有个大坏蛋,后妈啊,大灰狼啊,就它总是有一个特别险恶恶毒,特别坏的一个人。

然后自然也有一个充满爱的人,就是所谓的正义和邪恶。

而且双方一定是对立的,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想的都是怎么弄死或打败对方,对吧?

这就让孩子在阅读安徒生童话的过程中,内心产生了恐惧和仇恨。

而恐惧和仇恨是孩子成长人格建设中,最不好的两个要素。

小时候经历太多恐惧和仇恨的教育,成年后人格缺陷比较严重。

当他人格塌陷得很严重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人格障碍,也就是精神病人。

其实,安徒生童话描述出来的那些东西,不是给孩子看的,它是写给成人看的,只是作者借着童话的形式来表达和暗讽当时的社会。

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3)

03 那究竟该如何给孩子挑选读物?有什么标准?

我们在给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判断标准就是:

一定要看这本书,它宣扬的是爱、关怀、帮助,还是恐惧,仇恨。

如果是爱,是关怀,是帮助,我们就可以给孩子看

如果是恐惧和仇恨,就不要给孩子买了。

对于小孩来说,他们很喜欢看童话,为什么?

因为童话故事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世间万物都有生命。

在童话故事里,小桌子小板凳都能说话,小猫小狗也能说话,他们跟人一样具备着情感和能力,对吧?

第二个,世界可以无限的美好,或者说这个世界也可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丑陋,邪恶。

比如,白雪公主是那么漂亮,7个小矮人对白雪公主是那么的爱,顺从和照顾,王子是那么的喜欢白雪公主,这一切都特别的美好,对吧?

而正是童话的这两个特点,非常的符合,贴近小孩子的两个防御机制:幻觉和泛灵论。

幻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日梦。

童话本来就是各种各样的幻觉和天马行空。

小孩子就是通过这些想象和幻觉去认识这个世界的。

生活中没有的东西,只要你能想到的,童话里都可以有,在童话里你可以不尊重现实。

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4)

另外,像哈利波特,魔法啊之类的也尽量少给孩子看。

小猫、小狗、小桌子、小椅子,小花,小草,书包都能说话。

比如,水杯掉地上摔碎了,小孩子会哭的,他会说水杯好疼,水杯死了。

这就是小孩子的思维。

而童话正是把幻觉和泛灵论用到了故事里,所以童话故事非常对小孩子的胃口。

当然,也会有很多成年人也爱看童话,这是一种心理退行,就是他内心拒绝长大,或者说心智不成熟。

04 好,那到底能给孩子看什么?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不同来选。

6岁之前的孩子,比如可以给他看《巧虎》《小猪佩奇》《瑞奇宝宝》这类的充满爱,关怀,帮助和非暴力的动画片。

它们既有泛灵论,通过赋予小动物们生命的形象去帮助孩子学习,建立正确的三观和处理负面情绪的办法,并教会孩子一些技能,让孩子学会用爱,用非暴力去沟通,带领孩子一点点的成长。

虽然它也会有矛盾,有冲突,但他们不是绝对的对立的,不是你死我活的,而始终是用爱来解决问题的。

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5)

然后,我们中国的传统动画片,比如,猴子捞月亮,小猫钓鱼,小马过河,两只山羊过独木桥,这些都特别棒,虽然是借着一个小动物,用了泛灵论,但是它教会孩子明白一些简单朴素的真理。

像这些有爱的,正能量的,更接近客观现实的认知和三观,我们都可以给孩子选。

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去选充满狡诈、仇恨、敌对这些情节的故事。

尤其是日本的暗黑系动画片,还有奥特曼之类的,孩子看了就很容易有暴力模仿行为,比如拿枕头,拿玩具枪击打,用腿去踢啊。

另外,像哈利波特,魔法啊之类的也尽量少给孩子看。

举个例子:有个高三的女生,她呢本身学习很好,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清华北大。

但是呢,清华北大在他们本省招生的名额很少,竞争很残酷,她的情况呢,如果说再努力一下也能上,也可能就上不去,那就导致她很焦虑了。

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6)

她的焦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对自己过高的理想化的期待。

第二,极度的不自信。

随着高考越来越近,她就越读不下书,越上不了课,越做不了题,越来越焦虑。

焦虑到没有力量去读书,整天活在幻想中。

那她幻想的都是些什么呢?

都是一些带有魔法或超能力的东西,比如像哈利波特一样的扫帚,斗篷等。

只要得到了这些东西,不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心想事成。

然后我就问这个女生,从小到大都读什么书。

她说,大部分读的都是童话,各种各样的童话,甭管什么版本的,只要是童话,她妈妈就给她买。小时候是妈妈买,后来大了就自己买。反正全是些天马行空,不客观,不现实或偏离现实的童话和科幻书籍。

所以,当她临近高考,很不自信很焦虑的时候,她潜意识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开始干扰她,于是就老想着走捷径,想通过什么超能力,想在现实中找到那个扫帚,斗篷,然后就能上清华北大了。

而事实上又找不到,那每失望一次,她就崩溃一次。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一定要牢记,可以借助什么小桌子、小椅子、小动物,但是,它阐述的一定要是客观现实中,纯真的道理,它表达的是一个正确的三观。

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7)

什么三观是正确的?

就是善良,有爱,通过你的努力去获得,去达成,这些都是正确的三观。

恨、恐惧、投机取巧、走捷径,这些通通是错误的三观。

05

等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就是6-12岁的孩子。

我们可以继续帮他选一些正确三观的童话,

也可以给孩子读一读世界名著。像中国的四大名著,也可以,都挺好的。

但是,怎么读呢?

首先,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牢记: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台阶也是一阶一阶地往上登,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拔苗助长。

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孩子还没认识几个字,对吧?

这个时候,要选绘本的四大名著。

孩子可以看图,然后家长简单的给孩子读一读,孩子就能看懂,难度也非常的低。

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8)

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降低难度,让孩子很容易就达成并完成。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建立自信。

如果一上来难度就很高,他怎么努力都完不成的时候,他有着深深的挫败感,然后就没有自信心了。

那一个人没有自信的时候,他就没有力量去攻克,没有力量去往前走了。

所以第一步,家长要带着孩子去读绘本,让孩子喜欢上读绘本。

通过读绘本,让孩子大概了解了故事情节后,紧接着第二步就可以带着他看看电视剧来进一步了解。

比如红楼梦,人物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带他看87版的电视剧,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了解故事。

慢慢的,等孩子上三年级了,大概能认识一些字了,这个时候,可以给他买适合小学生看的,有一半图一半文字的简版《红楼梦》。

慢慢的等他简版的红楼梦都能读的时候,也差不多上初中了。

基本上就不需要我们管了。

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孩子打基础。

在孩子初中或者说12岁以前,少让他看一些脱离客观现实的东西。

但如果是那些借助小动物或童话来阐述客观现实中的哲理和道理,比如小马过河什么的,这些可以大量的给孩子看,只要脱离现实的东西都不要看。

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9)

06 好,最后再总结一下给孩子选读物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要给孩子选正能量的,有爱的、团结的、安全的,接近或符合客观现实的书籍。

第二,那些宣扬的是仇恨的、恐惧的、愤怒的、对抗的,脱离客观现实的书和动画片,我们尽可能地回避。

第三,不管我们带着孩子学什么,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最忌讳的就是家长着急,不要着急,一定要降低难度。

什么难度是比较合适的?

就是你的孩子不抗拒,孩子很喜欢,这就说明难度合适了。

如果孩子很抗拒,说没意思,太难了,或者读不懂,就说明难度高了。你要么找更低难度的书,要么就等着孩子大一大再说。

总之就是不要着急,如果现在着急了的话,你将遏制了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

第四,对于小孩来说一定要买绘本,千万不要上来就搞得那么难,上一堆的文字。

第五,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的兴趣不符合你的期待时,可以利用孩子的兴趣来引导,但不能否认或强制孩子按照你的期待来。

孩子对阅读童话故事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常见的小故事和课外读物)(10)

比如,我想让孩子了解世界地理,但是孩子对地理不感兴趣,只对美食感兴趣。

那怎么办呢?

我就给孩子买了一本世界美食的地图,就给孩子看哪个哪个国家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呀,然后孩子特别的爱看,就在学习世界美食的过程中喜欢上了世界地理。

总而言之,我们大家一定要牢记,要让孩子学习,就一定要让他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绝对不能让孩子哭着,委屈着,害怕着学习。

如果让孩子在不良感受之下去学习,他就会产生厌学。反之,如果孩子在愉快的,感受到被爱,被尊重的良好体验下去学习,他就会越来越爱知识。

,